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可能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化油器”這個名稱了,但在20年前,幾乎所有的車輛可以正常噴油,發動機能正常工作,都離不開化油器。如今化油器僅僅在低價的摩托車上使用,汽車均使用電噴或直噴技術,並且化油器在2000年被國家規定停產。到底化油器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會被喊停?現在又用什麼來代替?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化油器的主要負責汽化汽油,讓汽油和空氣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混合氣進入氣缸燃燒,是發動機能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一個部件。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外界的空氣從空濾進入到化油器以後,阻風門控制進氣量,然後通過喉管將汽油從浮子室裡吸出,並將其霧化,然後進入到進氣道,再進入氣缸參與燃燒。這裡要一個基礎——節氣門,節氣門相當於人類的肺部,控制著進入人體的氣體數量。駕駛員腳踩的油門相當於踩的是節氣門,深踩油門就是增加節氣門開度,節氣門開度越大,空氣進入得越多,燃油也進入得越多,讓更多的混合氣進入氣缸燃燒。

車輛行駛中的工況是十分複雜的,起步,巡航,超車等發動機的工況都不一樣,化油器的混合氣濃度也不一樣,在正常工作狀態食,負荷較輕,混合氣可以稍稀;在中度負載的時候,混合氣由濃逐漸變稀;滿負載時,混合氣從稀變濃;以上的工況,單憑化油器是無法滿足,但加上一系列的混合氣補償裝置,並不能滿足汽車在各個工況下的混合氣需求。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電子燃油噴射的出現,解決了控制混合氣困難的缺點,電噴分為單點電噴和多點電噴兩種,單點電噴將噴油嘴設置在節氣門之前,即原來的化油器位置上,只能改善節氣門處的霧化及汽油的蒸發程度,並不能提高排放環保性,且與化油器一樣,不能實現所有工況下都保持理想的混合氣比例。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多點電噴安裝在進氣道,每個汽缸均有一個噴油嘴,燃油進入進氣歧管再與空氣混合,與化油器和單點電噴相比,多點電噴解決了相鄰氣缸進氣重疊式引起的配氣不均勻,功率低,油耗高等問題,並且多點電噴的車輛可以由電腦控制噴油的順序,空燃比控制得更加精確,並且通過監測正時對噴油量和時間進行控制,使得每一滴燃油都物盡其用。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歷史上真正將電子燃油噴射大規模量產的車輛是大眾Type 3 1600TL/E,電子系統會根據發動機轉速和進氣量計算燃油噴射量,雖然與現代的電噴系統結構上和技術上都有較大的出入,但這並不妨礙人類向更高新技術的追求。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隨著環保法規的日趨嚴格,多點電噴也不能滿足人們對於燃油精確控制的要求,缸內直噴隨之誕生。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缸內直噴是將噴油嘴直接安裝在氣缸內側,直接噴油到氣缸內,並且噴射的壓力更大,汽油霧化得更好,同時,精準地控制噴油量與空氣的混合也比電噴更加充分。缸內直噴由於成本問題,結構複雜,導致故障率增加的問題我們不能忽視。前段時間的某款發動機機油增多事件,也是缸內直噴的劣勢之一。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歷史上第一輛搭載直噴燃油系統的車輛是300SL,燃油注入有了從傳統的進氣道噴射到缸內噴射的進化,讓燃油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20年前每輛車必備,現在知道TA的都是老司機了?

總的來說,無論是化油器,電噴,缸內直噴,都是為了供油,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壓榨出每一滴燃油的作用的同時滿足環保法規,從化油器到電噴再到直噴,可以說是法規督促科技進步。我們在感嘆新技術帶來好處的同時,需要有審視的眼光,不要人云亦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