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遭創投股東清倉,昔日「股王」吉比特難逃「茅台魔咒」?

10月10日晚間,吉比特公告顯示,公司股東北京和諧成長擬再度清倉。吉比特上市之初,股價一度超越貴州茅臺,成為滬深兩市“股王”。不過,隨即從高點墜落。一年半時間裡,較最高價已經下降了超過7成。


10月10日晚間,吉比特披露一則減持公告,上市公司第四大股東北京和諧成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擬清倉減持。截至公告前,北京和諧成長共持有吉比特507.96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7.07%。

10月11日,在美股暴跌影響下,A股也跌得頭破血流。在股東減持和大盤暴跌雙重打擊下,吉比特開盤便遭暴跌,上午收盤前便告跌停,收報102.15元,股價跌破百元大關只是一步之遙。

吉比特2017年1月4日上市,憑藉互聯網概念、次新股的優勢和靚麗的業績表現,一上市便走出11個一字漲停板。上市公司發行價54元,僅兩個月便衝上300元大關。2017年3月14日,吉比特股價一度達到376.00元,超越貴州茅臺成為A股新晉股王。

兩個多月時間裡,吉比特上漲了近6倍。因而在當時,部分投資者情緒極其樂觀,甚至認為吉比特股價將遠超貴州茅臺。不過,A股市場一直流傳了“茅臺魔咒”,即股價超越貴州茅臺的股票,後期走勢都不是很好,很多股票“非死即殘”。

吉比特的走勢似乎也證明了“茅臺魔咒”,股價短暫超越貴州茅臺後,上市公司便調頭向下。

截至10月11日收盤,吉比特後復權價為105.49元,較376元高點下降了71.94%。不過,目前股價仍高於上市公司發行價。

創投股東清倉

據悉,吉比特於2004年3月,由兩大創始人盧竑巖、蘇華舟各出50萬元現金成立。盧竑巖1977年出生,曾擔任中興通訊軟件工程師,而蘇華舟1981年出生,2001年從泉州衛校畢業後,從事銷售遊戲點卡和軟件的小生意。

兩人因為網絡遊戲相識,創業的方向也對準了網絡遊戲。兩人分工明確,盧竑巖負責遊戲研發,蘇華舟負責管理和銷售。2006年,吉比特正式推出頁遊產品《問道》,並藉此遊戲一炮而紅。該項遊戲上線不久,在線人數便突破10萬人,當年便收回了成本。

由於吉比特研發的第一款遊戲表現出色,立馬便引起了創投IDG資本的注意。2007年9月24日,IDG資本向吉比特注資,以263萬美元的價格,獲得了公司19.05%的股權。2009年3月,IDG資本再度向吉比特增資1000萬元。增資完成後,IDG資本持有吉比特股份合計23.43%。

事實上,此次清倉的北京和諧成長的股份,就是來源於IDG資本。2011年4月,IDG資本作價3億元出售了其持有的吉比特股份。根據上文計算,IDG資本成本約為3000萬元,這意味了IDG資本不到四年時間,便以10倍價格出售了手中的股份。

這次交易中,北京和諧成長以1.00億元的價格獲得了7.73%的吉比特股份。2018年1月14日,北京和諧成長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解禁不久,便發佈了清倉減持公告。彼時,北京和諧成長共持有579.74萬股,持股比例為8.08%。

7月16日,吉比特公告了北京和諧成長減持結果。6個月時間內,共減持了1%的上市公司股份,減持金額為9156.54萬元。也就是說,光此次減持,北京和諧成長就接近收回7年前投入的成本了。

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1月12日,北京和諧成長減持公告前,上市公司股價為217.06元。而截至10月11日收盤,上市公司股價僅為102.15元,不足第一次減持前股價的一半。或許,是持續下跌的股價,束縛了北京和諧成長減持的節奏。

照目前價格計算,北京和諧成長持有的507.96萬股,市值約為5.19億元。因此,進入吉比特7年後,該創投基金目前浮盈超過5億元。

難逃“茅臺魔咒”?

事實上,北京和諧成長再度拋出清倉減持計劃,或與遊戲行業面臨的“寒冬”有關。而創投股東持股成本低,一旦持續減持恐不利於上市公司股價穩定。或許,吉比特也難逃傳說中的“茅臺魔咒”。

吉比特主營為網絡遊戲的研發運營,主要產品包括《問道》、《問道手遊》等。最近,相關部門的對遊戲產業的調控,或將對其業績增長帶來影響。

2018年8月底,教育部等8部門發佈《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實施網絡遊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此外,近期也傳出相關部門暫停審批遊戲版號的消息。

或許是受到這些政策影響,今年以來國內遊戲產業一片萎靡。根據遊戲工委聯合伽馬數據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遊戲市場總體收入增速只有5.2%。這是自2008年以來,遊戲行業增速受此跌到個位數。

而國內遊戲板塊上市公司也紛紛大跌,以騰訊控股為例,從年初416.9港元下降至目前266.6港元,年內跌幅高達36.05%。此外,A股遊戲板塊龍頭三七互娛、巨人網絡的股價走勢也不好,這兩家上市公司股價較年初均接近腰斬。

據悉,吉比特主要依靠《問道》、《問道手遊》和《鬥仙》三款手遊。通常來說,一款遊戲都會有自身的生命週期,若上述三款遊戲中出現收入下滑,均會對上市公司業績帶來重大影響。目前,網絡遊戲國內環境較差,若海外市場也開拓不力,恐將影響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超越貴州茅臺成為A股股王后一年半時間了,吉比特便遭受業務與股價的雙重打擊,這不禁令人想起傳說中的“茅臺魔咒”。

2014年7月14日,飛天誠信超越貴州茅臺,成為滬深兩市“股王”。然而,目前股價僅為9.65元,按照復權價格計算,目前股價僅為最高點的17.68%。

當年氣吞山河的全通教育,最輝煌時股價超過457元,上漲近20倍。股災之後,一地雞毛,目前股價僅為5.81元,完全沒有當年“股王”的風采。

還有A股歷史上第一隻突破400元大關的安碩信息,2015年5月12日,安碩信息盤中一度突破474元。然而目前安碩信息股價僅為15.71元,總市值僅有21.59億元。

或許,“茅臺魔咒”的存在不是沒有道理。貴州茅臺各項財務指標均比較優良,成為檢驗價值與泡沫的標杆。一旦超越茅臺,便容易受到資本市場質疑。這些超越貴州茅臺的“股王”,很多都是靠資本連續炒作吹上來的,一旦失去了賺錢效應,股價就開始坍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