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有一次去保險公司業務辦理大廳辦理保單貸款,看到前同事小張也在那裡,手裡拿著一疊保單,原來她是過來辦理退保的。為何好端端的要退保呢?一聊才知道,原來小張在做保險那會,家時買的保險太多,導致現在繳費壓力過大,只能退保其中的一部分。


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小張的這個行為,其實也代表了曾經做過保險的一部分代理人的現狀。在做保險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買買買,後來各種原因離開了這個行業,慢慢的自己家裡的保險越買越多,每年交的保費太高,已經超過正常的承受範圍,只好選擇去退保,這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因大體兩點:

1、嚴重洗腦


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當我們新進入一個公司或是一個行業時,都會遇到被“洗腦”,讓自己對新的公司、新的行業、新的崗位有個重新的認識,並讓自己逐漸認同,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保險公司的“洗腦”的力度顯然更具衝擊。幾乎每一個新人都會被強力“灌輸”保險的意識(有些公司甚至會收新人的聽課押金,不聽完不退還)。

首先,“保險的功能與意義”課程一定是必講和常講的,從每個人的風險保障講到國家的資金融通,從簡單案例,到保險法的介紹,讓你知道所從事的工作是一件下至每個家庭、上至一個國家的大事;

然後再來幾節保險案件的課,公司會收集各種渠道的案件,讓大家知道,讓我們知道如果沒有保險,當災難來臨時,自己要飽受的巨大痛苦,讓家人失去了尊嚴。有些誇張的是這些案件幾乎無不例外的都會發生在沒買保險的人身上;

最後的課程,一定是再拿出公司幾個“上等”的產品(其實就是公司想在近階段主推的產品)給大家介紹,讓你瞭解到如果擁有了課中所講的這些個保險產品,風險來了將不再可怕,仍然可以笑對生活;


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最後再會教一些提煉的銷售話術,這是必須要每個新人強記下來的,而且不管新人是否真的理解的話中的意思,和如何去靈活運用,反正不管,你必須從頭到尾一字不拉的強記下來;

幾天課程的結束前,還會有一節非常重要的課程“如何銷售你的第一張保單”,這個環節的作用和強烈的暗示性,大家見仁見智吧,聽過的人可以在後面留言說說你的感受......

整個課程的時間各家公司不一,最短的用兩天,有些公司會用一個月的時間去培訓新人。除此之個,在下面的日子裡,每天的早會,都是新人課程的縮減版再現,天天講,時時講,只要你還要公司,還在這樣相對封閉的環境裡,人的保險意識終究會被洗得通透。總之一句聽起來非常有道理的至理名言時刻縈繞在你的腦中:如果自己都不信,還怎麼把產品賣出去;如果你銷售的產品,自己都不認同,那就是對客戶最大的不責任。


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2、業績指標

聽一個做傳統銷售的條友(頭條的朋友)對我說,他們保險這麼多年來業績做得最好的幾個人,大多都是幹過保險的。這句話其實也間接的告訴我們,保險是個非常鍛鍊人的地方,說得狠一點,是個非常殘酷的地方,代理人的水平高不高,一切以業績說了算,幾乎跟其它無關(這個考核非常扯蛋)。


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只要你人在保險掛著號,就會天天被公司,包括總經理、區經理、職場經理、自己的團隊主管追業績,不厭其煩,甚至有時候晚上還能接到公司內勤電話過來追要業績(說實話內勤日子也不好過),特別是有一些變態的保險公司還會設置一些所謂的“節點零點行動”,加班到零晨向上級主管彙報階段的保費業績,完成得不好,便被上級劈頭蓋臉的臭罵一通,都不會讓你找理由,也不會給你回嘴的空間。有時候公司搞活動、團隊搞競賽時,每個單位、個人還被要求立下所謂的“軍令狀”,業績的催收真的好比舊社會時地主搞農民,生不如死。

保險的銷售是一個較長週期的事,客戶不可能聽過就簽單,還要和別家產品做比較,自己再思考,所以大部分時候有時候事與願違,業績並非想要就能來的。而業績不達標的人會面臨下號清退,業績不達標的主管業績考核不通過就意味著降級。加之主管和組員的個人關係都不錯,團隊的榮譽高於一切等等,所以在如此壓力下,代理人就不得不自己買一份保險來湊個數,為自己的團隊和公司做了“貢獻”,而自己也可以繼續在公司掛號一段時間了,算是給自己喘了一口氣。


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但往往一口氣救不了長命,在後面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喘氣掙扎中,大部分代理人最後終於“氣絕陣亡”,但他們卻實實在在的為公司留下了自己的氣息。

以上兩點,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做過保險的人,家裡有那麼多保單的最主要原因。人在重壓、激動情緒、犯迷糊的時候容易做出衝動的行為,而衝動之後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很多人買過N多保單的代理人在冷靜下來之後, 仔細分析家裡保險發現有些買的並沒什麼用,更要命的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其實和很多客戶一樣,買了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的險種,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朋友就選擇了退保,當然退保的損失其實就是為當年的衝動付出的代價。


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朋友們,保險是一種科學的金融工具,合理的規劃能夠讓我們避免因人身和財產的意外遭損,而帶來的家庭經濟風險,這值得我們我們好好的學習併合理的運用,切不可因為人情、壓力等一切自身需求之外的因素,去幹擾自己的合理的購買行為!

關於你的人生第一張保單是怎麼產生的,歡迎留言探討。

做保險的人家裡那麼多保單,怎麼還會去退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