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王發祥
20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開展的“2018年度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縣(市)、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評價結果揭曉,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平縣再次榮膺“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
這是武平繼2016年、2017年之後,連續第三年躋身“十佳”行列,標誌著該縣近年來持續推進“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遊富民”發展戰略,已取得了豐碩成果。
武平縣委書記陳廈生說,作為“全國林改第一縣”,這幾年武平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找準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的結合點和突破口,初步走出了一條生態環境“高顏值”、經濟發展“高素質”和脫貧攻堅“高水平”合融共生、協同並進的“武平路徑”,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生動實踐“點綠成金”
今年7月初,規劃建設總面積3601畝的中山河國家溼地公園“千鷺湖”溼地項目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武平重點推進全域旅遊又一生態新名片,也是武平持續發揚林改精神,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推動縣域經濟綠色發展,打造生態環境“高顏值”、經濟發展“高素質”縣份的一個實例。
武平縣強化綠色頂層設計、堅持綠色發展走新路,堅持生態立縣、以“綠”為“魂”,堅持“生態+”規劃、以“綠”為“先”,堅持生態考核、以“綠”為“鞭”,堅持林業改革、以“綠”為“根”。
近三年來,投入2.54億元開展生豬養殖業汙染整治,創造了以“象洞溪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為範本的水環境治理武平模式。去年全縣林下經濟經營總面積143萬畝,實現產值27.66億元,比增14.2%,扶持帶動996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全年旅遊人數207.07萬人次、增長21.6%,實現旅遊收入19.27億元、增長26.2%……
通過加減乘除並用,環境治理、生態修復做“加法”,關停並轉、節能降耗做“減法”,生態經濟、新興產業做“乘法”,體制改革、綠色創新做“除法”,生態“成色”愈擦愈亮。
激活強大發展新動能
在武平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世能科泰項目實施成果目前已運用於多個行業實現EPC模式節能技改,去年節能設備和能源公司實現產值合計1600多萬元,今年1-8月實現產值合計約1735萬元。
地處閩粵贛三省接合部的武平發揮區位和生態優勢,去年5月正式運營的武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我省首個縣域省級高新區,目前入園企業85家,重點培育發展新材料、新型顯示和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閩粵贛邊界區域新的經濟增長極和縣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示範區。
“武平通過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推進工業企業規模與效益‘雙倍增’、支柱產業與龍頭企業‘雙培育’,持續推動工業提質增效,加快打造了生態產業集群,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不鏽鋼加工、新型顯示和智能製造、機械製造、電子加工、礦產品加工、農林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武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蔡東陽說。
圍繞高質量趕超發展要求,武平主動呼應、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做大做強綠色產業,聚力開展“項目服務年”活動,激活強大發展新動能,先後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平安縣城”“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連續三年蟬聯“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
閱讀更多 閩西新聞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