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二)

农耕民族善守,游牧民族善攻。

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区域,只要能够开垦出耕地,具备水源,光照与温度等基本条件,这些区域往往被农耕民族一点点占领,即便无法直接占领,也可以用成千上百年的时间“切香肠”,慢慢地变成农耕区。于是,留给游牧民族的区域,就只剩下了自然条件恶劣的苦寒之地。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民族,先天性格中带有很强的对自然的适应性。也就是说,论单兵作战能力,游牧民族往往高于农耕民族,尤其是骑兵。

对于骑兵来讲,最适合的作战方式就是野战和运动战。农耕民族如果在坚固的城郭中待着还好,如果出城进行硬碰硬的兵阵对冲,这个胜负就非常难说了。更不用说,农耕民族往往更加擅长的是步兵,而不是骑兵。


冷兵器时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二)


在生活习惯上,游牧民族往往在迁徙的时候能够拖家带口,老弱妇孺都可以在马背上生活,跟着大部队一起进行军事迂回。所以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其在机动性上的巨大优势。而农耕文明的生活特点,决定了农耕民族很难做到举家迁徙。所谓“安土重迁”和“故土难离”,都是留恋农村庄园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因此一旦边境有事,农耕民族的男人们,往往需要“万里赴戎机”,留在家里的就是女人和孩子。这样的战争形态,也就决定了农耕文明必须做好自己的防守。古代不仅仅是大城市有城有郭,即便是小的村落,很多也都有“墙围子”,以及村民自发形成的团练组织。这种村落防御的最高形式,就是福建的“土楼”。

农耕文明当然也可以选择主动进攻,但后勤就是个大问题。

农耕民族的军人们杀进游牧文明区,往往被千里运粮的窘迫所困,一次两次扑空之后,只能被迫撤军;而一旦游牧民族骑兵南下,杀进农耕文明区,他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处处劫掠,处处补给。打到那里就驻扎在哪里,根本不用考虑后勤的问题。尤其是千里沃野的黄淮海平原,在历史记载中,经常有北方草原骑兵在战斗间隙,跑到庄稼地里放牧喂马的记录。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