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熒惑守心更加直接的兵象!「太白蝕昴」是怎麼回事?

史書記載:“ 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蝕昴,而昭王疑之。” 在長平之戰時有一個神秘的衛先生曾經為秦國的長平之戰出謀劃策,因為秦昭王懷疑他而沒有采用他的建議。這裡提到的“太白蝕昴”是什麼意思?

比熒惑守心更加直接的兵象!“太白蝕昴”是怎麼回事?

很容易想到這是一個天象詞語。古代的占星學在統治階級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史書常常把歷史大事件搭配當時的星相作為反映關係一起記載。太白蝕昴通常與它最著名的事件“長平之戰”聯繫在了一起。

太白,毫無疑問是太白星,即今天的“金星”。昴即二十八星宿中的“昴宿”。之前談到過,二十八星宿的分野地理位置,昴對應的是趙國的位置。“太白蝕昴”顧名思義,金星吞噬了昴宿,對於趙國來說,這是極為不詳的徵兆。

長平之戰爆發之後,太白金星於夏至之夜侵入西宮白虎,不偏不倚,正好把“昴”星官遮蓋,消失光芒的“昴宿”如同憑空消失,預示著趙國的滅亡。時值戰國亂世,七國爭霸已經夠亂了,剛經歷完長平之戰的趙國人心惶惶,其他國家則是蠢蠢欲動。

比熒惑守心更加直接的兵象!“太白蝕昴”是怎麼回事?

不過事情沒這麼簡單,對太白蝕昴星象感覺最微妙的是秦王,一方面,可以認為是趙國滅亡的預兆,另一方面,昴宿屬於西方白虎七宿,秦國正是趙國之西的國家,昴也有可能是指秦國自己,那麼這個太白是誰呢,白起!這個軍功極大的秦國名將

長平之戰是發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戰爭. 秦國名將白起擊敗紙上談兵的趙國趙括, 趙軍40萬軍士被白起坑殺。此後,白起想乘勝追擊,一舉吞併趙國。

史書記載的衛先生是白起的謀士,白起在長平之戰後派他到秦昭王處闡述繼續攻趙的必要性並向秦昭王催要兵糧。然而此事卻遭到秦國相國範睢的阻擾。長平之戰使得白起功高震主,範睢擔心如果白起再次得勝將使得朝堂內的局勢發生鉅變。

比熒惑守心更加直接的兵象!“太白蝕昴”是怎麼回事?

因為範睢的反對,衛先生不僅沒能讓秦王批准白起的計劃反而讓自己受到了範睢的迫害。白起的建議最後未被採用,白起從此心懷怨恨,對秦王也不理不採,最終激怒了秦王而招殺身之禍。

在當時穰侯集團有可能死灰復燃的情況下,秦王如坐針氈,寧可錯解不可放過,於是,通過多次對白起的調動起用失敗最終坐實了其假想,因而“太白蝕昴”成為了促成白起之死的最後一根稻草。

白起在死前也聽說了秦王對於“太白蝕昴”星相的解讀,所以在自殺前的還曾向蒼天發問:“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最後還是釋然了:“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他認為自己在長平殺俘太多,這是報應

比熒惑守心更加直接的兵象!“太白蝕昴”是怎麼回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