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神,可能是关羽的下一个标签

爱神,可能是关羽的下一个标签

关羽能够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勇猛”、“忠义”的形象,不仅仅是因为罗贯中先生写的《三国演义》家喻户晓,更主要的在于政治需要。

众所周知,关羽有一点特别为人称道,即纵使身在曹营,但心始终在大哥刘备身上。尽管关羽知道曹操对自己是仁至义尽,但他依然恪守己心。

关羽曾对张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后来关羽也正是这么做的,一听到刘备的消息,过五关、斩六将,归汉之心似箭。

关羽这种无条件、无原则的忠臣,契合儒家传统的道德伦理观,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统治者,当然希望自己的子民都像关羽一样,全心全意的臣服于自己。

爱神,可能是关羽的下一个标签

于是,关羽在走向神坛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

宋徽宗曾连续四次加封关羽:“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

元文宗先后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护国崇宁真君”;

明神宗朱翊钧时,关羽被正式封帝,成为大名鼎鼎的“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满清作为异族统治者,自然更加需要这种教化信条。顺治九年(1652 年), “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爱神,可能是关羽的下一个标签

如此也就好理解,古惑仔系列电影里,黑社会为何喜崇拜关二爷,视之为神明和偶像。

此举就是在向每一个黑社会强调,要对自己这个小团体每个兄弟的尊重关爱,以及死心塌地的拥护老大和维护集团利益。在黑社会的概念里,这就是关羽“忠义”的全部。

当关羽成为大帝,作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兼任一下财神爷也就在情理之中。

关羽能够成为财神,跟晋商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统治者热衷于拔高关羽,精明的商业自然也知道逢迎和吹捧。

爱神,可能是关羽的下一个标签

不仅如此,关羽忠肝义胆的内在精神,在晋商当中也相当于起到一个契约的作用。

晋商不同于徽商等其他商帮,后者一般都是以家庭或家族作为核心来形塑商业模式,晋商则采取了一种带有近代性质的商业模式:即以地缘为主的“东伙”(东家和伙计)制,其遵循避亲举乡原则。

视关二爷为财神爷,也是在不断地强化“忠诚信义”“以义制利”等信条,增强人际交往之间的情感联系和道德维系。

考虑到关羽还是一个对爱情比较专一、忠诚的人,或许某天关羽被奉为月老、成为爱神,也不是没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