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了一年後,百度外賣終於現身了!不過,這回真是賣的啥也不剩了

在本地生活服務上,阿里一直不甘心,尤其是在餐飲這塊,近些年更是在不斷地佈局。從收購百度外賣、餓了麼到支付寶上不斷開通入口,再到近日的口碑和餓了麼正式合併,阿里在外賣市場的野心在一步步凸顯,動作也更加頻繁。

藏了一年後,百度外賣終於現身了!不過,這回真是賣的啥也不剩了

近日,阿里宣佈將旗下14個月的百度外賣正式改名為“餓了麼星選”,將會走中高端路線,而餓了麼走中低端路線,形成協同效應。並且,餓了麼星選還會從平臺上的200多萬個商家中依據6個維度、5輪篩選、25項考量且以顧問級的選品能力,甄選出高品質的外賣商家。未來,被選中的星選商戶不僅可以享受優先出餐、優先調度,還有7x24小時的準時達plus服務自己專屬星選客服,外賣場景將有可能實現定製化。

對於百度外賣而言,此次改名,也就意味著正式成為阿里旗下一個品牌,同時也表示以後再無百度外賣。而對於阿里而言,此次改名不僅僅是百度外賣與餓了麼的合併,更是外賣市場爭奪戰的開端。

藏了一年後,百度外賣終於現身了!不過,這回真是賣的啥也不剩了

而它採用的無疑是差異化的戰略和打法,因為外賣市場目前雖然只剩下餓了麼和美團外賣,但是,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不容小覷,迎面開打,餓了麼能佔上風的可能性太小。這種情況下,倒不如借自己已有的資源和經驗重新摸索出一條路來。

第一方面的資源就是百度,要知道,百度外賣從一開始的時候,定位的就是白領,相對於學生黨來說,這部分人群還是比較高端的,但是,隨著外賣的普及化,以前的高端現在卻變成了一般。那麼,何不延續百度外賣之前的定位呢?通過精心篩選商家和食品,在提供不同服務的同時,也逐漸地將用戶分層。

藏了一年後,百度外賣終於現身了!不過,這回真是賣的啥也不剩了

這種差異化戰略可以說是市場上的一種新的、但是有效的打法。因為,作為一個新生的行業,外賣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隨著用戶的需求不斷地升級,不斷地調整,進而不斷衍生出眾多的產品和服務。就像2008年電商興起的時候,整個行業一片混亂,不管是在售後服務還是在物流上都難以令人滿意,而隨著發展,各個方面不斷優化的同時,採用差異化定位和打法的平臺也逐漸地起來了,比如京東、唯品會。當年京東如果沒有實行差異化的定位,估計早就被淘寶乾死了。

在外賣上也是同理,現在的外賣市場就像是當年剛剛穩定的電商,頭部玩家已經出現,想要實現逆襲,必須採取不同的定位,而特色、優質很有可能是外賣行業發展的另一條捷徑。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的同時,商戶的需求也不一樣,在外賣行業剛起來時並不明顯,但是,隨著該行業越發穩定,這種需求就會越發明顯。

藏了一年後,百度外賣終於現身了!不過,這回真是賣的啥也不剩了

所以說,阿里的這種戰略考慮還是比較長遠的。而這一點也有可能是阿里在長期發展的過程所探索出來的一個方向。就像淘寶做著做著,推出了一個淘寶心選,以適應部分用戶的需求!

說實話,阿里布的局是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