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敬: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久沒看電視劇了,今日打開突然發現,有一部《一代名相陳廷敬》正在熱播中,這真讓人很是欣慰,認真地看了幾集後感覺還好,雖然說它是正劇有些勉強,但畢竟沒有如《一代廉吏于成龍》那樣,讓陳廷敬也來點武功比劃幾下,其中的臺詞亂象也真還不多,怎麼也算是讓國人大致瞭解了陳廷敬其人吧。

陳廷敬: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其實,說他是名相,稍稍有些不是那麼太準確,明清兩季,自胡惟庸之後,就再無丞相了。清朝根本就從沒設置過宰相一職,這個稱呼只是民間或戲說之言,如那”宰相劉羅鍋”及李鴻章的“宰相合肥天下瘦”一般,但在當時私下,還是有這一尊稱,比如索額圖被稱為索相,但畢竟是不能當作官方之稱謂的,至於陳廷敬在私下是否被人稱為“陳相”,就不知道了。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不會的,因為,從陳廷敬一生來看,雖然他是康熙之重臣,但似乎從來也沒有達到康熙朝權相之地位,無論是康熙前期的輔政四大臣,還是中期的索額圖和明珠,抑或是晚期的張廷玉等,陳廷敬最多隻能算康熙所倚重的大臣,其地位並沒有大家想象地那麼高。再說了,清王朝前期,主要還是重用的是滿人,宰輔肯定是由滿人出任。

陳廷敬: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陳廷敬,字子端,號說巖,山西晉城市人。順治年進士,後改為庶吉士。他一生做了53年的官,升遷了28次。歷任經筵講官,工部、戶部、刑部和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工詩文,器識高遠,文詞淵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編》收入《四庫全書》,其中詩歌二十卷,75歲病逝,諡文貞。

可能是能讀書的基因強大,這晉城陳家真是了得,從明孝宗到清乾隆間,陳廷敬家族共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以此被人稱作“進士九出,翰林六鳴”。而陳廷敬不到二十歲便考中進士,靠著為官清廉正直,對朝廷忠心耿耿,一路升遷,輔佐康熙長達半個多世紀。

他長期得到康熙的倚重,無論是為官之道,還是他的詩詞都十分得康熙褒獎,尤其在學識上,是作為當朝學林之魁首,士子之楷模,他不僅主持編撰《明史》,還主持了著名的《康熙字典》的編修,經過六年的焚膏繼晷始完成,共收錄77035個漢字,其歷史作用不亞於《史記》和《永樂大典》,這在當朝漢大臣中所得到的朝廷重用程度,似是無人相匹。

陳廷敬: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他作為士林首魁,門生眾多,其中最著名的學生當屬玄燁和容若,不熟悉這兩人是吧,哈哈,說人話就是康熙和納蘭性德,康熙就不說了,而納蘭性德作為喜好文學之人是沒有不知道他的,那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博得了多少美女少婦的痴情之淚,在一聲嘆息中盡顯滿滿地無奈。

不徇私情,為官正派,是陳廷敬一貫的作風,有則小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個性。康熙繼位之初,陳廷敬在戶部任職,康熙讓陳廷敬給他從戶部支些銀子花,陳廷敬說國庫有國庫的規矩,皇上也不能特殊,如果你缺銀子,等我領了俸祿,可以借給您。把康熙氣得個仰扳,直接暈了過去,揚言說有機會一定要殺了陳廷敬。當然,後來康熙對陳廷敬的做法給予了高度地肯定。

電視劇中的陳廷敬在左都御史上的戲份很多,這一官職實際上是都察院的最高長官,明清都設此職,但一直是正二品,至清幾經變化才提為從一品,這還是就滿員來說的,至於漢員,乃是正二品,官階在朝中勳職中並不是太高,主要職責是掌察核官常,參維綱紀,非正直耿介之人不能勝任,此職位的任命也可以說是皇帝行事之風向標,也可看出皇帝對時政的常態。

陳廷敬: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陳廷敬任此職期間,正值滿八旗蛻化之時,腐敗席捲全國,各級官員貪汙受賄嚴重,任用陳廷敬執掌監察,也表明康熙試圖力禁貪腐之風的決心,但是,在封建王朝,儘管陳廷敬為官清廉,是個直諫敢為之能臣,但以一已之力,是無法阻擋大清入關後頹勢的。因此,在整飭吏治方面,遠沒有我們在電視劇中看見的那樣成績斐然。

他在48歲時曾辭官回鄉,原因就是他的親戚因為貪汙而被罷官,這讓陳廷敬很是尷尬,羞愧不已,從中我們也可看出當時腐敗風之盛;但好在三年後又被啟用,最後一直做到了吏部尚書和文淵閣大學士。當時吏部為六部之首,文淵閣為文臣之最,陳廷敬已經是位極人臣。

陳廷敬在風燭殘年,不能上朝之時,康熙屢派太醫來看。逝世後,康熙帶領滿朝的文物大臣前來祭奠,親賜輓聯,並讓皇子為其扶棺。輓聯雲:“世傳詩賦重,名在獨遺榮。去歲傷元輔,連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勵,國典玉衡平。儒雅空階嘆,長嗟光潤生。”

陳廷敬: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在康熙眼中,陳廷敬“寬大老成,幾近完人”,在他完成的歷史功績中,如平定葛爾丹,收復臺灣,平定三藩等偉業中,陳廷敬都是堅定地支持者。可以說陳廷敬作為康熙的重要輔臣,作用不可或缺。

電視劇中的陳廷敬同史上真實之人相比,突出了其清正廉潔,不懼權臣,精明強幹,鐵腕治貪的特點。他宅心仁厚,品行高潔,人格完美,學識淵博。立言、立身、立功”三者皆佳,他著作等身,門生眾多,但不黨不朋,如電視劇中所說,是一“孤臣”,他忠君愛國,心繫天下百姓,克己奉公,無愧於《清史稿》給他以“清勤”之評價。

正人先正已,他在康熙朝歷任各部尚書,他以身作則,給自己,也是給部屬立下規矩:“自廷敬始,在部絕請託,禁饋遺。”他一身正氣,剛正不阿,是當朝為官之楷模。

陳廷敬: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在功績方面,那可述多多,錢幣改革、整治貪汙、整治吏治等各個方面,陳廷敬均績效卓越,更是以不畏艱難,公心無私的氣概,將如王繼文等封疆大吏繩之以法,這些在電視劇中多有涉及,且比較精彩。

但有一點有些遺憾,此劇未能充分展現陳廷敬的文學才華,他受傳統中華文化長期影響,是一個學者兼詩人的能臣,他的文作被康熙誇為“擬諸姚房李杜”,所作各體詩“清雅醇厚,非積字累句之學所能窺者。”平生勤於寫作,幾無擱筆,著作等身,文以載道,一以貫之,終身筆耕不輟。

陳廷敬:一朝四尚書,百世流芳臣

縱觀陳廷敬的一生,總體說來還是比較平順,在那風雲變幻,伴君如虎的王朝,能這樣順暢一路走來的人並不多,他最後是請辭內閣大臣而善終,死後康熙很是惋惜,並充分肯定了他的一生。

一代學士,一朝名臣,一生清廉,一世楷模,陳廷敬,廷之肱骨,敬之文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