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尤为杰出的人,他做的有些事,或许大家都知道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提起三国,大家首先想起的是谁?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吕布?

我们今天所说这位,想必大家都英爱很熟悉了,大家在初中是不是还被他的出师表统治过?三顾茅庐,空城计,大骂马谡等等,可是他有几个东西大家有的熟悉么?那么我们先来短暂了解一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在叔父去世之后,就在此襄阳隆中隐居。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随后又夺占荆州。于221年(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丞相,主持朝政。在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最终积劳成疾,于234年(蜀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三国时期尤为杰出的人,他做的有些事,或许大家都知道

诸葛亮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四个比较有名的发明:

1、木牛流马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也就是我们说的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别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中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 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马上的销钉推向前。木牛就这样走完余下的半步。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北宋的陈师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今之土车独推,犹存储葛遗制。”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这也是一种关于木牛流马的主要观点。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记载,也离三国时期有了1000多年,这种观点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三国时期尤为杰出的人,他做的有些事,或许大家都知道

网图

2、孔明灯

孔明灯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可是你知道么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放孔明灯是一种汉族民俗文化,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这个节日习俗。

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来到了大约清朝道光年间,大陆福建移民也将天灯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据当地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十分地区曾闹过土匪,由於当地处於山区地带,所以村民们自然的都向山中逃躲,等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为作为信号,告知在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返家了。恰巧的是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村民便以放天灯来庆祝,且互报平安。也因此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于是,放天灯的特殊民俗便绵延一两百年之久。因为近代传媒报导,使天灯的名声大噪,成为台湾的一种家喻户晓的节庆活动,遂拥有众人皆知的“北天灯”之美名,与“南蜂炮”并称。

三国时期尤为杰出的人,他做的有些事,或许大家都知道

现在被寄予美好祝福的孔明灯

3、诸葛连弩

三国时诸葛亮制作的一种连弩,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箭长只有八寸,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这使得一支装备有诸葛弩的部队提供了几倍于普通弓箭部队的强大火力支援,更加容易瓦解敌军的阵形。同时发出多支弓箭的优势使得命中的机率提高,对操作者也没有太高的要求。

后来大发明家马钧对其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一种五矢连弩,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轻,成为一种单兵武器,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有大量生产后失传。据说野蛮民族在获得了损坏的诸葛弩时,由于不懂得制造原理无法成功修复,只好将他们再次遗弃。

在同一时代,诸葛弩是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远程武器。欧洲人直到公元十世纪才创造出制作简单、使用时需要花费较多准备时间的弩弓。诸葛连弩是古代中国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

三国时期尤为杰出的人,他做的有些事,或许大家都知道

网图 诸葛连弩

4、八阵图

八阵图传说是由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

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地载阵赞: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独立不可,配之於阳。

风扬阵赞: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

云垂阵赞: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龙飞阵赞: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

虎翼阵赞: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鸟翔阵赞: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蛇蟠阵赞: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有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有赞歌颂扬“八阵图”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

更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之称,不过遗憾的是诸葛亮“八阵图垒”据传就在永安宫南江滩上,就坐落在金坛儒林镇东南的大鲁墅和小鲁墅村,因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八阵图村落”早已面目全非。

三国时期尤为杰出的人,他做的有些事,或许大家都知道

网图 八阵图

以上就是搜集到的关于诸葛亮的四大发明,欢迎各位补充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