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問題+2條建議,萬鋼給燃料電池聊聊未來|中國汽車報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近二十年來,我國在基礎研究、技術標準、示範運營和市場推廣中積極參與和牽頭組織實施了一批多邊和雙邊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創造了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也有效推進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創造、轉化,帶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化發展。

在6月28日於清華大學舉行的“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說。

--------->>

中國燃料電池汽車

最大的特點是電-電混合

<

萬鋼首先回顧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他表示,本世紀初上世紀末,我國從討論之初就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三種主要的發展車型進行了研發佈局,這三種車型共同的核心技術就是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和智能化控制系統,以及各種車型所自有特色的驅動發動機系統。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萬鋼強調,國家在2001年確定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時,就明確要降低能源的依存度,減少城市大氣汙染,推動汽車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這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長久發展目標。

這些年,新能源汽車在發展中與時俱進,產品和市場循序發展。從“十五”計劃確定“三縱三橫”的研發佈局,到“十一五”、“十二五”再到“十三五”計劃,遵循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方向,我國研發的內容越來越寬廣,研發的深度,特別是基礎研究的深度,越來越深厚。而燃料電池發動機一直是研發的重點。在基礎研究方面,車用燃料電池取得了比較順利的進展,燃料電池材料得到明顯提升。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從2008年奧運會期間推出我國第一批燃料電池汽車開始,到現在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示範運行已經遍佈了很多地方。據統計,目前已經累計運行的車輛有近千輛,運營加氫設施的有12座,在建的有近10座。

萬鋼總結,總體而言,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取得了很明顯的進步,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最大的技術特色就是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它既符合燃料電池本身的技術特點,也適合於我國技術創新的產業點。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

7大問題直指核心

<

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142萬輛,中國銷量達到77.7萬輛。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量突破340萬輛,中國佔比超過50%。萬鋼認為,我國當年確立的新能源發展目標,為節能減碳,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新的貢獻。

他同時指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產業化滯後,特別是還沒有建立起產業生態和市場。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對於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機遇和挑戰,萬鋼總結為七個方面的明顯問題,並給出了一些解決辦法:

01

產業化、商業化進度嚴重滯後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目前,續駛里程、充電時間和能量密度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顯著短板。萬鋼認為,在遠程公交客車、特大城市出租車、城際物流車和中重型載貨車等行駛里程長、環保要求高的領域,完全可以用燃料電池汽車和氫能源來補足電動汽車的短板。

02

關鍵技術問題久攻不下、差距明顯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比如電堆功率密度、催化劑效率、膜電極耐久性和空壓機等關鍵技術,雖長期部署,但至今沒有顯著進展。

對此萬鋼建議,近期有必要建立一個燃料電池檢測平臺,對國內外產品對比測試,以確定具體差距;長期應通過國際合作,建立統一的燃料電池產品檢測和技術標準,“這對於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十分重要”。

03

產業鏈薄弱、工程化能力不足

關鍵材料開發多停留於實驗室和樣品階段;關鍵部件缺乏穩定的產品供應且價格較高;儲氫容量要達到5%~7%的實用價值還需15年時間;整車企業還沒有形成穩定的零部件供應體系,供應鏈薄弱、工程化和工藝流程創新能力不足,導致零部件工藝質量低、產品一致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不足,不能滿足要求。

04

企業主體作用缺失

整車方面,除上汽以外,多數企業還沒有把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主攻產品列入企業發展規劃。與跨國汽車企業相比,我國整車企業沒有起到領頭羊作用;

動力系統方面,面對轉型升級的嚴峻考驗,許多業內專家認為,環保、高效、長續駛里程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才是柴油機最佳替代品。濰柴動力已經將燃料電池發動機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萬鋼對此很高興,並建議給予支持,希望濰柴能著力形成先發優勢;

燃料電池企業目前已形成新源動力、億華通、弗爾塞等新三板創業企業,但能力、規模亟需加強,發展環境亟待優化,萬鋼建議監管部門做出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材料方面,東嶽集團的質子交換膜已進入國際市場,萬鋼希望東嶽集團進一步拓展產業鏈,提供高質量的膜電極產品;此外在空壓機、氫氣迴流泵等方面,萬鋼希望能有企業積極參與和主動承擔創新突破任務。

05

制氫、供氫、加氫系統落後,造成氫成本劇增

我國低成本氫來源廣泛,但由於規模化供氫體系尚不完善,輸運成本較高,用氫價格超過燃油成本,還未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今年2月11日,我國成立了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的國家級氫能產業聯盟,標誌著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將提質增速。萬鋼表示,有車的地方就要供氫,“這是我國十多年電動汽車發展所取得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經驗”。

06

技術標準、檢測體系嚴重滯後

燃料電池汽車運行涉及的汽車、能源領域一系列新的技術標準、規範法規亟待設立和更新,檢測能力也有待加強;

氫儲/運、燃料電池全生命週期測試評價等方面的標準有待完善,加氫站建設法規亟需提升、審批主管部門不明確,運營規範不健全;

燃料電池電堆和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技術標準亟待完善,相應檢測能力要繼續加強,企業研發和生產的檢測能力同樣需要研究開發;

燃料電池生態上,一系列零部件的行業標準、實驗方法和檢測體系也要規範發展和建設起來。

07

國際開放合作亟待加強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開放和創新將發揮率先引領作用。優化能源結構、防治大氣汙染、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共同挑戰。各國汽車界責無旁貸,我們有必要坦誠相待、精誠合作、協同創新,為世界汽車的轉型升級作出應有的貢獻。

7大问题+2条建议,万钢给燃料电池聊聊未来|中国汽车报

新時代下,萬鋼希望,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在四個層面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

一是政策、法規方面的政府間合作;

二是整車、零部件企業間的投資、合資與技術合作;

三是大學、研究機構在技術標準和檢測能力方面的合作;

四是在示範運行、市場調查和預測方面的合作。

--------->>

兩條建議:

積極參與雙週座談調研、

科學評估燃料電池汽車

<

在發言的尾聲,萬鋼提出了兩條建議:

1

今年下半年,全國政協將就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舉行雙週協商座談會。雙週座談會是我國一種特殊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議政形式,由各方面提出意見,對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議,同時向中央政府、國務院進行彙報。

萬鋼指出,上述雙週座談會將於7月組織開展相關調研,他建議各有關方面積極參加和協助調研,共同努力組織好、開好這次座談會,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新的建議。

2

“十三五”規劃的中期評估將在今年開展,萬鋼建議我國對燃料電池汽車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能源革命等的一系列規劃,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情況等進行科學評估,明確發展的路徑和方向,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健康發展。

(本文根據萬鋼發言整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