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加入房价打折潮,炒房客全部高位套牢

万科加入房价打折潮,炒房客全部高位套牢

装逼的万科,你这出“苦肉计”要演给谁看呢?

金九银十,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今年一点也不旺。9月28日~29日,万科在深圳大梅沙总部召开2018秋季例会。网络上流传的多张现场图片显示,会议所用PPT为鲜红的背景配以三个大字“活下去”,由此引发舆论热议。

一则“活下去”的秋季例会标语,却让整个地产行业都感到了萧瑟的秋意。但万科真的有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吗?

其实,在房地产行业内部,很多人都知道,这就是一个苦肉计,万科的情况还好着呢。

反正万科账上的钱还多着呢。

从现金流来看,万科2018年上半年的货币资金有1595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的长短期负债总和不足610亿元。2017年底时,万科的货币资金曾高达1747亿元,比2016年底多了1倍,比2015年底多了2.2倍。就算未来一年一分钱也融不到,万科的经营也不会受到影响。

这不,九月底才声嘶力竭地说要收敛聚焦,保证自己能活下去,国庆一过就吞下了华夏幸福在环京区域的多个项目。真正痛的人不敢吭声。环京区域的调控政策还在持续性收紧,重仓环京的华夏幸福被萧瑟寒冬所笼罩。

所以,万科喊出了“活下去”这出苦情戏,就是告诉政策制定者:万科都要活不下去了,更不要说其他中小开发企业。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万科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万科作为行业龙头,这么演的话,也是大家乐于看到的,毕竟苦情戏演得多了,没准就有政策松动的可能性。

南方某地的房地产行业协会最近也准备召开会议,商讨对策,让大家诉诉苦。

作为一个有着超强影响力的房地产龙头企业,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影响政府政策,意图达到放松政策的效果,这种戏码一旦奏效,必将后患无穷。这是因为,本轮房价上涨周期堪称历次最长,上涨幅度最大,很多城市都上涨了一两倍,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好不容易将房价平稳下来,部分地区略有下降,如果政策一旦松动,则很可能前功尽弃。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则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将急剧恶化。目前,高房价对消费和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十分明显。广东省统计局日前的分析指出,由于房价高企,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储蓄和消费,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意愿,对日常消费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对消费市场产生消极影响。例如,高房价挤占居民消费,青年一代居民收入较多用于偿还购买的商品房贷款,上半年吃穿用类商品销售(5.1%)比上年同期放缓1.2个百分点。

贵州省统计局的数据也指出,房价快速上涨增加居民刚性支出压力,对汽车消费形成挤压效应。你看,因为买房子,都没钱买车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房地产跟制造业、实体经济比起来,这日子简直好得不要不要的,有什么资格叫苦呢?

以万科为例, 2018年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059.7亿元,同比增长51.8%,实现归母净利润91.2亿元,同比增长24.94%。而万科去年中报的净利润增幅是36.47%。

尽管盈利出现了下滑,但讲真,比起制造业来说,这样的利润率,又有几个实体行业能达到?

有一位房地产企业高层在离开房地产行业后曾感叹说,离开房地产行业后,再也没有其他行业能比房地产行业赚钱容易了。

以恒大为例,这几年恒大多元化扩张进行了各种尝试,但除了投身足球带来品牌的巨大效益外,其他都是以巨亏收场。这不,许教授刚刚又掉进贾跃亭的大坑了。

不客气地说,这几年随着房价的暴涨,房地产大型企业的从业人员,赚钱太容易了,很多从业者才工作几年,收入已经翻了好几倍,很多业务主管,年薪都能拿到50万+。很多中层以上人员、一定年限的员工都有跟投,股权激励,收益也很高。

我的一个朋友在广州一家大型开发商发做主管,当给他听到一个在广州当正科级公务员的同学,一年总收入20多万的时候,他惊讶地说:“怎么这么少,干了这么多年公务员,这也太低了。”

对很多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这些年收入涨得太快了,拿着高于社会水平很高的收入,还不满足,他们早就不知道什么是人间疾苦了。收入快速上涨了,心态也开始膨胀了。

举一个例子,福建的晋江是中国运动鞋之都,晋江制鞋军团曾一度占据央视五套的广告黄金时段,CCTV-5则被戏称为“晋江频道”。晋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之一。我的一个同学在这里的公办中学当老师,13年了,收入多少呢?加上公积金10万多一些,总之绝对低于15W。他说,这几年当地的实体制造业态势不是很好,所以教师薪水上涨也十分缓慢了。

晋江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所以,在广大劳苦社会大众面前,在苦苦挣扎的实体经济面前,奉劝各大开发商们,还是少演点这种“苦情戏”吧,对你们来说,降低点收入上涨的速度,减少一点利润,步伐放缓一点,日子照样很滋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