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骤变!抗辽主帅郭威二次回师,汉室新君刘赟深陷罗网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125篇

续:《 》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12月16日,奉临朝听政的李太后之命,赶赴汴京继承后汉皇位的武宁军节度使刘赟一行抵达宋州(河南商丘)。

上月末,郭威率邺都北军回师兵谏,皇帝刘承祐遇弑身亡。刘赟的父亲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厉兵秣马,准备讨伐郭威。刘赟在武宁战区也暗暗戒备,计划同父亲东西呼应。不料,喜从天降,群臣共同推戴,太后亲口允准,刘赟得以入嗣大统。

10天之前,朝廷奉迎专使太师冯道等人前导,刘赟自驻地徐州起驾。一众下属争相扈从入京,刘赟权衡再三,只留下了右都押衙(节度使官署主任)巩廷美和都教练使(战区训练总监)杨温留守,其他僚佐均随驾西行。

风云骤变!抗辽主帅郭威二次回师,汉室新君刘赟深陷罗网

尽管刘赟为表谦逊,自称为“寡人”而不称“朕”,但所经州郡大小官员都已尊刘赟为“万岁”,沿途车马和警跸规格也比照帝王仪制。

一路风尘仆仆,攒行三百多里,人困马乏。眼见汴水在望,刘赟传令暂驻宋州府衙,稍事休整。另遣使者先行,将行止禀报太后。

李太后得知后,为示隆重,再委派左仆射(尚书省副长官,正任宰相)苏禹珪前往宋州接驾。

未曾想,三天之间,风云突变,苏禹珪没等来,却等到一彪不速之客。

12月21日清晨,近千铁骑呼啸而至,斩关直入,径自列阵于宋州府衙外。刘赟大惊,下令关闭府门并亲自登上眺楼问话。

一员大将越众而出,自称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近卫军骑兵总司令)郭崇威,奉枢密使王峻钧令,专程到此。他说:“北征士兵在澶州发生了小小变故,主帅郭威正在弹压。宰辅公卿担心您受到惊扰,特派微臣带兵保卫陛下!”

刘赟心中一凛。他登程之际便已闻报,契丹虏酋耶律兀欲两路入寇,镇州(河北正定)、邢州(河北邢台)飞檄告急。郭威领军北上御敌,12月1日出京,三天后即行抵滑州(河南滑县)。

因郭威屡次征伐得胜,而今军情孔急,正是倚重他的时候。逆旅之中,刘赟无暇深思,派遣心腹到滑州劳军,宣谕新君浩荡天恩,以消除郭威胸中块垒。距今已有半月之久,郭威大军竟然还滞留在一河之隔的澶州(河南濮阳),行进不过数十里?

刘赟召郭崇威进府面谈,郭崇威面露难色,不置可否。

风云骤变!抗辽主帅郭威二次回师,汉室新君刘赟深陷罗网

郭崇威哪里是来保卫刘赟的,他是来“截胡”的!

替郭威掌控汴京大局的王峻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近卫军总司令)王殷日前收到澶州密报,郭威即将二次回师,江山不日易主!

郭威命令他们尽一切努力阻止刘赟进京继承帝位,等尘埃落定,再听候发落。

郭崇威在邺都首倡兵谏,事后论功行赏,被提升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为郭威一方信任;目前刘赟卫队的首领张令超又是郭崇威的老部下,因此他才被委以重任。

刘赟请郭崇威进府,他担心孤身遇险,若公然反目,又没有上峰明确指令,一时僵在当场。

太师冯道不明内情,从府中出来询问详情。郭崇威巧言伪饰,冯道不虞有他,和他携手入府,一同向刘赟温言解释。

盘桓半晌,郭崇威辞出。武宁军节度判官(武宁战区秘书长)董裔悄声对刘赟说:“陛下,郭崇威的举止言行有异,居心叵测。我也听到外间传闻,郭威有不臣异动。您如果按原定计划继续前行,恐怕大祸临头。请您立即宣召张令超前来,让他趁夜率兵劫持郭崇威,夺取那批骑兵的指挥权。然后,我们打开宋州府库,倾尽金帛粮食招募士兵,静观其变。纵然有缓急之忧,我们还可以绕过汴京,西去太原投奔老大人。郭威之辈能奈我何?!”

风云骤变!抗辽主帅郭威二次回师,汉室新君刘赟深陷罗网

刘赟听罢,尚在犹豫,郭崇威已秘密联络到张令超,张令超当即宣誓效忠,服从郭崇威的指挥。当晚,宋州府衙被围,刘赟等人深陷罗网!(待续)

参考书目: 欧阳修《新五代史》 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 陶岳《五代史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