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最近宫斗剧看多了,知道乾隆爷的身边有位叫富察·容音的女人,这富察·容音可来头不小,满洲镶黄旗出身,祖辈都是朝廷重臣,在如此名门世家的基础上,自然力压群芳,才情也自然出众。通过选秀她被雍正看中,并将她赐给了皇四子弘历。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婚后两人琴瑟和谐,无比恩爱,乾隆继位后,便封她为皇后,即使后宫不断涌入新的年轻的面孔,乾隆也只爱富察皇后一个人。

乾隆爷25岁登基,他在位60年,政局稳定、国泰民安。享年88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者。如果说乾隆爷的前半生是富察皇后的功劳(遇见了爱情,心情美丽),那么后半生可就要归功于他的富“茶”人生了!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乾隆爷治国有方,养生也得法,他一生以茶为伴,到了晚年,更是嗜茶如命。他在御花园里辟有一间茶室,四壁书画,陈列精致,环境幽雅,乾隆每天到茶室品茶,修身养性。因此,常年饮茶也许是他从政几十年,仍然身心健康的秘诀。

乾隆爷和福鼎的渊源


公元1739 年,是乾隆爷即位大清君主的第四年,也是福鼎的诞生年,那一年位于中国南方福建东部,由霞浦县划出劝儒乡的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单置为福鼎县。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一开始的福鼎不起眼,也不发达,但好在清代中国几乎是个农业国,皇帝要安定社会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民间的自发生产。这种由皇帝牵头、举国推行的“垦荒”让当时经济还十分欠发达的福鼎,掀起了围垦造田的高潮。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乾隆6次下江南,到过不少著名的茶产地,品尝过杭州的龙井茶、岳阳的君山银针、崇安的大红袍和安溪的铁观音。可是直到乾隆60年(1796年),中国著名茶学家张堂恒才在《中国制茶工艺》中记载到:“乾隆六十年(1796年)福鼎茶农采摘普通茶树品种的芽毫制造银针”,而乾隆爷最后一次下江南的时间是在乾隆49年(公元1784年)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对于写过不少茶诗和文章,对品茶和品泉都十分精通的乾隆爷来说,不能亲自前往著名的白茶产地——福鼎,也许是他的一个遗憾了吧。当时的乾隆爷也万万想不到那小小的福鼎在200年后会发展成这般辉煌模样!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白茶是茶更是药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璀璨明珠,茶中的特殊珍品,因其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故称为“白茶”。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现如今,白茶已经从默默无闻的出口茶,到风靡大江南北的热销茶,其中属优质的福鼎白茶最为稀有。

白茶自身含有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有美容抗衰老和预防皮肤老化、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记忆力、平衡血糖、调节血脂、清热、明目、护肝等多重功效。

一年为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


“一年为茶”说的是当年新白茶,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刚制作出来的头年白茶,接近绿茶的口感,茶性比较寒凉,香气清新鲜纯,有类似豆浆的香味,汤色浅黄明亮,汤感爽口清锐,如清泉甘露,滋味相对平淡些。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三年为药”指的是储藏得当的白茶,在两三年的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已在发生变化,青气褪去,汤色加深,由浅黄变到杏黄或更深黄,会出现“荷叶香”,香气已渐趋醇和;这个时候的白茶,亦茶亦药,品藏皆宜。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七年为宝”指的是,白茶存放至五六年、六七年,就已算是老白茶了。这个时候的白茶,香气有清甜花香,细嗅下陈香出现,并且伴随着储藏时间的推移,会呈现出枣香,乃至发展成为一种舒适的“药香”,入口也更加顺滑,甜度、粘稠度也会逐渐增加,真是回味无穷。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喜欢福鼎白茶,却不知如何挑选?


近几年福鼎白茶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佳品,风靡的背后,自然是鱼龙混杂,所以在购买白茶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想买到正宗的福鼎白茶,还得找靠谱信任的卖家。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一间茶室,四壁书画,陈列精致,环境幽雅,每天到茶室品茗,修身养性与“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爷可谓完全合拍。


揭秘|乾隆爷的富“茶”人生


小浦小科普

安吉白茶名字叫白茶,其实是绿茶哦!肠胃不太好的小伙伴,可不能喝绿茶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