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落陽村:巧借「春節老人」 打造旅遊名村

●楊膳寧 王波

  閬中市橋樓鄉落陽村,作為“春節老人”落下閎的出生地和隱居地而聞名。該村位於閬中市西北角,地貌地形獨特,古天文資源甚是豐富,春節文藝活動傳承久遠,享有四川省傳統村落殊榮,是閬中市極為珍貴的人文寶藏。

  如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落陽村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契機?帶著疑問,日前,筆者專程到該村進行了探訪。

閬中落陽村:巧借“春節老人” 打造旅遊名村

圖片落陽村裡的落陽山 任冠金 攝

1 蜀道節點 曾為古天文研究中心

  在落陽村的落下閎廣場上,“古天文學家落下閎的雕像高高矗立。落下閎手拿窺管,仰望天空,神態莊嚴,似在探究宇宙的無窮奧秘,探究天地人一體的精髓。為紀念落下閎這位科學巨人,自2017年起,每年大年初一祭拜盛會如期在這裡舉行。

  落陽村因曠古絕今的奇才落下閎而聞名。據《橋樓鄉志》載:“落下閎從小聰明伶俐,常到屋後的高陽山看日出日落,用竹竿測日影,晚上看星星,用銅壺制漏儀,勤奮好學”。“高陽山所屬的落陽山脈,周圍地勢高低錯落,非常開闊,站在山頂上,可最早見到日出,過正午不陰,又最晚日落,是朝觀旭日、夜望星空的絕佳之地。山上現存觀星臺及大量觀星遺蹟。”據閬中市落下閎文化研究會終身研究員賈信太介紹,相傳漢武帝元封年間,落下閎被徵召入京,研製曆法。經過多年曆算測驗,落下閎終於編制出了新曆。經過官家和民間數十位天文曆法專家評定,認為落下閎所制新曆最為科學合理,終被漢武帝採用,於公元前104年頒行天下。新曆被稱為《太初曆》,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部完整的歷法。為表彰落下閎的功績,漢武帝特授他以侍中之職位,落下閎卻辭官不受,歸隱落陽村,並長期在此觀測天象,研究天文。當地眾多的古廟、古碑等古天文遺存,或許正是當年落下閎在這裡從事天文研究活動的見證。

  “一位草根科學家憑藉對科學的孜孜不斷追求,完成了太初曆的創建,實屬不易。”賈信太介紹,後來當地人為紀念落下閎,在落陽村落埡樑上建起一座廟宇,名曰落埡廟。廟宇內設“長公殿”,殿前兩旁先後建房數十間,形成場鎮,名曰落埡場。每逢趕集日,劍閣、南部、蒼溪三縣邊境數千人集聚於此。據記載,落埡場是閬中市思依片區境內最古老的場鎮。

  緊鄰長公殿,一株千年古柏枝繁葉茂,傲然屹立,在藍天映襯下,更顯勃勃生機。沿古柏下行至炭口河,共計365級石梯。雖然石梯上如今爬滿苔蘚,並隱匿於崇山峻林之中,但從史料及當地老者的講述中,依然能夠找尋到其昔日的榮光。

  據史料記載,明正德年間,當時的劍州(今劍閣)知府李壁為了方便閬中、劍閣之間通郵通商的交通往來便利,修建了從劍閣到閬中的驛道,亦稱閬劍驛道。該道從劍閣縣城普安至龍源、白龍溝、金仙罐兒鋪到閬中、劍閣分界的厚子鋪與三國蜀道共道,到了厚子鋪後下到橋樓河再上落陽山,過杜家埡,到今橋樓七村瓦窯旮下面的沙嘴上,進入蒼溪八廟鄉邊緣一段,然後進入埡口的園寶山下,嘉陵江上的澗溪口到達閬中保寧。

  “落埡廟便是閬劍驛道的必經之處。這條驛道,自古以來就是閬中至劍閣的捷徑。”賈信太介紹,作為閬劍驛道的一個重要節點,歷史上的落陽村在民間商業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加之落下閎名滿天下,落陽村豐富的古天文資源,不斷引起各地天文學者的重視,他們絡繹不絕來此進行天文考古研究,一時間,落陽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古天文研究中心。

閬中落陽村:巧借“春節老人” 打造旅遊名村網絡圖片

2 產業調整 傳統村落迎來蝶變

  9月27日,秋雨霏霏,雨中的落陽山巍峨挺拔,緩緩延伸的山勢,宛如巨人的雙手環抱著身前寂靜的落陽村。

  “270多戶人家,近半數外出務工,務工收入早已成為村民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對於前些年村裡的實際情況,花甲之齡的村黨支部書記王本華可謂既欣喜又擔憂。喜的是靠著務工掙得的收入,村民們紛紛蓋起了小洋樓,坐上了小汽車,村裡的基礎設施條件均有了大幅改善。憂的是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土地撂荒嚴重。

  好在王本華擔憂的事情並沒有持續多久。2014年,隨著脫貧攻堅政策的深入實施,橋樓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為落陽村制定了產業結構調整政策,讓許多村民在家也能有不錯的經濟收入。同樣花甲之年的村民王玉強便是其中的代表。

  2017年,由大北農公司在村裡投資興建的母豬繁育基地正式建成,王玉強也實現了由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的轉變。靠著在基地務工以及土地流轉收入,他當年收入達2萬餘元。

  和王玉強一樣,村裡將土地流轉給大北農公司的村民還有很多。數據顯示,僅該村2組便戶均流轉土地超過6畝,每戶每年土地流轉獲得收入為2400元,而全村每年土地流轉收入高達14萬元,僅此一項,全村村民人均增收200餘元。

  除土地流轉和務工掙得收入外,村裡還建起了中藥材產業園,在致富帶頭人的帶領下,一些村民主動調整傳統的種植養殖產業結構,種上了芍藥等中藥材,均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如今,隨著落下閎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的實施,以落下閎為名片的橋樓鄉、落陽村名氣迅速提升,前往村裡觀光旅遊的遊客漸漸多了起來。

  村裡發生的變化,一些在外務工的村民看在眼裡,於是有人回鄉開辦起了農家樂,搞起了旅遊接待。“有了落下閎這塊金字招牌,我相信今後來我們這裡旅遊的人會越來越多,市場前景也會越來越好。”展望未來,王本華信心滿懷。

閬中落陽村:巧借“春節老人” 打造旅遊名村網絡圖片

3 打好“名人牌” 壯大鄉村旅遊產業

  歷史名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是非常寶貴的文化資源。去年,隨著四川省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的率先實施,落下閎作為唯一 一位天文學家成功入選四川首批歷史名人,閬中市委、市政府更加明確要充分挖掘歷史名人資源,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打好“歷史名人”牌?發掘尚未開發的名人資源,並對已有的名人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與開發是落陽村面臨的首要難題。對此,閬中市制定了“結合歷史名人資源打造文化旅遊景區”的規劃。

  按照規劃,下一步,閬中市將打造以橋樓落陽村落陽山為中心的古天文文化公園,復建落下閎觀星臺、落下閎故居,修建落下閎紀念館、漢文化廣場、中國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館,保護、修繕、恢復古廟、古樹、古驛道等古文化遺存,擴大落下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遊客走進落陽村,瞭解歷史,體會文化。

  “落陽村所在的橋樓鄉毗鄰劍閣、南部、儀隴等地,各地歷史傳承、資源稟賦都不盡相同,抱團發展,對推動地方經濟和文化建設具有難以估量的作用。”賈信太認為,打造“閬中—橋樓—劍門—升鍾湖—朱德故里”古蜀道旅遊環線,將助推沿線各地經濟發展。

  如何進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推動旅遊與文化深度結合,從而把這些文化軟實力,變成村級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支撐點?王本華對此有自己的思考。他認為,歷史名人的招牌可以運用到方方面面,不僅可以開發文創產品,還可以與旅遊、科技以及農業等多種產業融合,打造文化大產業。

  目前,閬中市已對“落下閎故里”標識標牌進行註冊,其核定使用商品和服務項目涵蓋水果、蔬菜、商品包裝等。“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王本華堅信,不久的將來,以名人資源為依託的文化旅遊將成為落陽村旅遊業的重要支柱。(來源 南充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