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550萬輛,超過一半是中國用戶買單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5萬輛,佔中國新車銷售比例的

4.4%以上;

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550萬輛中國佔比超過了53%。

1月12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出席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除了帶來上述兩個“好消息”,萬鋼還將其前一段時間在人民日報發表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主旨,完整闡釋了一遍。

在技術路線上,萬鋼仍然主張,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向增程式混合動力發展方向轉變;同時,應該及時推動燃料電池產業的產業化。

1

說數據:

新能源汽車

從導入期進入成長期

萬鋼開篇就提及,“新年剛過,我們汽車產業又傳來了好消息。”他介紹,中國新能源汽車2018年銷量達到125萬輛,佔中國新車銷售比例的4.4%以上。

“實際上去年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車都在加速,發展都是十分快,去年全球主要國家銷售量達到200萬輛。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550萬輛,中國佔比超過了53%,也為世界範圍內的節能減碳、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新的貢獻。”

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550萬輛,超過一半是中國用戶買單


萬鋼演講PPT

萬鋼回憶稱,中國新能源汽車從1999年起是研發的十年;2009年到現在,則是產業化的十年。在產業化階段,“這條路並不平坦,尤其是產業化開始的前五年。”

到現在,萬鋼認為,在政府的積極作為、科技的支撐引領、巨大的市場規模、創新的商業模式下,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處於一個市場導入期到產業成長期過渡的關鍵階段,在全球的產業體系當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引領和加速了汽車電動化的進程。

2

說插混:

應該向增程式轉變

萬鋼在演講中稱,2018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佔新能源汽車20%左右。“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插電式混合動力發展相當快,所以我們也應該及時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向增程式混合動力發展方向轉變。”

萬鋼說,“因為我們考慮,現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基本上達到了綜合能耗在2L/100km以下。插電式向增程式方向發展,在帶動產能轉換的同時,使排放降到更低,有效的支持產業的轉型升級。”

3

說氫燃料:

適合長里程交通

應及時推進

萬鋼認為,根據“遠近結合、供需匹配”原則,對於遠程公交、雙班出租、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一些交通方式,燃料電池汽車具有清潔、零排放、續航里程長、加速時間短的特點,是適應市場需求的最佳選擇,“所以我們要及時的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

萬鋼認為,中國已經形成了電-電混合的技術優勢,適合燃料電池技術的特點。

萬鋼認為中國已經有相當多的氫燃料電池示範運營經驗。他提供的數據稱,2018年中國新增了1500多輛燃料電池汽車,其中客車佔了1400多輛、貨車有100多輛,燃料電池的產業化開始起步發展

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550萬輛,超過一半是中國用戶買單


萬鋼演講PPT

在燃料電池研發技術水平方面,他也指出了中國的進步和不足。進步方面,“經過將近20年的努力,我國燃料電池的發展形成了三支明顯的隊伍,分別是新源動力、億華通、弗爾賽。從冷啟動功能、EMA的性能提升和電堆的效率上逐步跟上了世界的潮流。

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550萬輛,超過一半是中國用戶買單


萬鋼演講PPT

不足方面,“最大的瓶頸還是膜電極、空壓機、儲氫罐的產業化,我們要攻克基礎材料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的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