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的埋伏者:一場數字貨幣的集體狂歡,投入即態度

2017年,區塊鏈話題在全球引爆。“分佈式記賬”、“比特幣”、“以太坊”等新興名詞陸續科普上線。但在投機者看來,這些全是浮雲,怎麼從中賺到錢,才是王道。國內幣圈大佬“寶二爺”更是直言,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就是炒幣。

投機運動沒有國界之分。全球投機者在這場去中心化的浪潮中集體狂歡,先後接力將數字貨幣一次又一次地推向新高。

1

儘管已經經歷過幾次大起大落,但2017年這輪數字貨幣的瘋狂還是遠遠超出小C的想象力。半年漲30倍,誰都無法淡定。

原以為自己承受力可以,真碰上七位數的日內波動,小C意識到這種行情已經開始影響他的正常生活。

按《炒股的智慧》作者陳江挺的說法,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同,當持有某隻股票開始讓你睡不好覺的時候,可能這就是你承受力的閾值。此時此刻,小C顯然正在面臨同樣的問題。

在以太坊從3000元跌到2400元的時候,小C減掉了2/3的倉位。如果不是老婆制止,他可能還要減掉更多。但這次減倉並不是離場,這只是一次擇時操作。小C計劃在500元左右再把倉位補回來。

就跟大多數股民一樣,這種鎖定目標位的抄底玩法基本就是要打臉了。

9月4日,市場突發利空,國內交易所被無限期限制提現。這讓火熱的幣圈瞬間降至冰點。毫無意外,國內所有幣種當天全線暴跌。這種下跌方式跟預期接近,但又好像不大一樣。

在以太坊跌至900多的時候,小C預感行情可能有變,他眼急手快倉促補倉。由於交易平臺雲幣網已關閉充值功能,他只能用賬戶剩餘資金補回原先大計劃中的一部分。幣價在低位沒維持幾個交易日就又再度升騰,不久便重創新高。

這次由突發事件引發的大跌事後被證明是絕佳的買進機會。當時同一幣種在國內交易所和國外交易所的差價最多能達到50%。沒過多久,炒幣者的恐慌便被樂觀情緒替代,市場折價空間得以迅速回歸,手慢者已無機會進場。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大牛市特徵。

儘管沒補足預期倉位,但小C也沒覺得有多遺憾。倒是2016年的那次趁跌買進讓小C更為糾結,因為一起買進的還有朋友志明。

趁跌買進這種左側交易長期來看有價格優勢,小C就靠著這招驚險扛過2014到2016這三年來的幾次暴擊。但在短期內有一點很要命,就是你根本不知道會跌到哪,非常考驗持倉的決心。趕上下行電梯,唯一能做就是臥倒裝死。

當時以太坊剛上幣,盤面呈現出衝高回落的走勢。小C看好它的前景,140左右便開始逐步買進,而朋友志明在聽到消息後不做判斷一進來就all in。

後面幾個月,以太坊價格最低跌到40左右,小C和志明的賬面浮虧至少70%以上。志明一度驚惶失措。小C最怕接到志明電話,他不知道該說什麼。

小C認為,與比特幣的協議拓展性不足相比,以智能合約功能問世的以太坊在未來的應用非常廣闊。這是一個可以不斷挖掘發酵的長期題材,對應的幣價也將毫無疑問地創出新高。有了這個基本面判斷,參與者持幣不動就行了,短期波動直接無視,但這個道理未必每個人都懂。

怕什麼來什麼。有一天,志明終於忍不住把賬戶虧損截圖給小C發了過去。雖然沒說什麼,但小C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覺到一股深深的怨念。

不懂行的跟風者最讓人難以招架。他們既渴望參與財富盛宴又無風險意識,動輒滿倉all in的操作經常讓你哭笑不得。

還好,只要坐上區塊鏈這輛極速列車,焦慮的時間並不會太長。不到半年時間,以太坊就解套了。在盈利30%左右的時候,志明就把倉位全部清掉。小C這才鬆了口氣。

作為早期玩家,這種跌宕行情在幣市幾乎每年都會來一次。就歷史來看,不管回撤多大,只要你夠堅定,價格都會回來,然後再創新高,無一例外。

小C交易過的所有幣種像比特幣、以太坊、ETC和EOS等都沒有過止損經歷,全部大幅獲利,收益最高的SIA更是賺足200多倍。

跟賽亞人升級一樣,這種每次都獲利的驚人表現不斷強化持幣者信心,而堅定持幣繼續得到獲利回報。兩者互為因果,週而復始形成一強再強的正反饋。

2017年湧入市場的炒幣者數量眾多,大家都不想錯過一場超級行情。但是,與A股類似,即便是在大牛市當中,虧錢者也不在少數。虧錢的原因普遍是頻繁進出,交易者在劇烈震盪的行情中不斷受到驚嚇,昏招迭出,回頭看全是高買低賣。

幣圈行情跌宕起伏,小C能夠“有驚無險”地走過來並最終能夠獲利,他說自己只是堅持了這個市場最樸素的策略,就是持幣。

幣圈的埋伏者:一場數字貨幣的集體狂歡,投入即態度

巴黎街頭的比特幣塗鴉

2

投資比特幣之前,小C先在一家券商工作了三年。2013年,得益於政策鬆動,管理層大面積派發私募管理人牌照,推進陽光私募市場快速發展。不少潛伏已久的體制內金融人士紛紛下海撈金,小C也果斷辭職去了一家本土私募機構。

小C進入股市多少受到父親一些影響。他父親是老股民,早期經營一家飼料廠,後來由於環保原因無奈停業。隨後幾年,父親在幾個行業輾轉,直到2005年才再度明確職業規劃,就是當個職業股民。

研究生期間,小C從ETF和封閉式基金起步,無奈趕上牛市尾巴,市場上幾乎所有風險資產都在大跌,包括股票、期貨、基金等。控制風險是那段時間的唯一選擇。新手小C當然也不可避免地虧錢,所幸的是早期的學費便宜。

最終捕捉短期熱點成為小C在A股的立足根基。由於強大的工科背景,他把選股標的集中在TMT行業。券商三年他很多精力花在營銷上,“浪費”了三年時間,技術進步並不大。私募基金三年,他才逐步找到跑贏大盤的辦法。

在民間高手湧現的福建,小C身邊有不少股神級別的創富榜樣。這種力量時刻刺激著在那時已經決定要以交易為生的小C。無奈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他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即便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很多工夫,最終可能也就獲得一個比大盤略微高點的相對收益。

這滿足不了小C對高收益的預期。他清醒地意識到,光靠股票是不足以完成原始積累的。除了把主倉位配置在最熟悉的股票,他還嘗試做些風險投資。期貨、新三板、股權眾籌等,當然還有他引以為傲的比特幣。

巧的是,小C接觸比特幣是在網聚A股民間短線高手的論壇淘股吧。在滿屏打板文章中,那篇科普比特幣的帖子讓他眼前一亮,內心就此埋下一顆等待時間綻放的種子。

由於當時還執著於股票策略,直到2013年小C才算真正入幣市。前期沒入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懶,因為當時交易平臺不多,交易流程也非常繁瑣。

在中國的投資文化中,不時閃現的投資窗口轉瞬即逝。一旦錯過,基本就再無機會上車。

小C的人品還不錯,他有個好老婆願意幫他打下手。他在時間窗口收窄之前完成了開戶、轉賬和交易等繁瑣事務,趕上了這趟車。

從市場傳播的角度來看,2013年只是區塊鏈的早期預熱階段,創新擴散曲線的時間軸大概也只處於早期參與者(Early Adopters)的時期。當時,並不是所有交易者都有眼光發現數字貨幣的升值潛力。傳統投資群體普遍有路徑依賴心理,只做自己熟悉的,對於剛出現的新品種難免會有牴觸心理。

當時小C就向大學同學果果推薦過比特幣,試圖邀他一起參與。果果直斥比特幣已是泡沫末期,甚至揚言這就是個傳銷活動,這時進場無疑就是最後的接盤俠。作為軟件公司的資深碼農,果果聰明、理性,是典型的技術中產。不過,果果並沒有深入瞭解比特幣。

小C第一筆入金是20000元,總共買了5枚比特幣,後來追加了一萬多元入金。他把比特幣當做風險投資,賭沒了也不可惜。

現在看來,正是這一超前舉動開啟了自己未來在幣圈的開火模式。

3

2018年春節期間,一個大佬雲集的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橫空出世,區塊鏈話題在國內被再度引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來得兇猛。

作為一個幣圈的深度埋伏者,眼下區塊鏈的瘋狂在小C看來很正常。這幾年幣圈的發展基本符合他的預期,除了路徑被妖魔化的ICO,其它並沒有太大意外。

按照小C的測算,目前幣圈用戶才3000萬,有效用戶1000萬不到,折算估值進度也就C輪左右,離真正的泡沫還很遠。

儘管初始資金只有3萬多,但是小C最高獲利已近百倍。在把其中30倍左右利潤落袋為安之後,小C把自己調整到比較舒服的狀態。現在算得上是30多年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炒幣經歷已經讓小C的財務相對自由,但他表面看起來並沒有太大變化。車沒換、手機沒換,就連身上永恆的運動三件套也還不全是耐克的,一切就跟幾年前剛碰到時一樣。

我見過幾個持幣者,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這些人的數字財富橫溢。他們專注於幣圈文化,持幣數量就是自己的態度。這一代創富者已經不再需要奧迪、迪奧這種標籤加持。

同期同學幾乎大多還在軟件公司,順利的成為高管,更順利的跳進BAT等獨角獸拿到期權,而小C似乎走上了一條劍走偏峰的道路。

在被問到是否比較過與同學的不同職業路徑時,小C的回答很乾脆,“都是命,不比較”。得益於開明的父親,小C寧可選擇當個實用主義者。

儘管如此,小C目前還只是把炒幣當成第二人生,他還是習慣於有個不影響第二人生的主業。

與小C持相同看法的炒幣者並不在少數。與職業股民類似,這種悶聲發財但無存在感的生活似乎有種身份焦慮感,因為炒幣群體並不是一種可以像公務員、國企高管等那樣可以拿去裝點門面的體面工作。

他們暫時不想改變現有生活,但身體又會很誠實,只要炒了幣並錄得暴利,對幣圈以外的事情均會失去樂趣。小C直言,現在自己對炒股已經基本沒有熱情。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人聊起區塊鏈、比特幣,小C就會表現得很活躍。與其它投資市場一樣,左側交易的變現需要右側交易的接盤,埋伏者天然就有把區塊鏈知識進一步科普的動機。

但是一談起比特幣,大家關注的焦點永遠是收益倍數這些令人激動的話題。幾十上百倍的收益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巨大的刺激。求薦幣、求帶路,甚至是借錢的人都是蜂傭而至。

小C時刻警惕這一點,他一般只會和你說底層邏輯、應用場景和技術革命。對於那些著急上火的人,他只是敷衍地說,“都清掉了”,並故作遺憾來結束話題。

4

對區塊鏈的未來,小C保持足夠的樂觀。他認為這是一場通過重構信任產生方式,從而重構生產關係的革命。他不只是一個純粹的炒幣者,他所有的交易都基於對未來的嚴謹判斷,他篤定所有的邏輯都能站得住腳。

投入即態度,小C現在至少還有一半身家,以及一半多的時間精力花在區塊鏈領域。他希望未來工作生活都圍繞區塊鏈開展。而眼下最迫切的事情是先找到礦機,他要做些確定性較高的交易。

與在交易所的直接博弈不同,買礦機挖礦相當於是一級半市場交易。在二級市場賺到錢的玩家大多會分流部分資產進入挖礦領域。這個領域並不神秘,挖礦得幣主要基於原生設計的獎勵機制,這種收益相對可預期。

數字貨幣在二級市場的瘋狂上漲自然而然地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並派生出細分玩法,不只是炒幣者,交易所、礦場、礦機商,甚至電廠均是產業鏈中的利益共同體。

只要規模效應形成,當中的各個環節都有飯吃。當然,這種規模化需要全產業鏈參與者上下合力完成,市場好,才是大家好。

在聊到未來關注什麼品種時,小C說傳統幾大幣種,如比特幣、以太坊等已經沒有太大增長空間,主流幣將慢慢藍籌化,更多體現為儲值功能。他的重心在新幣上。具備以下特點的新幣會得到小C的重點關注:

團隊預留幣少,這可以平衡使用者與所有者;協議要偏底層通用,能解決區塊鏈使用中的痛點,如跨鏈訪問等;社群推進迅速。

未來已來。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激動人心的大場面將隨時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