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爲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想必大家對猶太人都不是很陌生,今天就讓小編來跟你說說猶太宗教的歷史,為何被當作未來的猶太宗教和希伯來文化的希望之星?斯賓諾莎的徒勞努力斯賓諾莎被認為是哲學界的道德聖賢,是徹底的自然神論和倫理決定論的大師。同時,作為羅素所說的“生來的猶太人”,他可能是歷史上最獨特的猶太宗教思想家。他的特殊經歷和嚴密推論的哲學式神學理論,在猶太教歷史和以色列民族史上留下了別樣的痕跡。斯賓諾莎出生在從西班牙被迫遷居到荷蘭的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他的父兄都從事當時荷蘭十分重要的進出口貿易,收入頗豐。但天才的斯賓諾莎卻對商業活動沒有任何興趣與熱情。不過,因為他的神童氣質,從小便得到了家庭和猶太社區的喜愛與重視,被當作未來的猶太宗教和希伯來文化的希望之星。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他從7歲起就得到了很好的系統教育,正是精通拉丁文、荷蘭語和希伯來語的良好語言基礎,以及越來越強大的智慧頭腦,使他對從小熟讀的《希伯來聖經》與《塔木德》等猶太權威經典產生了許多非凡的想法。加之他所處時代的創造性學術風尚的滋養,英國的牛頓和培根,特別是從法國避難到荷蘭居住達20年之久的笛卡兒,他們那閃耀著人類理性光芒的鮮活思想,更是讓年輕的斯賓諾莎受益匪淺。他敏銳地看到了傳統的猶太宗教與歐洲當下的社會現實和時代風尚之間的巨大差距,思考著流浪的猶太民族與歐洲裂變的民族文化之間的尖銳衝突,並以純粹的理想主義情懷和宏偉高遠的學術氣魄,企圖尋求有關宗教信仰、社會政治、民族發展與自然世界的各種紛繁複雜矛盾間的最高統一力量和終極解決方案。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在他嶄新的思想體系的形成過程中,許多新鮮思想與觀念像噴泉一樣從他年輕的頭腦中迸發。但沒想到的是,他所追求的為猶太民族和全人類開闢一條新道路的努力,剛一開始便遭受到了致命的打擊:1656年,在他24歲時,猶太公會決定對他的異端思想進行公開審判。猶太公會指控斯賓諾莎褻瀆上帝和教會,居然宣揚上帝是有形物質,《聖經》中的神諭和神蹟是《聖經作者的編造,天使只是希望的幻影,靈魂將隨身體死亡等等絕對不可原諒的異端邪說。但猶太教公會仍為他改邪歸正提供一個最後的機會—若公開承諾永遠放棄這些觀點,教會甚至可以每年為他提供一筆可觀的年金繼續資助他的新研究;但若堅持這些罪惡觀念將立即把他開除出教。當然,眾所周知的是,誓死堅持原則的斯賓諾莎拒絕了這個機會。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於是,1656年7月27日,阿姆斯特丹的猶太教公會按照以色列古老傳統的規定,在莊嚴肅穆的猶太會堂為斯賓諾莎舉行了除教儀式。據說整個除教儀式十分陰森可怕,在宣讀開除教籍決定時,一支大號不時發出哀傷而悠長的聲音,儀式開始時點燃的所有蠟燭一支接一支逐漸熄滅——以象徵被除教者精神生命的泯滅,最後,全體與會者都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拉比主持大聲念出的對斯賓諾莎的除教決定的公告原文如下:教會長老宣告,在確知巴魯克·德·斯賓諾莎的罪惡言行之後,曾採用各種方法和承諾力求使他迷途知返,但他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更加猖獗地宣揚和傳播異端邪說;許多忠誠的人都已證實了他的瀆神行為,斯賓諾莎的罪行已經證據確鑿。教士會首領們在對此事進行反覆評議後,一致同意將斯賓諾莎開除教籍,斷絕猶太人與他的關係,從此刻起讓他永遠處於下面的詛咒之中:遵照天使的意願和聖徒們的判決,我們驅逐、憎惡、詛咒並拋棄巴魯克·德·斯賓諾莎;所有教徒一致同意,以載有613條訓誡的聖書的名義對他宣告以利沙用來指責兒童的詛咒和律書上的全部詛咒。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讓他白天受詛咒,夜裡也受詛咒;出外受詛咒,回家也受詛咒。主永不再寬恕和承認他;願主的不悅和怒火將他燒燬,將律書上所有的詛咒全部壓在他頭上,從天下所有的地方抹去他的名字;願主解除他的罪惡與以色列所有支族的關係將律書中的全部天譴加在他身上。願所有服從主宰我們的上帝的人今天都得到拯救。在此鄭重告誡大家,誰也不許同他交談,誰也不許與他通信,不準任何人幫助他,不準任何人與他住在一起,不準任何人靠近離他四腕尺之內的地方,不準任何人閱讀他口授或書寫的任何文件。之所以將斯賓諾莎被除教的歷史細節詳盡敘錄,主要是想讓讀者對歐洲近代前期的猶太教歷史狀況有一個感性的瞭解,知道猶太教當時所處的嚴酷生存條件與當時宗教生活的壓抑氛圍。但必須指出的是,登錄這紙除教公告並非對當時猶太教會的揭露與批判。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實際上,那些嚴厲得近乎惡毒的許多詞句並非專門針對斯賓諾莎,僅僅是傳統除教公告的格式語言與定式排列,解除他的罪惡與猶太人所有支族的關係才是這一事件的關鍵。而且,正如許多歷史學家們指出的那樣,猶太教公會並不想扮演將他們自己趕出西班牙的可怕的宗教裁判所的醜惡角色,但是,對於既擊中猶太教要害又同時擊中了基督教要害的這種異端邪說的縱容,無疑是對寬宏大度收留猶太人的荷蘭當局的不敬與冒犯,將可能危害荷蘭全體猶太人的根本利益。特別是在1648年剛剛因信仰衝突為由,波蘭哥薩克人屠殺了10萬猶太人的重大慘案不久,荷蘭的猶太教公會竭力爭取與基督教世界和睦相處的努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這樣,斯賓諾莎帶著巨大的痛苦離開了他的民族。據說,此後還發生了一個瘋狂猶太教徒刺殺他的驚人事件,他在頸部受了輕傷的情況下幸運逃脫。他的家庭與他斷絕關係的法定手續辦完後,他孤獨地走向了追求理想的道路。讓人敬佩的是,儘管受到最親愛的家人和最熱愛的族人的無情打擊,但斯賓諾莎似乎全然理解,並無抱怨。他既沒有發佈,強烈的情感反彈,更沒有像叛教者一樣投入到異教團體尋求新的認同。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雖然,沒有任何一種孤獨比一個猶太人被排除在自己的民族之外更讓人難以忍受。斯賓諾莎在經歷了短期的流浪之後,以眼鏡磨鏡師的身份在萊茵斯堡和海牙定居下來,除了打磨僅夠維持自己簡單生活的光學鏡片外,他將全部精力都投入了他所熱愛的宗教理想和倫理王國的崇高事業之中,直到走完他短暫的45歲人生。斯賓諾莎堅持認為,真實的存在並非像笛卡兒所說分為三個世界,即上帝的世界、精神的世界和物質的世界;在笛卡兒的玄妙思維後面,其實只有一個世界,這就是人人都能感知的現實世界,它既是上帝的世界,也是精神和物質的世界。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上帝並不在“別處,它就在現實世界之中,思維和廣延性是它的屬性,也全部存在於唯一的現實世界。這樣,上帝、精神與物質就都統一起來了。上帝的神奇全能能力不是違反自然規律的超自然神力,而是必然的自然規律的總的體現。想在現實世界之外尋求上帝的道路,只能是徒勞或欺騙。因此,真正的律法只存在於事物本身的規律之中。事物發生發展到死亡的規律就是上帝啟示給人類的唯一而真正的律法。斯賓諾莎十分單純又理想地認為,共同信仰一個上帝的猶太教和基督教沒有相互仇恨的理由。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雖然正是基督教對猶太教的仇恨與迫害,才使猶太人沒被歐洲大民族同化和融解。但共同的上帝信仰,一定能讓聰慧的猶太人和明智的基督教徒排除舊怨,和平共處,找到人類共享上帝榮光的大道。他甚至提出了實現這個目標的第一個關鍵,就是讓猶太教和基督教實現對耶穌的共同理解。猶太教徒必須發現耶穌作為最偉大先知的高尚品質,同時基督教徒也要去掉耶穌的神性,恢復耶穌作為最高聖人而不是作為神的正確地位。這樣,無論猶太教徒還是基督教徒,都能破除《聖經》中的非自然神話的迷惑,掙脫違反自然規律的各種律法約束,從而通過對耶穌高尚人格的熱愛,真正昇華到理智地熱愛和崇拜上帝的最高境界。這樣,全人類就完全可能在上帝偉大名字的感召下,通過世界必然規律賦予人類理性的強大力量,結束無知的相互敵對和愚蠢的自相殘殺,在共同信仰的鼓勵下,找到一條通往永世幸福境界的博愛之路。當然,所有這些現在聽起來並不刺耳的觀念和理想,從他本人的處境和當時的情勢來看,除了更加凸顯斯賓諾莎的單純而高尚的情懷和品性外,只能增添基督教世界和猶太人對他的厭惡與嫌棄。

世界歷史:斯賓諾莎“生來的猶太人”,為何被當做希望之星?

因此,羅素才說:“他在生前和死後一個世紀以內,被看成是壞得可怕的人,這是當然的後果。”但也正是他那一生堅守理想,不惜用全部生命而為之奮鬥的堅定精神與貧困人生也未能磨滅的純粹理想主義才使他成為哲學界人人稱頌的道德聖人,也同時感動著千千萬萬的真理追求者。所以,連黑格爾也不禁感嘆,要達到斯賓諾莎的人格高度是不可能的。在我看來,斯賓諾莎的歷史形象幾乎和猶太民族的歷史形象完全一樣。他的放逐和疏離,他的堅守與純潔,甚至於他所體驗的孤獨與隔閡,都是自己民族的個人版拷貝。但與他的民族所不一樣的是,他是被他最愛的人群驅逐與拋棄的。今天小編說的猶太人歷史,就在這裡告一段落了,各位有什麼想說或者想問的,都可以評論跟小編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