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和夏娃與約會軟體Tinder有什麼關係

愛這個主題一直在為藝術家提供靈感,沒有上千年也有幾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交友軟件來尋找愛,當代藝術家開始研究網上約會的體驗。

在德國不萊梅美術館(Kunsthalle Bremen),一個有趣的新展覽"愛情是什麼?"展出了古往今來用藝術來表現愛和愛情關係的各種方式,從古典理想時期一直到計算機時代。這個展覽與此同五個不同的展區:戀人原型、真正的愛侶、自愛、美還有情色。它顯示出,儘管對愛的描繪和期待可能已經改變,但古代與現代對愛的體驗仍然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第一對戀人當屬亞當和夏娃,歷史上一直有許多最偉大的藝術家以此為題進行創作,通常用來展現肉體享樂的危險和人性的罪惡。然而在館長米克林(Jasmin Mickein)看來,如果作品中夏娃正受到蛇的引誘(譬如比利時畫家伊森布蘭特(Adriaen Isenbrant)1520年所繪),那麼她也為今後的各種戀人關係提供了範例,真是這樣。

米克林說:"他倆都在天堂中生活,彼此迷戀,然後意識到對方並非完美,就產生了危機。"不過好在,如今任何問題的後果都不會像摘下那顆蘋果那麼誇張。

亞當和夏娃與約會軟件Tinder有什麼關係

米克林還認為,網上約會與丘比特(Cupid)和普賽克(Psyche)的故事也有相似點,這是另一對為幾代藝術家提供靈感的戀人。丘比特把普賽克藏起來,只在晚上來找她。"最後她發現'天啊,睡在我身邊的是小愛神',就好似網上約會時的捉迷藏,人們害怕暴露真實的自己。"米克林說,戀人們展現真實自己的那一刻才是"關係的開始"。

真正的愛侶和"浪漫"愛情的觀點密切相關,180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在那以前,親屬關係或是經濟與政治的需求往往比愛情更重要,如果夫婦請人作畫,一般是社會或政治聯姻的標誌。1806年德米亞尼創作的全家福很妙,展現出因愛結婚的自由新風。

血與肉

縱觀藝術的發展,愛的情色一面始終是靈感的豐富源泉。儘管藝術家不能總是表現得太明顯,但在庫溫伯格(Christiaen van Couwenbergh)1632年的作品《情人》中,擁有傲人深溝的女性用手指向床,很明確地表示了她對身邊年輕男子的意圖。

但到了19世紀末,藝術家們可以更加自由地向傳統挑戰。在挪威畫家蒙克(Munch)1895年的作品《吻》中,愛侶赤身裸體,似乎在永無休止的擁抱中彼此交融。

印度藝術家哈利庫瑪(Indu Harikumar)為她的作品《Tinder的印度故事100則》創作插畫時,《吻》也為她提供了靈感。哈利庫瑪請人們將使用Tinder的體驗發給她,她將故事整理出版,還以此為靈感配了插畫。《閃配》(Instant Connection)一則講的是雙方在網上認識,在現實中初次見面沒5分鐘就上了床,而且還發展出了持久的愛。

但是說到愛和慾望的描繪,當然還是丘比特的母親,愛神維納斯才是藝術家的終極繆斯,儘管她自己的愛情生活一點也不完美。

"火神伏爾甘(Vulcan)娶了女神維納斯,但丘比特不是他們的孩子,而是維納斯與戰神馬爾斯(Mars)偷情後生下的,"米克林解釋道:"愛不簡單也不明瞭,愛很複雜。"不論有沒有互聯網,這點永遠不會改變。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永遠也找不到愛最完美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