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再出發|供應鏈能力提升助力產業未來

40年·再出发|供应链能力提升助力产业未来

文:高莘

40年·再出发|供应链能力提升助力产业未来

訪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魏嵐德

“在過去15年中,華晨寶馬在本土化發展上,最為成功的就是打造了瀋陽生產基地,另外就是實現了關鍵零部件的本土化供應。”9月7日,魏嵐德在華晨寶馬位於北京的辦公室對媒體說道。10月10日,華晨寶馬將迎來成立15週年的慶祝日。在此之前,華晨寶馬與媒體一同走進具有代表性的供應商進行了深入探訪。而對魏嵐德的採訪,則是為此行做出一個總結。因為他本人曾經負責過採購工作,並深入參與過寶馬與中國本土供應商的合作。

40年·再出发|供应链能力提升助力产业未来

75%的整車價值都是由供應商創造

截至目前,華晨寶馬在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共359家,每年整體的零部件採購量價值近300億人民幣。其中,位於遼寧的供應商有84家,佔中國本土採購金額的45%。記者這次探訪的供應商分別是位於瀋陽的德科斯米爾中國、瀋陽名華模塑、瀋陽金盃安道拓,以及位於福建寧德市的寧德時代。他們中有外資獨資企業、中外合資的供應商,也有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而共同點是,在與華晨寶馬合作的多年間,他們在產品質量、生產品質、生產效率以及全球化發展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40年·再出发|供应链能力提升助力产业未来

瀋陽名華模塑隸屬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是華晨寶馬在瀋陽第一家純粹的本土供應商。江南模塑科技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曹克波用六個字形容與華晨寶馬的合作,“天幫忙,人努力”。他認為,華晨寶馬在與供應商的合作中,具有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他們與本土經濟發展進行融合,對品質有高標準要求,並拉動整個價值鏈水平的提升。”在北京,當談到華晨寶馬對供應商的認識時,魏嵐德說,無論是產品,還是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供應商都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華晨寶馬生產的整車產品,其價值有75%都是由供應商創造。”他說,“關鍵的技術、重要的創新以及高質量的產品都離不開我們的供應商夥伴。”魏嵐德表示,華晨寶馬過去15年取得的成績,不僅是自身1.7萬名員工創造的。一家整車企業背後的整條供應鏈中的供應商,都擁有大量的工人、工程師和研發人員。所以,從這個方面也可以看出,“每款新的車型,其實都代表著整個行業新的技術和創新”。

供應商向全球化發展

現在,瀋陽名華模塑已經跟隨寶馬,並依照自身的發展需求在美國和墨西哥建廠,作為BMW的研發合作伙伴,瀋陽名華模塑的研發實力也迅速提升,為其走出國門奠定了基礎。他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豪華車業界最佳外飾系統供應商。德科斯米爾是德國獨資企業,主要業務是研發並生產汽車線束系統、內飾產品和電子元件。2003年,他們隨寶馬投資中國,現在已經在瀋陽、本溪、廊坊、鞍山設有工廠。值得注意的是,德科斯米爾還在蘇州設立了採購中心,將在中國生產的零部件出口北美、印度、馬來西亞等地區和國家。

40年·再出发|供应链能力提升助力产业未来

最具故事色彩的是寧德時代,7年前,華晨寶馬著手在中國建立電動車產業鏈,在本土篩選動力電池供應商,選中了在消費類電池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寧德時代。寶馬憑藉30多年在電動汽車和電池技術上的積累,組建專家團隊,與寧德時代建立聯合開發團隊,共同研究動力電池生產標準,建立工藝流程。時至今日,寧德時代已經為30萬輛汽車提供電池或者電芯,2017年鋰電池出貨量達11.84GWh。

2014年,寧德時代在慕尼黑成立分公司,後來又設立研發中心。今年7月,寶馬與寧德時代簽署長期戰略協議。寶馬將助力寧德時代在德國愛爾福特建世界領先的電芯製造工廠。作為最早接觸寧德時代的寶馬人之一,魏嵐德說,寧德時代發展壯大後,的確擁有了更多的客戶。“但是華晨寶馬最關心的不是有沒有足夠的電芯供應,而是,寧德時代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在電芯創新方面掌握的先進技術,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來第一時間獲得。”

創新基於洞察,未來會更成功

華晨寶馬會在六個方面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分別是:質量和零缺陷理念、次級供應商管理、可持續發展、柔性生產系統、社會責任和成本效率。魏嵐德說,世界不是理想化的,如果他們找到一家供應商,某個方面沒有達到預期,但是又是值得長期合作的,華晨寶馬就會調動內部相關專家資源,去幫供應商把這個短板補上。

40年·再出发|供应链能力提升助力产业未来

瀋陽金盃安道拓總經理趙向東舉了一個例子,作為座椅供應商,他們自身就有200多家供應商,這些下游供應商也要符合寶馬的標準。因此,寶馬的專家團隊就將成熟的體系管理經驗分享給他們,幫助這家企業建立包括供應商前期開發、能力測評、績效評估以及質量問題整改的體系。在瀋陽名華模塑,記者看到,就連生產車間內採用的管理語言,很多都與華晨寶馬的車間一致。

曹克波說,未來的競爭是價值鏈的競爭。“隨著汽車技術變革的到來,汽車外飾系統的整條供應鏈都要滿足輕量化的發展需求,需要具有模具開發能力和快速響應能力。”在瀋陽金盃安道拓,為了實現華晨寶馬對全新一代BMW 5系Li的座椅能夠進一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舒適的要求,他們對幾十處工程工藝進行修改,除了坐墊與靠背加厚之外,也增加了肩部調節和後排角度調節的功能。

魏嵐德認為,企業需要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這是成功的關鍵。“創新是一種核心能力,是在客戶未清晰真實需求時,提出解決方案。”他表示,如果能夠深入洞察客戶的深層次需求,做出相應技術創新,進而轉化為產品和服務,對中國的供應商來說,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