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學生在「假努力」,小學階段就能看出,10分鐘作業用三小時

為何說多半學生在“假努力”呢?

一直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班裡的七十多名同學,如果從智力和智商的角度來看,學生們之間,差距其實沒有那麼大!畢竟,小學的數學知識,應該說比較簡單了,只要掌握了加減乘除的基本算理,有一點空間想象能力,完全可以應付小學六年的數學知識,在考試當中穩穩拿到90分以上。

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班裡學生每一次考試,差距都很大,考滿分的寥寥無幾,八九十分的倒是不少,但是,每次卻都有那麼五六個同學,考試成績總是及格不了,就只能考個二三十分或四五十分。

學生之間的差距,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

我們先來對比三個同學的數學作業,以此來作為分析的憑證。


多半學生在“假努力”,小學階段就能看出,10分鐘作業用三小時



上面這份作業,是一位平時學習認真的女同學的作業。三年級同學,已經可以做到筆跡工整、井井有條了。而且這位女同學,在班裡經常是交作業最早的,一般情況下,像這樣的作業,她只需要十分鐘,就可以順利完成了。


多半學生在“假努力”,小學階段就能看出,10分鐘作業用三小時


上面這份作業,同樣是一位優秀生的作業,這位同學比上一位同學寫字慢一點,但每次的數學作業,都可以在20分鐘以內交給老師,幾乎難以找到錯題,思路非常清晰,這也和他上課專心聽講,有著極大的關係。而且這位同學,考試成績總能保持在全班前五名。


多半學生在“假努力”,小學階段就能看出,10分鐘作業用三小時


多半學生在“假努力”,小學階段就能看出,10分鐘作業用三小時


上面這兩頁作業,是班裡最為拖拉的學生,一節課四十分鐘,他幾乎完不成作業,往往要拖到下課,或者從上午拖到下午,從下午拖到第二天早上來,才能把數學作業交給老師。

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拖拉,時間久,字跡潦草,寫字時不用心,容易出錯……這類同學,就屬於那種“假努力”的學生,在課堂上聽講的時候,他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在寫作業的時候,他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東張西望,結果,就呈現出了這樣的作業。

多半學生在“假努力”,小學階段就能看出,10分鐘作業用三小時


警惕!“假努力”的學生,家長很難發現跡象!

對於這類“假努力”的同學,家長一般很難發現,不過,當察覺到自家孩子在家裡寫家庭作業時,總是不停想上廁所想喝水想吃東西來逃避,就足以說明,你家孩子確實屬於這類“假努力”學生了,那麼,家長就得趕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否則,升入高年級,這種“假努力”會越來越厲害,導致學生最終學無所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