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宁卸任了,他到底是救了奇瑞还是害了奇瑞?

​​奇瑞汽车的人曾说,2017年是公司深度变革的一年,2018年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陈安宁也曾豪言壮志:2018年,奇瑞将回归创业者的务实心态,放开手脚,打造释放用户体验的全新产品场景和战略布局。

然而,2018年尚未结束陈安宁就选择了离开。


陈安宁卸任了,他到底是救了奇瑞还是害了奇瑞?


9月30日下午,奇瑞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已同意陈安宁先生因家庭和个人原因提出的辞职申请。自2018年9月30日起陈安宁不再担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公司工作由董事长尹同跃全权负责。

奇瑞官方对外公布陈安宁离职原因的依然是几乎所有高管离职的一贯说辞(个人和家庭原因),但是真正原因当然不会如此简单。

奇瑞的下坡路由陈安宁开始

陈安宁曾经在福特汽车公司效力20余年,先后担任福特汽车全车业务总监和福特嘉年华全球项目总监;2009年底回国便加入了奇瑞,且在2010年8月被尹同跃委以重任,出任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兼工程研究总院院长,担负起了奇瑞研发体系变革的重任。

2010年以前的奇瑞还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汽车”、“ 中国对外出口最多的本土汽车”等多个中国第一傍身的行业佼佼者。然而,就在陈安宁入职奇瑞之初的2010年,奇瑞就被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一下甩出了几条街,之后的奇瑞就再也没有真正爬起来。

陈安宁卸任了,他到底是救了奇瑞还是害了奇瑞?


执念正面研发,输掉了自己,成就了别人

陈安宁入职后,一直致力于改革研发体系,主持奇瑞汽车研究院的工作,主导iAUTO技术平台的开发,推进V字形正向开发体系的形成。作为技术专家,陈安宁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尹同跃和陈安宁对于正向研发的坚持,从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奇瑞的颓废。奇瑞从2010年到2013年,基本未能推出一款新产品,依靠老产品硬抗了三年。在这三年,对于彼时的吉利、长城等各路车企突起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每年都有上百款新产品推出。再看奇瑞,三年没有根本性的新产品,只能靠产品不断降价来推动销量,这可是给奇瑞埋下的非常致命的祸根。奇瑞坚持的正向开发,在产品开发速度和市场匹配度方面,反而不如逆向开发的产品。中国企业拿到一款市场接受度很高的车型,换个车标马上大卖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奇瑞没有这样做,其结果便是市场对正向开发的产品的接受度反而不如其他品牌高。

当然,从根本上说,奇瑞的正向开发是值得中国车企学习的,是中国自主品牌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然而,对于企业而言,应该要在保证企业效益的同时进行技术的研发。如果一家车企在完全抛弃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埋头研发,那便是对自己企业的不负责任。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间接地放任了竞争对手的成长和对市场的抢占。吉利便是从那时起,借助收购沃尔沃的机会,不仅完成营收的腾飞,更是完成品牌升级的历史使命,这是吉利抓住机遇成为新的中国汽车第一自主品牌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而抛弃市场,错失良机的奇瑞却被市场遗忘在遥远的角落里,存在感日益减弱。

陈安宁卸任了,他到底是救了奇瑞还是害了奇瑞?


尹同跃与陈安宁志同道合 也难转奇瑞的颓势

虽然坊间有陈安宁与尹同跃争权之说,但是事实上不仅并非如此,还志同道合。除了尹同跃对陈安宁研发的大力支持,不断安排要职外,对于引进海外人才,二人也是不谋而合的。对于海外大牌企业的高端人才引进,奇瑞可谓是中国第一,就国家制定的“千人计划”专业人员就多达16人。当然这可能与陈安宁本人就是千人计划之一有很大关系。但是那些黄头发、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国人对于中国市场,特别是对新兴的中国主力消费人群的了解并不一定比中国人多,只会更少。所以,这些外援真正能起到的作用能有几分,市场自有定夺。

奇瑞的颓废当然不仅与上述相关,还与企业内部高层的频繁变动导致销售方面策略频繁变更有很大关系。不断地更换指挥官,必然会导致销售策略的不断更换,进而出现销售人员的不断更换。而这些指挥官的更替本质上就是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市场不等人,宝贵的时间都耗在这些与效益无关的事情上,自然无法顾及真正的市场需求。

今年前8个月,奇瑞共售出46万辆汽车,与去年相比,略有增长。2017年,奇瑞的目标销量定为“确保90万辆,力争100万辆”,但实际仅完成68万辆,其营业收入294.71亿元,同比下滑10.59%,营业利润为亏损3764万元,与巅峰时期反差巨大。

思来想去,唯有离开才是正解

作为技术出身的陈安宁,技术研发工作早已告一段落;作为管理者,除了曾促成了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引入了海外人才之外,其他也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目前,奇瑞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期,改革之后的奇瑞并不一定有陈安宁合适的位置。在奇瑞近十年也没能改变奇瑞的颓势,再待下去似乎也不会有很大突破,面对猎头抛来的橄榄枝,陈安宁思来想去还是心动了,留下尹同跃独自伤神。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卫士蓝高端猎头公众号(ID:wsl-headhunte)

陈安宁卸任了,他到底是救了奇瑞还是害了奇瑞?


|卫士蓝写在最后:

对于企业而言,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没有哪一家成功的企业不是每天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打江山靠战略战术,守江山一样要靠战略战术。顶层领导的战略一旦出现失误,对于企业便是毁灭性的。不知是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还是企业领导、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的精神力量不足,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也许与企业性质相关,也许与企业文化相关,更可能与企业领航人相关。吉利、长城等民营车企的崛起,所显示出的领导层对于市场的精准把握,这一点就证明了民企老板对企业的态度与国企任命的领导对企业的态度大相径庭。

对于高端人才而言,术业有专攻,各位人才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能力所在,做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过于拔高的工作对于自己和企业都没有益处。当然,这与企业的决策者对人才的识别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信赖就过高地委以要职,完全忽略高端人才能力的特质,这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人才的不负责任。希望陈安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清晰的认识到自身能力的特质,发挥自己技术方面的专长,继续为中国的车企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