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九霖:我眼中的企業家牟其中

陳九霖:我眼中的企業家牟其中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文 | 陳九霖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第40期)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佈民事裁定書,決定對頗具爭議的一位企業家的案件進行重審,其間,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這位企業家曾3次被判入獄,其中一次是死刑,一次無期徒刑。前兩次坐牢已被平反。他期待本次重審能夠再次給他昭雪。

他是典型的企業家,是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

陳九霖:我眼中的企業家牟其中

(插圖:《中國經濟週刊》見習美編 劉屹鈁)

早在1993年,我陪同當時的中國航空油料總公司一位副總經理出差時,那位副總經理就對我說,他特別崇拜一個人,因為那個人聲稱要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裂口,引入南亞熱帶氣候風到中國,以便將中國西部的沙漠和戈壁灘變成綠洲。航油總公司的這位副總平時比較高傲,在他的眼中沒有幾位值得欣賞的人,而他居然對這位人物用到崇拜一詞,並加上特別二字。這讓我也對這位人物肅然起敬,並將其名字銘記在心。當然,那時的我並沒有想過什麼時候我會與這位人物見面。

無巧不成書。25年後的一天,我接到一個微信,約我去見一個人。我欣然應允,因為他就是航油總公司那位副總特別崇拜的偶像。

2018年7月14日,應這位神秘人物的邀請,我於京郊拜會了他。通過那次見面,我進一步瞭解到,他的公司是中國大陸第一家領取民營企業營業執照的公司,具體時間是1980年2月13日;早在1981年就與重慶一家有閒置生產能力的大型國防企業合作,生產了當時上海市場上憑票才能供應的仿“555”牌檯鐘;1990年至1992年,他的那家以300元人民幣起家的公司,空手套白狼,整合了300多家工廠總共1000多個火車皮的積壓產品,換取了4架蘇製圖—154中型客機和價值相當於1架飛機的航空材料;1994年,他的公司利用俄羅斯的衛星生產能力,藉助哈薩克斯坦發射場,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直播衛星送上了太空;1995年,他的公司鋪設了專門用於上網的光纜,成為我國第二家鋪設此類光纜的單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第一家);1998年,他的公司還獨資建設並開通了滿洲里國際公路口岸。馮侖、潘石屹等當下知名的企業家曾經是他的屬下。

不僅其企業歷史輝煌,他的個人經歷更是傳奇。

1975年,他因與他人合作寫了《中國向何處去》的萬字文,被捕入獄並判死刑;1983年,又被指控“投機倒把”再度入獄;2000 年 5 月 30 日,因“信用證詐騙罪”被判無期徒刑,並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用他自己的話說:“以分別3次、共計23年零15天牢獄之災的代價,為我國的民營企業爭取出生權、生存權和發展權。”

這個人就是曾經的中國首富牟其中。

“智慧經濟”不同於“知識經濟”

2018年7月14日,我們相見京郊,所談甚歡,涉及思想、商業與合作。我原本打算請他吃飯,但因為他血糖高不便在外用餐,我們就在他的一個培訓基地展開一次“精神大會餐”。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但剛剛寒暄幾句,牟其中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急於開門見山地和我交流起他的經濟思想和企業制度。他告訴我說,人類經歷了自然經濟社會、工業經濟社會,目前正在進入後工業經濟社會。他把後工業經濟社會稱為“智慧經濟社會”。

牟其中認為,“智慧經濟”不同於“知識經濟”。他舉例說,1990年聯合國研究機構提出的“知識經濟”的概念,當時指的是“人類正在步入一個以智力資源的佔有、配置,知識的生產、分配、使用(消費)為最重要因素的經濟時代”。而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其年度報告中,把知識經濟定義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

牟其中說:“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學問,也不是聰明,它表現為一種靈感、靈機一動或頓悟。在我們的理論中,所謂創新,就是一種創造新知識、新經驗,提出解決困難問題新方法的能力。我們把這種能力稱之為智慧。”

牟其中認為,自然經濟社會使用的是自然資源,主要是體力勞動;工業經濟社會使用的是自然資源和能源資源,主要是記憶勞動;而智慧經濟社會使用的則是自然資源、能源資源和信息資源,主要是智慧勞動。他還說,商業資本之後是工業資本,工業資本以後是金融資本,而“經過多年探索之後,我將金融資本以後的資本形態定義為智慧資本”。

或建立天使基金落實“企府”理念

為適應智慧經濟社會,牟其中提出了一種取代現代企業制度的嶄新的企業制度,他暫且稱之為“企府”。他用他的南德公司於1996年公佈的《平穩分櫱條例》(試行),對“企府”進行了解釋:“它的主要內容是鼓勵、保障有經驗的員工創業。公司為員工提供除智慧以外,創業必備的一切條件,並承擔創業期的全部風險。當員工創業成功,該企業的利潤已經相當於公司的投資之後,公司就必須把這個企業平穩分櫱出去,並且把控股權無償地贈送給創業員工,自己退居參股地位。”如此如法炮製,良性循環。牟其中進一步解釋說,這種企業制度,“歸根到底是以產權制度為標誌的生產關係的變化。”

牟其中今年77歲,思維仍非常活躍,且博聞強記,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語錄記憶深刻,信手拈來。在我們見面之前,他對我的情況做了一些瞭解。在我們談得非常投機之時,他還想繼續滔滔不絕地向我談起他的更多的想法。

但我適時打斷他的話題,建議他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聚焦思想與商業兩個方面:成立一個研究所,致力於他長期為之奮鬥的“智慧文明”和“企府”制度研究;進行“資本的積累和積聚”,以實驗和實踐他長期思考的創新的企業制度——“企府”。他完全同意我的建議,尤其贊同建立一隻天使基金,落實“企府”理念。

我建議他抽空出去做一些演講,傳播思想、積累人脈、融入社會,並表示願意與他同臺分享。他說,可以在適當時機這麼做,但當下還在假釋期間。但他告訴我,前來找他的人不少,尋求合作者居多。他也在逐步融入社會。

我也建議牟其中打造“護城河”,建立“防火牆”,避免重蹈覆轍,畢竟生命有限,耽誤不起。我告訴他,要實現偉大的夢想,必須要有健康的體魄和充分的人身自由,還要爭取長壽。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也許至少還需要經過人類兩三百年的共同努力,才可能把我們即將建立的一種企業制度,發展成為一如今天全世界共同遵循的一套經濟體系。”

我希望牟其中能夠多活幾年、多幾年自由,以便多為偉大的祖國做出貢獻。為此,我甚至建議他找個老伴。他沒有接我的話茬,反而說:“我是個敢於承擔責任的人!” 他還告訴我,他已經申訴,並對國家為其平反昭雪充滿信心。

我當著他的面給一位他特別有興趣的領導打了一個電話,並請他直接與那位領導講了幾句話,因為那是一個很有思想的領導。我們約好找個機會三人一起深聊一次,以便深度地挖掘出他的思想精華。

陳九霖:我眼中的企業家牟其中

陳九霖( 左) 與牟其中 (作者供圖)

不是所有企業人都有企業家精神

離開時,牟其中送給我幾本A4紙印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智慧文明生產方式》綠皮薄書。我帶回後從頭到尾地仔細閱讀,進一步地瞭解到了牟先生的思想、人品和性格。

牟其中在這本書中引用了很多偉人的話語,比如赫胥黎的“歷史給人類的告誡是,一種嶄新的真理慣常的命運是始於異端,終於迷信”、索爾仁尼琴在諾貝爾獎頒獎詞中的“一句真話可以抵得上整個世界的分量”、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的“這是一個需要巨人,也必將產生巨人的時代”,還有魯迅的一首詩:“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牟其中本人則說:“雖然九死一生,但始終能有機會把自己個人的命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命運、與人類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後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雖然他與我面談時以及他的書中從未引用過任何企業家的名言,他也沒有提及任何企業家的名字,但是,我依然從企業家的角度去定義他,解讀他。企業家不僅是他的真實身份,而且,企業家這個名稱大概也恰逢其時。

我很高興國家十分重視企業家,特別是最近大力提倡企業家精神。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企業家?什麼是企業家精神呢?

不是所有的經商之人都是企業家,也不是所有的企業人都具有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這個詞,源自法文的Entrepreneur,原意是冒險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後來流傳到了英國,又從英國傳到了美國。在美國,又被加了一個“承擔”的內涵,就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意思:企業家是那些敢於冒險,同時願意承擔責任,有擔當精神(為其冒險而承擔風險)的一群人。

而企業家精神,則是以上這些內容的綜合體及其衍生含義,具體地說,企業家精神就是4個關鍵詞:第一個是冒險(這是企業家的天性);第二個是擔當(你如果肯冒險卻不願擔當,那也不叫企業家);第三是創新(管理學鼻祖德魯克說,企業家就是創新家);第四是執著,創新經常有失敗的時候,要執著於正確的選擇,就像格魯夫所說的那樣,“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2009年美國科學家人造生命DNA水印上有一句話,我覺得那句話非常適合我們用來形容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去活著,去犯錯,去跌倒,去勝利,去從生命中創造新生命。”

在我眼中,牟其中就是一位這樣的極具頑強的生命力和名副其實的企業家。

(作者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航油集團原副總經理,現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法學博士)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