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一輪全國樓市「暴跌」的四個原因,看現在|

用上一輪全國樓市「暴跌」的四個原因,看現在|




現在更貼切的形容,是「膠著」。

文|裘維維


上一輪的樓市暴跌,其實離現在不遠,也就是四年前而已。

2014年的春節剛過完,大多數人還沒回過神來,「馬年第一降」一聲槍響,瞬間讓杭州成為世界的焦點,從而大範圍地掀起了樓市的恐慌。

「馬年第一降」發生在如今的杭州萬達廣場旁,先是一個樓盤直降3000元/㎡,以清盤價15800元/㎡給樓市投下一塊重石;沒過兩天,旁邊一個地段不如、品牌不如的樓盤,直接把價格甩到了13800元/㎡掀起了腥風血雨。

如今這兩個樓盤,一個二手房售價已經在4W+,後邊這個弱很多也在3.5W左右。

四年時間,當年的「風暴眼」,如今平靜得很。周邊新樓盤只有一個,即使樓市動盪,再也成不了主角。

市場是慣於遺忘的,雖只有四年,卻似已跨過千山萬水。歷史不一定會重演,但總有些可以對照的影子。

對於全國的大部分城市來講,那一年,也都是處於嚴厲的調控狀態當中,跟現在的狀態差不多,只不過現在的調控手段更多元了。可是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在當時的那些熱點城市中,唯獨是杭州,降幅會如此之大?

我們總結了下,那年的暴跌,大致是四個因素。

weiweishuofang

·資金·

有些因素是各個城市、各個時期共同經歷的,比如錢的因素。

那時候對購房者來說,既認房又認貸,二套房首付杭州執行的是七成。對地產商來說,年資金成本在15%以上的比比皆是,他們有些是真的活不下去。

往前倒數兩年,地產行業的套路在發生變化。那時缺錢只能低價傾銷,現在本身有些樓盤是「被迫」低價傾銷,只要願意接受現狀,銷售仍不愁。真賣不掉也缺錢,第一條路還真不一定是傾銷,是找合作方。

這兩年的行業壟斷趨勢是顯性的。雖然房價不能漲,看起來是一條橫線,但暗流湧動,大量非專業地產商已經被淘汰出局。能留下來的,要麼本身就是規模企業,要麼就有自己的特長。還留有少部分,在瀕臨被淘汰的邊緣。

當時更糾結的還有地方政府,行情不好,賣不出地啊,賣不出地就沒有城市建設的錢。於是有些城市想著怎麼樣鬆綁下政策,但是輿論的壓力實在太大,基本上

公佈政策的第二天就撤回通知,當作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當然,有些聰明的城市只做不說。

現在多數地方政府也開始糾結了。土地市場一下子冷下來後,今年的錢可能是夠了,如果明年還是這樣,地賣不動、價格賣不高怎麼辦呢?土地也是有成本價的。撐過2018年剩下的兩個多月,土地還得照賣。

從錢的角度來說,都缺。只不過缺的程度不一樣,那時是真的活不下去,現在只有極小部分岌岌可危,大多數愁的是將來以及發展。


要觀測的是,這種現象會不會顯性化,岌岌可危的企業會不會越來越多?

weiweishuo

fang

·購買力·

2014年杭州的樓市戰場特別血腥,非共性的因素還是因為錢。這是指在杭州購房的人,他們口袋裡的錢,相當於購買力。

早幾年,杭州其實是浙江人的市場,也就是杭州的房子,一半杭州人買,一半省內的非杭州人買,很少有外省的人過來買房。浙江眾所周知,是民營經濟超級發達的省份,也是民間金融特別發達的城市。2014年的時候,以溫州為代表的民間金融的崩塌,導致買得起房的人,都在賣房。

現在當然沒什麼民間金融了,它們中的一部分用起了互聯網技術,玩起了

P2P,同樣也遭遇了崩塌。

同樣是崩塌,有什麼不一樣?

民間金融,是以當地企業或鄉紳為主體,它的覆蓋範圍是窄眾。換句話說,假如你是河南人,總不會無由地把錢送到義烏去。而P2P爆雷杭州雖然佔到不少,但它並不受地域的限制。民間金融多而集中,P2P相對少而寬泛。

加上杭州作為代表的新經濟的突飛猛進,以及這兩年的棚改,口袋裡的錢跟當年還是不一樣的。


要不要省著用?現在的多數心態又是怎樣的呢?

·限購·

限購是從2011年啟動的,2014年依然在執行,把一大批人拒之門外。

現在,也限購。不一樣的是,執行得比那時更嚴。

那時有些城市試圖放寬下限購,但頭一天發通知,第二天就被輿論嚇得撤回了。聰明點的城市,不宣佈,默默地放鬆下政策。比如,補繳社保也能獲得購房資格。後來,限購也就逐漸地退出了。

透明如杭州,現在要補繳兩年的社保獲得購房資格自然是行不通的,而且,也看不到限購退出的那一天。

可杭州的購房基數,卻完全不一樣了。她已經默默地,從浙江人的杭州搖身一變成為了全中國的杭州。主動要跑來杭州的人比那時多多了,遍佈全國各地。今年開始杭州實行積分落戶,總共有

11129人獲得了落戶資格。這當中,外省人的比例高達60%。

另外,還有人才落戶,夫妻、老年父母投靠落戶等。對於真正有的需求人來講,要獲得購房資格並沒有那麼難。只不過是對於多套房的人來講,要獲得購房資格就得想方設法而已。

限購都在,對市場的影響卻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彼時的購房群體,因為限購而基數變小,此時,絕對數並沒有變小。而且新房價格是嚴格受控的,即使不落戶,交兩年社保後機會也不見得會消失。

·城市建設

·

一回憶,總會想起杭州房價停滯的那五年,有點幸福也有點苦澀。2014年是其中的一年。

那五年裡樓市起起落落,沒有G20峰會,也沒有亞運會,更不知道以阿里巴巴為首的新產業會給杭州帶來這麼強的化學反應。

幸福,是回首望時房價多年沒有真正上漲的幸福;苦澀,是城市建設停滯帶來的苦澀。

杭州的地鐵,是等了N年後才在2013年開通了第一條線,那時有質量的綜合體,屈指可數。

而現在,地鐵通了一條又一條,城市骨架有效地拉伸開來;優質的購物中心開了一個又一個,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已然在路上。

從這個角度講,城市建設是四重因素中,差異最大的一個方面。反過來講,卻似乎有點苦澀而幸福。

·膠著

·

當年暴跌的四個原因,在今天看來,部分消失了,部分存在著。還有部分,是當年根本沒有出現過的。

宏觀環境自然每年都不一樣,那麼,預期是不是都同樣悲觀呢?那年,是悲觀的,二套房的七成首付成為了壓垮樓市的最後一根稻草;現在,更貼切的形容應該是「膠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