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關心的兒童中耳炎與科學用藥問題,都回復在這裡了

大家關心的兒童中耳炎與科學用藥問題,都回覆在這裡了

問藥師直播間週二的【兒童中耳炎與科學用藥】直播課後,來自武漢兒童醫院的劉茂昌藥師和天津醫院的李陸藥師在直播間為大家回覆了相關的提問,現為大家推送文字版精選問答。

錯過聽課的朋友依然有機會購買門票後進入直播間聽課。購買後的朋友可以反覆多次進入直播間回聽精彩的課程內容。

劉茂昌藥師精選問答

突發急性中耳炎和過敏性鼻炎有關係嗎?

回覆:中耳與鼻咽部相通,若過敏性鼻炎症狀未能有效控制,是有可能導致鼻咽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現充血、腫脹,致病菌便乘虛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兒子今天確診說雙耳化膿中耳炎,有積液,一定要輸液治療嗎?

回覆: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考慮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時,推薦首選口服給藥方式。若醫生評估孩子存在嚴重感染或孩子不能耐受口服給藥,可考慮靜脈給藥方式。

半年連續突發兩次中耳炎是不可以游泳嗎?

回覆:中耳炎的急性期應避免游泳,另外有高危因素(比如HIV、唇顎裂、先天愚型)或感冒尚未痊癒的孩子也不建議去游泳。

但既往得過中耳炎並不是游泳的禁忌症。當然,在游泳時可能因口鼻嗆水進入中耳,若未及時排淨,中耳潮溼的環境可能會給細菌創造有利條件,誘發中耳炎。

因此,既往有中耳炎病史的孩子若考慮游泳,尤其需要做好耳朵防護措施(如戴防水耳塞、避免跳水或嗆水),游泳後應及時把耳道內的積水排淨,可將頭偏向一側,耳道口朝下,手掌輕輕拍打耳部,使積水排出。

我女兒四歲,年初肺炎住院期間合併鼻竇炎和中耳炎。這種感冒了就很容易引起嗎?怎麼樣預防?

回覆:中耳炎常發生於感冒之後,這是因為感冒時鼻咽部的炎症可能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現充血、腫脹,致病菌便乘虛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預防的措施包括:

1、預防感冒;

2、積極進行純母乳餵養,推薦至少喂到寶寶6個月大;

3、定期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流感疫苗;

4、避免平躺仰臥位喝奶;

5、停止使用安慰奶嘴、避免二手菸吸入;

6、採用正確的擤鼻涕方式,具體如下:用手指按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側。如果鼻腔發堵鼻涕不易擤出時,可先用生理性鹽水滴鼻或者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噴鼻,待鼻腔通氣後再擤;

7、游泳時做好耳部防護措施(如戴防水耳塞、避免跳水或嗆水),游泳後及時把耳道內的積水排淨。

去醫院檢查耳朵,用了耳鏡,還用了吸出耵聹的小儀器;這樣的操作,是有必要的麼?孩子說吸的時候有點疼。

回覆:通常耳鼻喉科醫生會根據孩子的病情來決定必要的檢查。耳鏡是評估孩子耳部情況的常見檢查之一,而若醫生考慮孩子存在耵聹栓塞,也就是耳屎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的時候,會進行吸出耵聹的專業處理。

孩子之前被診斷分泌性中耳炎曲線b沒有峰值,用了一個月內舒拿之後,做聲導抗恢復正常曲線A,之後一次咳嗽支氣管炎,住院做了鼻部的磁共振,發現雙耳乳突炎,醫生說有積液,是復發了,同時發現有副鼻竇炎與過敏性鼻炎,請問該如何治?

暫時沒有發現影響聽力,可以親子游泳嗎???

另外總ige472元,是因為過敏引起的鼻炎導致的中耳炎嗎?是以後咳嗽都有可能復發嗎?

回覆:若過敏性鼻炎症狀未能有效控制,是有可能導致鼻咽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現充血、腫脹,致病菌便乘虛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因此建議您規範使用治療藥物來控制過敏性鼻炎症狀(主流藥物治療包括鼻用激素,口服或鼻用抗組胺藥物,白三烯受體阻斷劑等,通常首選鼻用激素,若單用療效不佳,可考慮聯合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白三烯受體阻斷劑如孟魯司特)。

同時若合併有細菌性鼻竇炎,可能需要加用抗生素治療(療程10-14天),建議經醫生評估後遵醫囑規範用藥。

另外,孩子鼻竇炎期間最好避免游泳。咳嗽與中耳炎發生沒有必然聯繫,關於中耳炎的預防請您參考上面的問答。

孩子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 副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醫生用藥內舒拿與順爾寧,請問有問題嗎?

回覆:您好,內舒拿和順爾寧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常用藥物,而過敏性鼻炎症狀的控制對於中耳炎的恢復是有幫助的。建議規範使用,定期複診評估。

李陸藥師精選問答

1個月前急性中耳炎,發高燒,當時吃了八天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今天做了耳朵發聲和聲導抗,說左耳還有積液。這樣情況過多久再去複查啊?

回覆:小於2歲的兒童或者是2歲及以上合併存在語言和學習問題的急性中耳炎兒童都需要在確診後8-12周複診。

如果您家寶寶符合這個條件,目前無其他不適。考慮到目前為止病程1個月,則應在未來的1個月-2月間複診,以確保中耳積液吸收。

寶寶不到2個月的時候左耳偶爾分泌出白色液體,隨後凝結成黃色凝狀物體,去醫院耳鼻喉科諮詢說是寶寶嗆奶導致的,不用管。請問會是中耳炎嗎?

回覆:嬰幼兒咽鼓管發育尚不成熟,相比成人更短、更柔軟、角度更偏向水平,其保護中耳的功能更弱。嗆奶時極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把握正確的餵奶姿勢十分重要,不可平臥位餵奶極易發生嗆奶,引發中耳炎。因此寶媽們給孩子餵奶時應取坐位,把寶寶抱起呈斜位吸吮奶汁。

您家寶寶若有相應耳部症狀,建議到耳鼻喉科就醫明確診斷。


另外大家不要忘嘍,今晚的用藥諮詢中耳炎-咽炎免費用藥義診活動繼續進行,晚上9:00-10:00,咱們在公眾號【問藥師科普】里約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