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髒的孩子,到底失去了什麼?

生孩子之前,以為孩子是這樣的:

怕髒的孩子,到底失去了什麼?

這樣的:

怕髒的孩子,到底失去了什麼?


這樣的:

怕髒的孩子,到底失去了什麼?


但是當了媽之後,發現孩子是這樣的:

怕髒的孩子,到底失去了什麼?

這樣的:

怕髒的孩子,到底失去了什麼?

還有這樣的:

怕髒的孩子,到底失去了什麼?


但是,研究顯示,這些“不怕髒”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1.尤其是幾個月大的孩子正處在觸覺敏感的時期,看見任何東西都想抓一抓,咬一咬。這些不同的觸覺不僅讓他手指受到刺激,大腦細胞也會像吸取了營養,不斷地延伸,分裂,發育。

看見孩子高興的臉龐,你就知道,孩子有多熱愛了。

2.生活中的細菌,並不是都是有害的。生活中,空氣中存在的細菌,不僅不會致病,還會讓孩子建立合適的菌群,更好的適應這個世界。太過乾淨,反而會因為菌群失衡而不適應,甚至常常生病。

怕髒的孩子,到底失去了什麼?

3.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碰,會讓孩子感到危險,世界是不安全的,到處都充滿危險。被禁錮的孩子,不敢主動去接觸這個世界,世界就會變得特別小,這樣的孩子不會快樂吧。

4.不能觸摸,不能探索,不能嘗試,損害了孩子對世界最初的渴望,和探索的慾望。同時,也失去了孩子的創造力。

被自然慾望壓抑的孩子,有時候甚至會表現出奇怪的動作。

孩子最喜歡玩水和沙子,因為那種觸感非常奇妙,而這種觸感,不僅讓孩子開心,對大腦也是一種促進。對於孩子對世界的想象和創造力,沒有什麼能讓他更開心了吧!衣服髒了,換一件,手髒了,洗一洗。但是收穫的快樂,和親子關係,是最大的寶藏。

自然,就是最好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