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危機感,是管理者的最大危機

在企業管理中,危機意識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

尤其是對於一切正順風順水的公司來說,如果不持有危機意識,認為高枕無憂,那麼公司可能轉瞬就會瀕臨破產。

實際上,在進行經營和管理時需要的是危機感,而不是不安的情緒。

危機感對應的是採取行動,而不是蒼白無力的焦慮。

管理者必須做到自問自答,在客觀評價的同時,持續不斷地努力,在應對變化的過程中取得成果。以下,Enjoy:

01 不要認為自己做得很好

所謂自問自答就是圍繞過去所做的事情、市場以及將來想做的事情等向自己提問。

比如問自己“真是這樣嗎?”“我真的做得很好嗎?”等問題,並就這些問題進行認真思考。

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能夠使我們發現很多問題,比如:

● 自己現在所做的事與過去相比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突破,只不過是在原地轉圈而已;

● 自己只看到了事物的一個方面;

● 自己過於拘泥於細枝末節,卻沒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更重要更本質的問題上……

如果未能發現這些問題,就有可能是我們的內心被自滿心理佔據了。

以“自己做得很好”這樣的心理來看待事物,是不會發現任何問題的。

對於經營者來說,最忌諱的就是抱有“自己做得很好”這樣的心理。

為什麼我要這麼苦口婆心地來跟大家說這些呢?

因為有很多人表面上雖然裝得很謙虛,但內心卻總是認為自己做得很好。

這類人不僅我們公司有,在社會上也普遍存在。

“公司制定的目標很高。因此能做到80%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而我已經達到了90%。所以我算做得相當不錯了。”

一個經營者如果產生了上述想法,或是認為“我已經超越了自己制定的標準,從自己的情況來看我已經做得很好了”,那麼經營就會很快走入下坡路,並終將以失敗告終。

02 經營者必須時刻帶著危機感來經營

經營者在進行經營時需要的是危機感,而不是不安的情緒。

這裡我想和大家談談危機感。

沒經營過公司的人對經營有一種誤解,認為沒有危機感、一帆風順的狀態是“正常的經營”。

但是,現實卻完全相反。如果因為眼前一切順風順水就高枕無憂地進行經營,那麼公司轉瞬就會瀕臨破產。

我再重複強調一遍,市場是殘酷無情的。

因此,我們必須時刻帶著危機感來經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行走在懸崖的邊緣上,稍有不慎就會一頭跌入深淵,這樣的經營才是“正常的經營”。

所謂“抱持危機感”,是指在客觀評價自己的狀態和成績的同時,持續不懈地努力,永不自滿。

具體地說,就是經常問自己一些問題來警醒自己,比如:

● “我是不是錯了?”

● “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是不是輸了?”

● “照此下去,我是否很難在將來完成自我實現?”

● “雖然現在情況不錯,但如果我們不思進取,公司是否會面臨破產?”等。

而且,如果產生了這樣的危機感,為了不讓危機感變成現實,你就會迫使自己發現具體問題,並採取具體行動來解決。

03 站在顧客的立場,以最挑剔的眼光來審視自己

自問自答的訣竅就是“站在顧客的立場,以最挑剔的眼光來審視自己”。

如果你是在店鋪裡工作,就應該每天都用這種眼光來審視自己的店鋪;

除店鋪之外,其他部門的員工也同樣應該站在顧客的立場以最挑剔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公司、部門以及服務等。

不僅如此,我們還必須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對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世界通行的標準進行審視。這是獲得成功所不可或缺的條件。

經營者必須是能夠在應對變化的過程中取得成果的人,因此,如果缺少了這個自問自答的過程,經營者是絕對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我還沒聽說過有哪個經營者或是哪家公司是不經過自問自答就能夠長久取得成功的。

經營者必須以超出自己想象的嚴格標準來要求自己,必須使之成為自己的習慣。

04 進行自問自答的人,才能產生好的創意

這一點與自問自答有關,而且非常重要。因此,最後我才想再多說幾句。

是不是隻有天才才會擁有“良好的直覺”“出色的創意”以及“嶄新的想法”?如果不是天才是否這一切都將與他無緣?

我並不這樣認為。

據我所知,能夠做到這些的人都是些平時就喜歡進行自問自答的人。

人們往往認為出色的直覺和創意是在頭撞到門上的那一瞬間閃現在腦海中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直覺和創意湧現之前需要經歷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也就是說,在此之前需要對許多事情進行思考,與許多人交流,反覆摸索實踐,並認真地進行自問自答。

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擁有良好直覺、出色創意的人都經歷過這個過程。

通過自問自答,對很多想法進行提煉並作為自己的財富儲存起來。

正因為有了這個過程,在接觸到某種信息時,之前的積累才會開花結果,以直覺和創意的形式顯現出來。

在別人看來,直覺和創意的出現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看上去像是當時的靈光一閃,而實際上,如果不經歷自問自答這一認真積累的過程,“靈光一閃”是不可能發生的。

愛迪生有一句名言: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只有歷盡艱辛,勤于思考的人,靈感才會造訪他,並最終產生出色的創意。

作為經營者,有時需要引導啟發員工的創意,有時需要自己尋找突破口。

要想具備這樣的能力,經營者就必須養成自問自答的習慣。

05 勇於嘗試,敢於失敗

追求穩定的公司是不可能獲得穩步發展的。

危機意識就是要反對一成不變,就是要對從未經歷過的新事物發起挑戰。

人在挑戰新事物時,往往會感到不安。甚至產生這樣的擔心:

“我真的做得好嗎?”“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這就是“追求穩定”的經營。

這種追求穩定的想法聽起來似乎不錯,但是卻會導致經營的失敗。

由於已經習慣了“適度為美”“中庸為佳”這樣的美學思想,加之“穩定”一詞又與這種美學十分契合,因此很難抗拒對它的嚮往。

一聽到這個詞,人們首先就會想:“是啊。不管任何事情,穩定都是最好的。”

反之,一聽到“追求創新”這個詞,人們首先就會浮現出“不靠譜”“令人擔憂”,或是“這麼做很快就會失敗,很快就會破產”等想法。

但是,這些想法都脫離了事物的本質。

事物的本質就是“從一開始就嚮往穩定的公司是不可能獲得穩步發展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很簡單。

因為顧客是很挑剔的。沒有哪個顧客願意把錢花在一成不變的商品上、形式化的店鋪中。

此外,由於競爭的存在,各家公司都爭相想出各種方式來吸引顧客。

社會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變化著,人們的需求也同樣瞬息萬變。

倘若顧客、競爭方式、社會都是靜止不變的,那麼追求穩定或許可行。但是那樣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現實情況是,只有經營者能夠不被這些變化打敗,進而將這些變化轉換為商機並巧妙經營,我們才不致被顧客拋棄,否則公司也將難逃消亡的命運。

不懂經營的人,經常諷刺敢於大膽接受挑戰的公司“不正視現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實追求穩定才更加“不正視現實”。

“不想將公司置於危險境地”的想法,反倒“更有可能將公司置於危險境地”。

不畏風險地去挑戰應該挑戰的事。在必須投身其中時,就要大膽果斷地參與。

如果經營者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就不可能創造顧客,也無法讓公司存活下去。

關於作者:柳井正,優衣庫創始人,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董事長、總裁兼CEO。

本文摘編自《經營者養成筆記》,華章管理(ID:hzbook_gl)首發。
毫無危機感,是管理者的最大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