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一场带有运气成分的革命

陈胜,吴广起义,一场规模不一般的农民起义,秦朝的暴政结束于他们手中,农民的安乐也起始他们。可就大泽乡起义的结果而言,一半胜一半负,胜于抱有雄心,负于忘记初心,或者一切皆有天数而定。

陈胜吴广起义,一场带有运气成分的革命

天命难违,或许是自有定数,秦始皇虽然作为一个优秀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六国,并做了许多贡献,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若无意外,可世代称王,一直统一六国,可偏有不争气的秦二世征民夫修筑两万多千米的长城,又征用200多万的囚犯,为自己建造一座庞大华丽的阿房宫,又为秦始皇修筑修造豪华的陵墓。不得不说在秦二世时期,很多农民死于过度劳累,也耗费了很非常多的财力和人力,农民只要是能出力的人全部被征用,全国上下几百多万的老百姓都在做苦役,只剩下幼儿和无力劳役的妇女。赋税重,徭役重,刑法严酷,秦二世的昏庸和残暴逼的农民没有一天好日子,怨气日益增重。

陈胜吴广起义,一场带有运气成分的革命

偏又有大雨阻碍了民夫的进程,道路也不通,却燃起了两个人干大事的雄心,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陈胜吴广。他们再清楚不过,误了期限,回去也是死路一条。燕雀也有鸿鹄之志,一场不期而遇的密谋悄然降临,陈胜,吴广虽为粗人,但明白起义必须先赢得这些民夫的信任,利用占卜之术,树立威望。农民心中的怨恨一触即发。一个将军,一个都尉,一群心怀怒气的老百姓,一场恶战就这样开始了。战斗来势汹汹,各乡各县接连被攻下,起义的队伍不断壮大,陈县不攻自破。各长老纷纷恭维陈胜,吴广,个个皆俯首称臣。自此,起义告一段落,陈胜自立为王,以张楚维国号,而此时早已不能忍守秦朝暴政的各路郡县皆臣服于陈胜,起义之风席卷整个中国。

陈胜吴广起义,一场带有运气成分的革命

眼看着陈胜要称霸中国,可这时,六国虽都被攻占,却不断有人效仿陈胜独立称王出来反抗,最后,陈胜孤立军队没有支援,败仗在所难免,最终在起义半年后,大泽乡起义以失败告终。

再回头看陈胜,不得不称赞是个英雄,也正是他第一个敢于反抗的精神影响着世代的农民,这次起义也给了秦王朝当头一棒,可如此轰轰烈烈的起义,怎么就失败了呢?我们都知道陈胜在没有起义之前曾对同伴们说如果以后富贵了,可要记得我呀!这是一个农民发自肺腑的话,可在陈胜成功攻下几座城后,真正富贵了以后,他又在做什么呢?他开始变得狂妄自大,眼里容不得一根刺,随意滥杀身边的人,甚至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吴广。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听信谗言,滥杀故人,意志也渐渐消沉,开始贪图富贵享乐。据记载,陈胜称王后,曾有亲戚来拜访,陈胜听信谗言滥杀人命,这样的君王,还有谁愿意对他唯命是从呢?这样的君王是不是和秦二世并无两样呢?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慢慢的,人民群众其他以前的跟随者都开始疏远他,人心开始崩溃。而此时的敌方秦将章邯在做什么呢?整顿队伍,鼓舞人心,众志成城,军队一条心,比什么都重要,最终陈胜在逃离途中被自己的车夫取走性命,可想而知,一个车夫就恨透了陈胜,怎么可能会胜呢?而对陈胜而言,他缺失的是初心,忘记了本来的自己。

陈胜吴广起义,一场带有运气成分的革命

一开始怀有抱负的陈胜并不是没有完全胜利的可能,只是他的抱负慢慢的被那些眼前的功名富贵冲淡了。他忘记了当初立下的誓言,忘记了当初一起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忘记了最初的野心。他是成功的,他开启了农民起义的先锋,可他的下场也是凄惨的,他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失去了往日的挚友,被自己的车夫割掉了头颅。人都是有良心的,可当人一旦有了欲望,一旦忘记了当初拍着胸脯立下的誓言时,或许就已经开始失去了本心,无论什么时候,不忘记初心,方才有始有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