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资本寒冬,但投资人为何会认为现在是教育行业的好时期?

都说资本寒冬,但投资人为何会认为现在是教育行业的好时期?

创客猫注:在由创业黑马&火柴盒主办的“2018教育产业独角兽峰会”上,浙江赛伯乐创始合伙人陈斌、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张丽君、GGV纪源资本执行董事于红以及黑马基金合伙人胡翔围绕《新教育崛起》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圆桌对话。由创业家主编王根旺担任圆桌主持。

以下为圆桌对话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删减)

AI赋能教育,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王根旺:你们每个人眼中教育行业的2018是什么样的?再展望一下一年内,这个行业还会有哪些比较大的变化?

都说资本寒冬,但投资人为何会认为现在是教育行业的好时期?

陈斌

陈斌:我们赛伯乐认为围绕着人工智能的教育是未来发展趋势的行业。所以对于这个领域,未来既面临着整顿,但整顿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新的机会,尤其是有核心技术创新的公司。

类似于我们最近投了很多跟金融、新零售相关的公司,他们大部分都是有核心的技术支撑的,因为这些技术的平台能够让这些企业获得很大的赋能,我相信教育领域也会是这样。所以我们比较喜欢有巨大的赋能能力的互联网平台公司。

张丽君:从教育行业本身来看的话,其实我觉得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我很同意陈总提到的AI赋能教育这个方向。但是实际,AI赋能教育,他的发展速度远比AI赋能金融、赋能制造业、赋能新零售都要晚一些,是因为他是一个更难形成结构化数据的一个领域。

在广义的技术赋能方向上我们也一直是非常关注的,创新工场从2013年投资的项目都是以技术赋能来去提升供给,提升效率作为我们主要的投资思路的。

在教育行业,技术是一定要应用于特定场景的,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除了技术赋能之外,我们还关注整个的下层市场,一二线城市往三四线城市走的趋势是很明显的,资源可以下去,需求已经到了。

另外一部分,广义的线上线下结合OMO的场景,这个场景也会出现,只是大家还没有探索得很清楚到底怎么去做。

另外还有一个场景,我们觉得未来会有很多广义的素养。不只是素质教育,不只是唱歌跳舞,新一波的家长、中产家庭的期待也不在那里了,都开始去走到更偏能力和素养化的地步。这个事很难,不会那么容易标准化,所以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

都说资本寒冬,但投资人为何会认为现在是教育行业的好时期?

于红

于红:因为我们主要投的是互联网教育,我们对于线下教育相对来说关注得少一些。从长期角度来说,如何解决教育的不均衡性、如何提高教育本身的效率等各方面的问题,更多还是依靠互联网和技术的解决方案。

以我们投的英语流利说为例,是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就去练习口语,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不需要老师的。像这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就会导致大家在一级市场所看到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

现在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在我们看来教育市场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很多政策层面的话,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壁垒。有了这么多壁垒以后,门槛的确是提高了。但是提高了对于整个行业也是一件好事,它会把整个行业里面无序的、质量不那么高的淘汰掉,剩下是一些更加有效率、质量的从业者。

胡翔:今年我们看到:1、纷纷上市。2、大量做成VIE结构去海外上市。

今年是比较多的企业上市,但可能明年数量会大幅减少。对于教育企业来讲,走海外是一个比较主流的选择。

讲一下领域的变化。我感觉过去以英语和应试教育这样的比较具有强刚需的市场会过去。现在与AI相关的教育,并且从儿童这个阶段开始的教育,可能会成重点发展的态势。

场景的变化。教育企业我们最早都在线下,后来我们有了互联网工具,我们在线上直播,所以像以VIPKID这种为代表的企业迅速起来。

原来做APP,现在可能不需要做个APP。直接在微信生态里面既有用户,又有推广的方式,还有内容本身的承载,所以以微信生态为代表的这样一些盈利模式,我觉得会有比较大的机会。

投资人更看好哪些细分赛道?

王根旺:目前自己比较看好的细分赛道有哪些?

张丽君:第一个部分是AI。

在具体AI的方向上我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广义的以AI方式自己来做2C,完成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面向用户。还有一类就是2B,以AI的方式来赋能到既有的教育企业。

第二个大的趋势是在下沉。广义的下沉方向,往三四线城市走,我们认为有两大类形态,第一大类是广义的大班直播+小班辅导的模型,能同时节省成本又有可控性,三四线城市的家庭可以承受。

另外一大类就是广义的双师模型。通过双师的方式把优质的资源带到三四线城市去。在这些不同的场景里面,让好的资源得以下沉到下面去。

第三个趋势是在素养化的方向上面。素养化的方向我们认为肯定还是在一二线城市先跑起来,然后再往三四线城市走。

于红:第一个最大的赛道肯定是K12领域。在中小学的领域,用户有1个多亿,多的话接近2个亿,在这个用户量里面存在着2C还是面向学校、辅导机构的各种各样模型和模式。

第二个人群,我们现在比较看好0-6岁这块。我们在看0-6岁这边到底给小孩提供解决方案还是给家长提供解决方案。虽然小孩是0岁,出生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但实际上很多家长也是一样,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他在这个方面的空白点是非常大的。我觉得在这个领域可能会持续有新的公司出现。

第三个编程教育。IT教育就像英语教育一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可能会达到像英语这样变成一种通用的基础教育模式。就像数学一样,他变成一种思维的训练。

我们觉得IT教育本身,无论是10岁左右的阶段,还是中学的角度,还是成人的角度,都会有大量的机会。所以我们也在积极地看整个IT行业上面各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最后是英语教育。

都说资本寒冬,但投资人为何会认为现在是教育行业的好时期?

胡翔

胡翔:第一个维度,同一个领域因为工具和场景的不同带来了新的创业和投资机会。我讲的是从传统的线下场景到后来的在线场景。比如说英语学习也好、K12也好,再到投双师场景,再到我们现在的微信生态,再到后面AI时代到来,这都是因为我们工具的不同带来的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的变化。

第二个维度,互联网化进程。单以互联网化来讲,我认为是一个C端先起来,再2C到2B的过程。比如说英语培训1对1,先是51Talk这种起来,一旦起来之后,那些辅导机构需要在线化,需要内容,所以面向辅导机构这种创业公司开始有机会。再进一步可能就进入到学校,面向公立学校,2B服务也会有机会。

第三个维度,过去我们是以应试教育为重,在现在以及未来这个时代,包括AI到来的这个时代,核心以素质提升为代表这些教育项目会更被看好,因为在未来你学知识其实没有用,AI比你在知识方面强很多很多。

所以重点不是学知识,重点是提升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项目和投资项目会是我看重的,谢谢。

在线教育行业如何度过寒冬?

王根旺:大家认不认为现在是寒冬?如果是寒冬的话,你们觉得要给创业者一些什么样的过冬建议?

陈斌:企业过冬的话要看准方向,因为大量的企业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是要调整思路、看准方向的。

张丽君:我觉得可能即将过冬,现在大家还有一些时间和机会。

第一个词就是屯粮,自己先屯,能融资就融资,能找资源找资源,先融一轮。在这个时间点你还有可能融到,只是对估值不要太计较,不要太care估值要多高。

王根旺:教育行业是反周期的?在所有的行业都受影响的时候,教育行业会不会稍微好一点?

都说资本寒冬,但投资人为何会认为现在是教育行业的好时期?

张丽君

张丽君:教育行业其实是逆周期的,在整个经济形势当中受的影响不会特别大,对于大家自己的业务影响不会太大。有影响的部分是你的融资,资本市场下行,但是你的业务有可能是上行的。所以资本市场下行的时候,让自己多拿点钱,因为你未来的估值可能就更低了。

另外一个部分是想办法做强。其实在寒冬里面对教育企业来说是好的时间,因为教育本来是慢的,太热的环境有的时候会促使一些打法变形。

想办法让自己的核心能力获得积攒,而不一定是做大,不一定是在用户量或者收入层面上做大,想清楚自己强的那一部分是什么。

刚才说屯粮,屯多少粮呢?至少18个月,想办法屯到钱,整个做强的过程当中控制成本,让自己做成一个健康的业务形态,我相信经过这一波之后,再留下来的企业肯定就是能够走得更远的企业了。

对于我们来说,Pre-IPO我们都可以投资,对于真正好的创业者来说,其实我觉得这是好的时间。

于红:现在看起来冬天也还没来,虽然大家感觉有点冷,但实际上是还在等待冬天到来的过程中,建议大家尽早去做融资,不要太看重估值。

因为刚才也讲到,业务的线跟资本的线其实是两条完全不相关的线,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经常说有IPO窗口期,所谓窗口期是资本的这条线:在不同的时间点有比较热的时间,也比较冷的时间,大家融资的时间尽量其实不要跟着自己的业务线走,而是跟着资本的窗口期去走。

业务线其实更多是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比较稳固地向前去走,把现金流、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把握好,让自己的现金流是健康的,这点就非常重要了。

胡翔:第一,教育行业没有冬天,但是资本会有冬天,所以融资会比较难一些。

第二,估值是浮云,现金流是生命线。所以在这样的冬天,把估值可以砍一半的,只要你还能保持健康结构,把钱融到最重要,做好节流,开源不见得节流。

(以上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需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