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智能網聯車和自動駕駛的問題和建議

“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也是推動汽車、交通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要制定好、實施好新時代產業發展的戰略和規劃。”10月1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2018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中國汽車產業需要搶抓機遇,加快研發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新技術。

近兩年,中國掀起了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研發的浪潮。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和產業實現跨界融合發展,芯片、傳感器、地圖定位、ADAS、自動駕駛、操作系統、整車製造、通信設備、通信服務等各領域企業間已經達成了廣泛合作。

萬鋼認為,目前中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仍然存在以下四點問題:

第一,尚未形成發展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國家戰略。國家層面發展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頂層設計不清晰,導致方向難以聚焦,資源難以整合。部分企業還未認識到自動駕駛汽車發展對汽車技術和產業的顛覆性作用,沒有進行長遠佈局,資源投入不夠。

第二,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汽車關鍵領域的技術基礎還比較薄弱。核心技術與產品自主創新力較弱,企業積累遠遠不夠,對外依賴度過高,基礎研究、核心技術、關鍵部件落後。

第三,信息、通信、汽車、交通等產業和技術跨界融合亟需加強。尚未形成有效的跨行業組織管理機構,互聯網產業與汽車產業的結合,尚未深入到智能化和網聯化的決策與控制層面,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尚未實現與汽車產業協同發展,汽車、通信、交通、互聯網等跨行業融合式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建立。

第四,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還需加強。自動駕駛汽車基礎設施、標準體系沒有國家層面的建設規劃,這是制約自動駕駛汽車大規模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萬鋼表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要針對市場的新需求,要深入基礎研究,攻克關鍵技術,完善系統功能,以安全、綠色、高效和共享為目標,著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

第一,要凝聚共識,確立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機制。

第二,要確定適合中國產業、市場和交通需求的技術路線和核心技術架構,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培育跨學科人才隊伍。

第三,推動汽車產業與交通、通信和電子信息、互聯網產業的融合拓展和實施自動駕駛汽車國家科技和產業創新項目。

第四,加快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標準與規範建設,推進應用示範。

第五,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的倫理研究,促進技術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聯合研究。

萬鋼認為,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的產業化離不開產業生態的構建,標準體系建設,監管服務平臺、法律法規的保障以及社會倫理的研究。

”構建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創新生態,要打造自動駕駛汽車計算基礎平臺、夯實自動駕駛汽車車載終端基礎平臺、創建自動駕駛汽車雲端監控和服務平臺、研發自動駕駛汽車高精度地圖基礎平臺。”萬鋼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