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千年前的嘴炮王,葬送赵国四十万男人,赵括给后人敲响警钟

两千年前的嘴炮王,葬送赵国四十万男人,赵括给后人敲响警钟。在战国时代,大家都知道最后还是秦国笑到了最后成了最后的赢家。但是这场持久战秦国赢得也并不轻松,因为在他称霸的道路上,有一个最强大的敌人,一直阻碍了他几百年的时光,让他困在函谷关以外几百年不得出来。但是最后赵国之所以败给了秦国,一场战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长平之战,这场战役,秦国还有赵国,几乎都是赌上了自己的国运,如果秦国赢了自然好说,日后剿灭六国的道路再也没有能够阻挡他的绊脚石。输了那就一了百了,至少一百年之内再也不用提及称霸的事宜,只能继续在函谷关外舔着自己的伤口疗伤。当然,秦国的实力固然强大,也少不了一个人的帮助,在他的帮助之下,赵国四十万的人马几乎不攻自破,让赵国再也没有和秦国抗衡的能力,以至于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也没有能够缓过气来,最后只能接受灭国的命运,而这个人就是赵括,这位两千年前的嘴炮王,向我们验证了嘴炮误国的道理。

俩千年前的嘴炮王,葬送赵国四十万男人,赵括给后人敲响警钟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他的父亲在当时那个年代,其实也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了。可能人们现在只会记得战国的那几个名将,像白起王翦李牧之流,如果说他们是当世的第一流名将的话,那么接下来往下数,赵奢就可以说是排在第二流的将领了。在和赵国西边的胡人交战时,他的战功也是杀的胡人闻风丧胆,几十年不敢侵犯赵国。受到父亲的感染,赵括从小就接触了军事,一旦说起军事理论来,他往往头头是道,唾沫横飞,和他说话的人没有一个最后不是败在他的口水之下,只能灰溜溜的承认他的正确性。不满足于和同辈人谈论,他最喜欢的还是和自己父亲交流。不过不同于其他方,都说知子莫若父,赵奢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是再了解不过了,其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

俩千年前的嘴炮王,葬送赵国四十万男人,赵括给后人敲响警钟

平素就喜欢说些大话,嘴巴里也是得理不饶人,为人也是死板不知道变通,所以断定他难以成就大事。在两人的交谈过程中,赵奢说的往往是自己从军几十年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而他的儿子确实完全凭借想象和自己自以为的推理,最后很多时候两人也是不欢而散,当然更多时候,还是照射让着自己的儿子,让他在口头上过过瘾就认输了。话说赵括的运气早前也是不错的。在嘴炮成名之后,他在赵国也有了一点名气,连赵王都知道自己的身边又成长出了这么一个小将。为了检验自己的军事才华,赵括多次请求领军出战,为国出力。不巧的是,在他带领的那几次小战役当中,竟然还都胜利了,所以隐隐成为了赵国年轻一代当中的翘楚,这也是让他的家人哭笑不得。

俩千年前的嘴炮王,葬送赵国四十万男人,赵括给后人敲响警钟

等到白起带着几十万的兵马来到赵国的时候,赵王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候到了。作为战国时代的名将,已经不再年轻的廉颇还是当之无愧,成为了赵国大军的将领。面对秦国几十万的虎狼之师,虽然自己的手下也有四十多万的人马。但是老将说到底还是老将,对于战争的把握鞭辟入里。他认准了秦国的军队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而自己距离赵国近,占了地理的优势,粮草的供给充足,所以选择了最稳妥的以守为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廉颇把自己的阵营受的像是个乌龟壳一样,把白起气的团团转,拿他根本没有办法。而自己的军队确实也想廉颇预料的那样,粮草的供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没有什么战果就回去了,势必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俩千年前的嘴炮王,葬送赵国四十万男人,赵括给后人敲响警钟

当然白起作为战国名将之首,也不是吃素的,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既然廉颇坚守不出,他就想了个办法,让赵王换个将军。而这个计策,就是大名鼎鼎的反间计。他雇佣了许多人,在赵国的国都里面宣传,说秦国收买了廉颇,他马上就要归降了。这种传言一下子让赵国人心惶惶,最后连赵王也是害怕的不行,然后把廉颇给换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在传言当中加了一句,他们非常害怕赵括,要是赵括作为将军,秦军必败无处。就这样,赵括就成为了四十万大军的统帅。对于这个决定,赵括的家人一下子就恐慌了,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东西,他们还不清楚么,

俩千年前的嘴炮王,葬送赵国四十万男人,赵括给后人敲响警钟

赵括的母亲知道这个消息马上就像办法面见赵王,希望他能够收回成命,并且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儿子的真实情况,不要耽误了赵国的大事。可是赵王也是一个非常昏庸的人物,还是选择了相信赵括。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赵括这个年轻人也是不出例外。当他上任之后,就果断放弃了廉颇坚持了两年多的策略,主动出击。却不知道他这个举动正好中了白起的下怀,毕竟白起出来这么多年,最希望的就是赵军能够出来和他打一战,可是遇到廉颇这个老狐狸,根本没有一丁点的机会,赵括一上来的这个举动,估计白起知道了睡梦里都会笑醒。面对赵军的主动进攻,作为丝毫无亚于廉颇的白起老狐狸并没有贸然迎战。

俩千年前的嘴炮王,葬送赵国四十万男人,赵括给后人敲响警钟

他选择了暂时的后退,让赵括以为他怕了,于是就乘胜追击。却不知白起其实偷偷绕道了他的后面,最后前后一夹击,赵军就被分成了两段,接下来就被秦军包围。在被困了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交加,突围了几次也没有成功,最后在赵括出动了最精锐的精兵亲自突围,却死在了途中。就这样,长平之战以赵国的完全失败告终了,四十多万的赵军死的死没死的人也在白起的一声令下,被活埋死了,而白起也因为这个,得到了一个人屠的称号,至于赵国,则在这一战后提前宣告了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