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中國擁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是古國之中文明傳承唯一沒有中斷的一個國家。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重農抑商的政策,但是中國依然出現了很多的鉅商富賈,他們富可敵國,他們的宅院自然也就修建的十分宏偉。這其中的有些家族的豪宅竟然價值十多個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中國古代最值錢的十座大宅院。

1:“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恐怕中國沒有哪一家有王家那麼大了。院子總面積在25萬平方米以上,對遊人開放的僅是建於乾隆、嘉慶年間的紅門堡、高家崖兩組建築群,雖只佔整個王家大院約五分之一,竟已容納了百餘座院落、千餘間房屋,真不愧“民間故宮”的雅號。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是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藝術典範,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

王家大院的建築,有著 “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的特徵。且凝結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在古建範疇,它的藝術內涵可謂貫穿種種,無所不包。其建築融歷史、哲學、力學、美學為一體,多采用前院為木構架形制,後院為兩層窯樓,底層為前簷穿廊的窯洞,二層為樑柱式木結構房屋的整體建築形式,構成了典型合理的樑柱式木結構建築與磚石窯洞式建築相結合的建築形式,且結構附件裝飾均絢麗精緻、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額枋、雀替等處的木刻及柱礎石、牆基石等石刻裝飾,形式多樣,做工極佳,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北方民居 “堅固、實用、美觀”的建築特點。其院落佈局,雖大都為多進式院落,但樣式多變,組合得體。​​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整個建築設制,集官、商、民、儒四位於一體,既遵循了中國古代傳統的陰陽五行之說,又合乎尊卑有序,內外有別的倫理道德禮制,同時還在建築的局部和細微之處,汲取了南方園林建築的設計風格,將造院技巧與造園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王家大院建築藝術的又一大特色。如此種種,將大院建造成多元文化融為一體的藝術大殿堂。外觀,堡牆高築,順物應勢,形神俱立,氣宇非凡。入堡觀覽,庭院深巷,曲幽多變,巧妙連綴,有如迷宮。真是博大精深壯觀,天工人巧地利。在保持北方傳統民居共性的同時,又顯現出卓越的個性風采,不愧為我國民居建築藝術精品。

2: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1756年,是一座具有北方漢族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喬家大院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築群體,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可以說,喬家大院您即使不熟悉也必定有所耳聞。這裡曾經是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熱播劇《喬家大院》、《趙四小姐與張學良》等40多部影視劇的拍攝地,既有村落的嚴整有致,又不失古堡的莊嚴肅穆……


3:西藏帕拉莊園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帕拉莊園是西藏最奢華的貴族莊園,它們是西藏最大的貴族帕拉家族所建造的主莊園,它的全稱叫做帕覺拉康。整個莊園十分奢華,到處都都能見到金銀玉器的裝飾,這樣奢華的莊園和周圍普通人居住的陰暗潮溼、破爛不堪的奴隸居住的房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裡面還有很多用於懲罰奴隸的刑具,比如皮鞭、鐐銬,西藏貴族對奴隸十分殘忍,他們甚至把奴隸的人皮剝掉,簡直喪心病狂。這裡不光體現了西藏貴族的奢華,也這折射出這些貴族的殘忍和奢靡的生活。


4:山東牟氏莊園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牟氏莊園又稱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是清朝時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階級生活的“實物百科全書”。

莊園始建於清雍正元年,擁有房產5500多間,土地6萬畝,冊嵐12萬畝,現保存廳堂樓廂四百八十多間,佔地2萬多平方米,有人甚至稱他為中國民間故宮,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莊園,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牟氏莊園吸取了中國北方民族建築藝術風格的優秀建築成果,雕刻砌鑿,工藝細膩精湛,明柱花窗,文采斐然,美妙絕倫,具有“三雕”、“六怪”、“九絕”之藝術特色,被譽為“傳統建築之瑰寶,集中國歷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另外,莊園在建造之時,曾請風水先生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地理特徵,在這“背靠風彩山,面臨月牙河”的古鎮擇就了這方“旺氣之所在”的寶地。600年風雨之後,莊園“旺氣”仍在……


5:一個家族的前赴後繼——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不僅僅是指具體的某一個人,而是明清以來對以康應魁為代表的整個康氏家族的統稱。“康百萬”靠河運發財,靠土地致富,靠“貢獻”得官。康百萬家族為了體現其身份,大興土木,建造了龐大的地主莊園。臨街建樓房,靠山築窯洞,濱河設碼頭,據險壘寨牆,既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築的特點。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康百萬莊園是一座大型封建地主莊園,背依邙嶺,面臨洛水,北憑黃河天險,南瞻嵩嶽屏障,依山就勢,環境優美,居高臨下,地勢險要,雖由人做,宛自天工,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理念。,創業於明代,漸興於清初,乾隆時進入全盛,咸豐以後逐漸沒落,民國中期走向衰敗。上自六世祖康紹敬,下至十八世康庭蘭,跨明、清、民國三個歷史時期,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富甲豫、魯、陝三省,船行洛、黃、運、沂、涇、渭六河,良田雙千頃,財富無以計數。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要問康百萬有多富,知道的人可能少些,但沈萬山大家都知道吧,有電視劇的宣傳呢。喬家大院也因了電視劇而聞名,但喬家遠比不上康家的。明、清時期,康百萬、沈萬三、阮子蘭被中國民間稱為三大“活財神”;民國時期“東劉、西張,中間夾個老康”,是中原的三大鉅富。“頭枕涇陽、西安,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盡是康家田”是其真實寫照。從這些方面可以想見其富裕的程度。更為難得的是人家富的時間也長,常言說富不過三代,說的是守成之難。而康家卻連富十二代,歷時四百多年,密訣何在呢,就二個字——“留餘”。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留餘匾是康家珍藏的中華名匾之一,現懸掛於康百萬莊園主宅區一院過廳內,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訓匾。也是儒家“財不可露盡,勢不可使盡”中庸思想的集中體現。“留餘”匾造型獨特,形似一面展開的上凹下凸型旗幟。上凹意為:上留餘於天,對得起朝廷;下凸意為:下留餘於地,對得起百姓與子孫。匾上共七十四個字,正文為:

“留耕道人四留銘雲:‘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後悔者。高景逸所云:‘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餘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園老伯以‘留餘’二字顏其堂,蓋取留耕道人之銘,以示其子孫者。為題數語,並取夏峰先生訓其諸子之詞,以括之曰:‘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餘忌盡而已。’時同治辛末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題。”

6:宰相盡孝建了個小北京——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國家AAAAA級景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鬥築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皇城的另一名稱為黃城,傳說建造者陳廷敬的老母親非常想去京城看看,陳廷敬考慮到母親年勢已高,千里奔波難免勞頓,就說:我在中道莊給您修一個小北京就行了。於是,陳氏城堡拔地而起。

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有學者曾說過,要想了解中國文化不可不遊皇城相府。在這裡,你可以探尋求學奧秘。明清兩代,陳氏共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曾出現“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之盛況,享有“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的盛譽。在這裡,你可以解讀為官之道。皇城相府的主人陳廷敬在朝為官五十三載,處世磊落,為政清廉,被評以“清勤”,康熙皇帝則認為陳廷敬“幾近完人”,並將“午亭山村”匾額賜予陳廷敬的老家皇。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靜坪,位於皇城村北部約500米處。其中陳廷敬的墓地“紫雲阡”就在這裡。每年深秋時分,靜坪的山上坡下,藤蘿糾結,如纓如絡,紫紅色的樹葉將整座山染得一片奼紫嫣紅。這美麗的景色不禁給人一種蓬勃向上,富貴自豪的感覺。靜坪,位於皇城村北部約500米處。其中陳廷敬的墓地“紫雲阡”就在這裡。每年深秋時分,靜坪的山上坡下,藤蘿糾結,如纓如絡,紫紅色的樹葉將整座山染得一片奼紫嫣紅。這美麗的景色不禁給人一種蓬勃向上,富貴自豪的感覺。這裡的紅葉是怎麼來的?原來,在康熙五十一年四月,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的陳廷敬由於積勞成疾,逝世於位上。康熙皇帝痛失股肱,悲痛至極,專門為陳廷敬連書兩篇祭文,高度讚揚了陳廷敬不平凡的一生,並賜他名貫的楠木棺材和一千兩白金。又命皇三子誠親工率朝中滿漢文武官員到其邸寓弔唁哀悼當年農曆八月二十四日,康熙皇帝親派大臣率人保護其靈柩從京城啟程發歸故里澤州府皇城村。規模極其壯觀,朝史極其罕見。經歷了跋山涉水百般艱險,終於在十月二十一日抵達皇城,在靜坪山上擇靈落墓;樹碑銘記。


皇城相府建築群分內城 、外城兩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午亭山莊導航圖城始建於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

7:沈廳裡的萬三傳奇——周莊沈廳

沈廳位於“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周莊富安橋東堍南側的南市街上,坐東朝西,七進五門樓,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間,分佈在一百米長的中軸線兩旁,佔地2000多平方米,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沈萬三是明朝“江南第一豪富”,朱元璋定都南京時,曾捐資修建了整個南京城的三分之一。沈廳就是由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的。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沈廳前部是水牆門和河埠;中部是牆門樓、茶廳、正廳;後部是大堂樓、小堂樓和後廳屋。整個廳堂是典型的“前廳後堂”建築格局。前後樓屋之間均由過街樓和過道閣連接,形成一個環通的走馬樓,為同類建築物所罕見。

8:川西富豪的排場——安仁劉文彩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四川安仁的劉氏莊園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地主莊園,其佈局錯綜複雜,曲折幽深,新公館現名川西民俗博館,其配置對稱,主次分明。莊園建築為高牆深院封閉式院落,山牆壓頂,重門深巷,迂迴曲折,宛若迷宮,充分體現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場。

9:李家圩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李家圩地主莊園坐落在安徽霍邱縣,是全國四大地主莊園之一。

極為遺憾的是此莊園沒有像山西喬家大院那樣得以完整地保存。但李家圩地主莊園深宅大院的格局仍存,冰冷的石獅子彷佛可以娓娓道來那段輝煌的往事。

10:米脂婆姨當家——姜氏莊園

姜氏莊園位於陝西省米脂縣城東15公里橋河岔鄉劉家峁村,是陝北大財主姜耀祖於清光緒年間投巨資歷時16年親自監修的私宅。姜氏莊園磚、木、石三雕藝術十分講究,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大至整個建築設計,小到各個微小裝置,都有數不盡的“雕”藝術,這些都充分說明莊主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體現出獨到匠心的建築科技和歷史藝術價值。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姜氏莊園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姜耀祖請北京專家設計,招聚縣內能工巧匠興建而成。莊園設計巧妙,施工精細,佈局緊湊,由上而下,渾然一體。對外嚴於防患,院內互相通聯,是陝北罕見的莊園建築。莊園佔地40餘畝,主體建築為陝西地區最高等級的“明五暗四六廂窯”式窯洞院落。莊園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牆高聳,對內相互通聯,對外嚴於防患,整個建築設計奇妙,工藝精湛,佈局合理,渾然一體,是全國最大的城堡式窯洞莊園,也是漢民族建築的瑰寶之一。
中國古代10座豪宅,奢華程度絲毫不輸現在上億別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