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做互聯網的人裡面,劉強東算是個異類。


別人都說,互聯網的風口可以吹起一頭豬;

劉強東卻說,你是頭豬,飛到天上去,是瘋狂了十幾秒,但摔下來死得更快。

別人說,我們都要把生意搬到在做線上做。

劉強東卻說,要在線下做出和順豐速運一樣強大的物流。

這個“異類”最近在牛津大學的一段演講刷爆了朋友圈。

當時牛津主辦方說,我們的學生們比較迷茫(原來牛津這所高等學府的學生們也會迷茫,看來我們這種普通人迷茫也不算太次)希望瞭解實現成功的一勞永逸的方法。

劉強東卻慷慨直言:

我永遠不知道怎麼去成功。但如果你真心想成功,不用恐懼、不用迷茫,你只需要每天能夠保持一直向前,一直向上,永不停止,那麼你的夢想終究能夠實現。

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是的,不知妻美的劉強東,現在還是“不知成功劉強東”。

一個江蘇農村走出來、學費靠村裡五毛一塊湊齊、76個雞蛋供給生活、兩次創業失敗,到現在的身價500多億美金的人,的確無法想象一開始就能把成功刻畫好在心裡。

他今天能走到500億美元市值,就是“草根逆襲”最大寫加粗的解釋。

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到底怎樣“腳踏實地地觸碰成功”呢,我幫你總結了劉強東的一些方法論,今天就深入地聊一聊。

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執行力是無往而不利的劍


劉強東曾經接受吳曉波的採訪提到:公司現在都完全授權了,我去美國,都是兄弟們自己處理,都不用打電話的。

可見,京東這個公司凝聚力是有多驚人。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著名的“24小時原則”:

所有管理者對於任何工作請示及需要批覆的郵件24小時內必須回覆。所有管理者必須保證電話24小時開機並接聽電話,保持溝通渠道的順暢。對於所有需求,除非特殊困難,所有員工需要在24個工作小時內解決。超過24小時不回郵件的高管,公司立刻開除。


看得我嚇了一身冷汗,因為我是一個看到領導發文件當沒看到、不@我就統統忽略、凡事喜歡拖到最後解決、deadline當天效率最高的重度拖延症患者。

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不知道什麼是成功的劉強東,卻知道24小時內必須復郵件。這就是對“腳踏實地”這四個字最好的詮釋。

另外一個互聯網巨頭扎克伯格也曾經說過,執行力才是成功的保障。

據說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之後,心血來潮,怒敲代碼。

當天晚上8:13回到宿舍,晚上10:17開始動手做FaceMash,凌晨2:08同學薩瓦林回來提供了算法公式。

他只花了6個小時,便完成了產品的設計、開發、上線... ...

講真,這世界誰都在比速度。

只有強執行力的人才會有主動權,讓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內,否則你就永遠處在被動之中。

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2003年到2007年,劉強東住了4年的辦公室。從客服到售後,都是他一個人來做。直到現在,他依然每天都是工作至少16個小時,無論前一天晚上發生了什麼,2點還是3點睡覺,第二天雷打不動8:30坐在會議室陪著高管開會吃早餐。

劉墉就曾經寫過一段話:

所幸,世界上有“逼”這一件事,我們才能超越自己,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對自己狠一點的人,往往都能逆風翻盤。

最近,西南石油大學曾經的學渣何穎上了熱搜。他最豪邁的一句話是:“我離北大隻有1.08”。

過往他逃課、泡妞、不考試、每天打10小時遊戲。

妥妥的學渣。大二結束,掛科8門,平均學分績點只有1.08。

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有一晚,他拿著4000塊工資的哥哥凌晨4點才加班完回家,嘆息著說:最後悔是本科沒有好好學習。

一句話,驚醒了還趴在電腦前打遊戲的他,就在那一晚,他決定改變。

破釜沉舟,需要的不是勇氣,是對自己狠到極致的決心。

從此,他把手機和電腦上的遊戲全部卸載,每天學習時長11小時,研究生備考期間用掉的草稿紙累計近八千張。最終,成為非985、211裡面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研究生。

我翻了一下微博評論,最戳心的一句是:本年度最強勵志雞湯,只證明了沒有學渣,只有佯裝的學渣。

是啊,有一句話不是很流行嗎:你不是平庸,你是甘於平庸。

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堅持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眾所周知,京東做物流,做重供應鏈,這事兒是從來沒人敢大規模做的。

馬雲,沒有一件貨,做成了阿里;

程維,沒有一輛車,做成了滴滴。

但是京東偏偏要做自己的貨,要買自己的車,要僱自己的人去送貨。

這似乎真的不是順勢而為的事情——重資產、燒錢、沒利潤。

但是劉強東對順勢而為的概念是:機會。“四通一達”的快遞公司,沒有一個體驗特別好的。那就是機會!

其他人燒錢是為了招攬用戶,他燒錢,只為了做一件事:做倉庫。

所有的倉庫最後既成了資產,也成了京東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這年頭是做差異化的時代。

阿里巴巴花40萬招聘的清華學霸老奶奶李路,學網購的時候也被身邊的人質疑:你為啥學這個,讓子女代勞就好了啊。

她卻偏偏做別人不做的事情。不但學網購,還做社群,還會用photoshop。

劉強東剛開始讓京東銷售大家電,沒有一個投資人支持。有蘇寧、國美兩巨頭,京東大家電毫無生存之地。

但是他堅持要做,因為蘇寧、國美的財報告訴他:兩家的成本太高了。有,且只有網購能夠抓住這個改變成本的機會。

這世界就是很多被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然而這世界也有兩個字叫做“奇蹟”。

剛剛過去的618,京東的家電銷售,8分鐘破了20億。

劉強東再次刷爆朋友圈:成功就是先給我24小時內回郵件!

曾經有一個記者問劉強東:你覺得京東最大的壁壘是什麼?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

用戶體驗。全球最好的用戶體驗。一家公司能不能成功,關鍵是能不能創造“獨有的東西”。


我不能同意更多。

其實他很清楚“成功”是什麼。本質上,那就是前瞻、偏執、以及瘋狂地執行。

和你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