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期成語故事——聞所不聞 爲法自弊 文通殘錦

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打磨,變得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瞭解歷史、通達事理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每天更新三個成語故事,下面一起來學習吧!

129期成語故事——聞所不聞 為法自弊 文通殘錦


聞所不聞

wén suǒ bù wén

【成語故事】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派幕僚陸賈去賜給尉他南越王印授。尉他雖是中原人,久居南越稱王,不願幫助中原人誅暴除逆。陸賈勸慰他早日歸順漢王,說中國人多地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政令統一。尉他聽到這些聞所未聞的事後就歸順。

【典故】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釋義】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道理、內容等

【近義詞】聞所未聞

【相反詞】習以為常


129期成語故事——聞所不聞 為法自弊 文通殘錦

為法自弊

wéi fǎ zì bì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進行一系列政治和經濟制度改革,太子駟觸犯新法被商鞅定罪。秦國逐漸富強起來。後來太子駟成為秦惠文王,他公報私仇要治商鞅罪過。商鞅出逃,沒人敢收留,沒想到商鞅作法自斃,被秦王所殺。

【典故】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釋義】作定自弊。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作法自斃

【近義詞】作法自斃

【反義詞】嫁禍於人


129期成語故事——聞所不聞 為法自弊 文通殘錦

文通殘錦

wén tōng cán jǐn

【成語故事】南朝時期,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很有才華,晚年他夢見晉人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協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從此以後,江淹的文才就大不如以前了。

【典故】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 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

【釋義】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

【用法】作賓語、定語;多用於比喻句

【近義詞】江郎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