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新零售前瞻:經銷商抱團突圍,供應鏈區域爲王。

快消品新零售前瞻:經銷商抱團突圍,供應鏈區域為王。

對於快消品行業來說,2018年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阿里巴巴、京東、騰訊三大巨頭各顯神通紛紛入局,競爭也日趨白熱化,此情此景,大有當年電商大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勢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當前傳統商業模式依舊是快消品行業的絕對主力,但絕大部分的新零售商業行為,基本是在由互聯網公司主導。換句話講,互聯網公司“綁架”了中國新零售的發聲。

供應鏈數字化升級受阻

中國的商業正處於一個非常複雜的變革期,最核心的還是新消費理念與商業服務不對稱、不配套問題,中國用戶的消費心智成長速度遠遠領先商業機構的產品和服務優化速度。這一點在業務模式老舊、效率低下的快消品供應鏈中尤為突出,就算沒有“新零售”的攪局,優化升級也是勢在必行。新零售的浪潮其實是一針催化劑,而不是革新者。

通過任銷遙的調查發現,其實只要是略有想法的快消品供應鏈企業,都在積極思考或者嘗試升級變革,然而現實就像快消品本身的特殊屬性一樣,快消品供應鏈其實是由成千上萬家大大小小的經銷商企業組成,目前並沒有形成規模較大的團體或者組織,這也導致了話語權的弱勢——這也正是互聯網公司能夠“綁架”零售業輿論的原因。

話語權的喪失,不僅在輿論上陷入被動,也在謀求變革的過程中身陷桎梏:經銷商企業迫切需求的是高度定製的一站式數字化系統,而軟件廠商只提供了通用化的產品。當乙方擁有了甲方的話語權,軟件廠商就不會以經銷商企業的專業角度去開發產品,其結果就是鞋子永遠不可能合腳,供應鏈企業的數字化升級之路舉步維艱。

快消品新零售前瞻:經銷商抱團突圍,供應鏈區域為王。

技術重要,但懂行更重要

要說以現在的技術手段能否滿足快消品行業供應鏈一站式數字化的需求,答案顯然是肯定的。但是問題是,到底有多少家軟件公司願意為他們眼中的“小眾客戶”傾力?又有多少軟件供應商真的懂零售?快消品經銷商的訴求得不到最大化滿足就只能“湊合”,一家公司上兩三套系統的情況比比皆是,但是效率真正提升了嗎?

“功能不全、數據不通、湊合著用……”這是目前絕大多數供應商企業數字化運營的現狀,也許能解決一些眼前的問題,但是長遠來看,並不能與巨頭們精心打造的新零售生態系統抗衡,系統的短板導致效率的劣勢,就意味著成本更高、利潤更低,而無論是新零售還是傳統零售,在利潤的累積和利潤獲取方式上沒有太大變化,仍舊是以買進賣出賺取差價來獲得,假以時日,傳統市場註定被更高效的互聯網新零售逐漸蠶食。

站在新零售的風口浪尖,快消品經銷商們更要考慮的是如何利用更趁手的數字化工具武裝自己,不求超越,但起碼能夠抗衡互聯網巨頭的衝擊。但目前分化嚴重的供應鏈市場缺乏凝聚力,缺乏話語權,局面上就已經呈現頹勢。

快消品新零售前瞻:經銷商抱團突圍,供應鏈區域為王。

抱團突圍,區域為王

在新零售的衝擊下,快消品市場註定是要被重構的,但重構並不意味著傳統渠道被消解,而是整合,關鍵是看誰來主導。如果是巨頭們來主導,那麼傳統經銷商就要交出渠道和數據,以換取生存的空間,然後逐漸被替代,最終淪為無關緊要的一枚棋子。

而要想反客為主,在當前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熟的情況下,最簡便可行的方案之一,是

以區域為單位構建經銷商利益共同體。體量越大,影響力就越大,也就更有發言權。凝結區域的力量,定製更貼合自身的數字化系統,在渠道、數據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前提下,建立統倉共配體系以及運營中心,在控制成本、提升利潤空間的同時,利用數據深入優化供應鏈體系,步步為營、紮根區域。到這一天,哪怕是十個阿里巴巴,恐怕也難以撬動這個運轉良好的零售生態系統。

快消品供應鏈的“區域為王”,既不是空想,也不是必然,而是需要有志者的領導和驅動。在這場新零售戰局中,持續觀望只能等來巨頭們的堅船利炮,勝利還需要自己去爭取。而作為一個經銷商企業,當你左顧右盼找不到領導者的時候,請勇敢站起來,畢竟,比起被取代或者淪為傀儡,這好像是唯一的出路了。

快消品新零售前瞻:經銷商抱團突圍,供應鏈區域為王。


關注任銷遙,專注快消品經銷商新零售解決方案。

誠服務,不逾矩,專業可信賴,為您提供一站式數字化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