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以前的中等師範學校培養的教師比現在大學培養的老師更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爲什麼?

隴州核桃之窗


存在這樣的情況,但不能絕對化,時代不同了,很多東西都在變化。

我對中師生是心懷尊重與尊敬的,因為我當年讀書的時候,就有不少中師畢業的老師,我哥也是一位中師生。中師是中等師範學校的簡稱,通常是一所縣城的最高學府,在那個年代,中師生的地位是很高的,老師一直也受尊重。而且當年能考上中師生的,都是成績比較優秀的,現在成績優秀的學生,絕大部分都不願意報考師範大學了。現有說起中師生,很多人給他們貼的標籤是學歷低,水平低等等。論學歷,他們與現在遍地大學生的確不能相比,但論水平,當年的中師生大都是全才,是萬金油,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很多中師生都會琴棋書畫,吹拉彈唱,不只會教一門學科。



哥哥是中師生,在一座小鎮教書。我經常去哥哥教書的鎮上玩。那個年代,哥哥走到鎮上,包括其他老師走到鎮上,大家都認識,都很熱情地跟老師打招呼,我感覺他們是真的很尊重孩子的老師的。那樣融洽的關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讀書的時候,歷史老師是一位中師生,他寫的字就象印刷體一樣,可以隨手寫出一手漂亮的黑體字,宋體字,美術字,受他的影響,我們全班同學都喜歡練字,尤其喜歡練美術字,全班很多同學的字都寫得很好,象這樣的老師,學生家長都喜歡。



現在大學培養的老師,當然也有很多有水平,有素質的老師,有很多受家長和學生喜歡的老師。我想可能是因為年代不同吧,那個年代是尊師重教的年代,老師的地位很高,家長和學生對老師有敬畏之心,也很親近老師。教師這個職業,跟學歷的高低有關係,跟其他方面也有關係,不是高學歷的人,都能成為學生喜歡,家長喜歡的老師的。只有有教育情懷的老師,有水平的老師,才會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喜歡。

最後一定要說一句,請善待中師生,他們撐起了中國教育的半邊天,尤其是山村教育的發展,更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途蟲的百味人生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題主的這個邏輯,小西沒太理的順。"以前的中等師範學校"不少已升格為高等專科院校,剩餘的消失、轉為高職、普通中學等。

2000年以後,中等師範專業停止招生。小西在8月曾回答過一個"曉莊學院為啥不改名大學的問答?",就提到陶行知先生1927年在南京創辦曉莊師範學校。中等師範學校為我國培養大批小學教師,小西的小學老師和校長都是那時候的中師畢業生。他們當時素質好、知識面廣、適應力強,後期基本都是各個學校的骨幹。現在的話,他們依然活躍在教育的一線,如重點中學的老師、文聯幹部、青年作家等。

"現在大學培養的老師"不是不優秀,而是優秀的老師不願意去鄉村,不少省市的鄉村定向師範生、撤併"麻雀學校"等措施都希望解決農村小學的師資問題,可是都不太理想。在普高率50%、大學錄取率50%的今天,初中生5年制的鄉村師範生就曾引發過"差生能否教育好孩子"的討論。雖然學歷不等於能力,可是北師大、華東師大等知名教育類大學的本科、碩士在省會城市的知名小學教育幾年後,同樣可以取得不俗的成績。

相對來說,為農村培養基層師資的中等師範學校,生源來自於農村,回鄉任教的他們熟悉農村、瞭解農村、紮根農村,這樣的情感融入到教學中,更容易和孩子相處。知名院校的大學不少在農村僅僅是因為公費師範生2年的要求,熬到2年回城的思想是主流。

直白的講,不是大學培養的老師不優秀,而是農村家長/學生見到的這些畢業生都不是最優秀的一批,更多的是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大學擴招之前的中專可是比現在的專科優秀不少啊...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8-08-31-03


帥小西De


“以前的中師生”應該是特指八十年代吧,那時候的中師生大多是“品學兼優”,大多中考成績超過縣一中的好面子,他們智力超群,學習基礎好,學習能力也很強。



而“現在的大學生”很多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大學生,因為他們之所以能上大學是源於擴招。八十年代全國大學生一般每年不會超過五十萬,而現在,2017年,795萬。正因為擴招,很多智力平常,學習平常者都能進入大學。他們中的相當部分人和當年的中師生智力學習力不在一個水平上。

老師不聰明,學生再聰明也不可能有好成績,智慧的光輝有時候能讓人對思維產生濃厚的興趣,能讓人對知識有更大的興趣。比如同一道數學題,有些老師就知道一種解法,而有些老師能給出多種解法。這就是區別。同樣一個知識難點,有些老師不知道怎麼教授,而有些老師能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接受。這其中就有智力的因素。



“”現在的好大學生”都不願意當老師。當老師苦累,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待遇低,職業發展天花板低,這些都阻礙優秀的大學畢業生走進教師隊伍。也就是說,願意當老師的大學生,往往是成績不夠好的那一撥。本來讀書時成績就不是很好,知識上有漏洞,這樣的老師來教學生,能教好嗎,加上智力水平一般,學習能力又不夠,參加工作後在知識上不可能再有很大的提升。暑假此事9分者居然進入面試,讓人對於老師更加看不起,如此低能者倘若進入教師隊伍,不是害孩子是幹什麼?

前天,兩位領導到單位來,談到師資問題,說到近年來很多省招大學生不堪重用的問題,說到目前初中戰鬥在第一線的仍然是五十歲左右的老師,說那批人現在哄著還能出點好成績,說年輕的即便哄也出不了好成績,因為他們智力和學習力學習基礎都有欠缺,我們都深以為然。



另外,與現在的大學生比,當年的中師生還有著興趣愛好比較廣泛的優勢,因此,人們普遍覺得當年中師生比現在大學生更受歡迎。

你覺得呢?倘若認同,不忘關注哦!😊


文軒閣


首先,我也是這其中的一員,真的是這樣的。我們的優秀源自於我們是當地的狀元,沒有之一。

其次,中師生這批人是學校中堅力量和骨幹,主要是那個年代不管中師還是高師院校,都是群體中的佼佼者,智商高,成績好,而且那個年代的人思想單純,做事認真,有個工作就得兢兢業業的對待,沒有現在這麼多的雜念,也不會太多追求經濟利益。

最後,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2000之前回來工作的中師生,立德樹人,品學兼優,可是這代人註定一生清貧如洗,就連子女都看不起,社會的悲哀!

2 以前優秀學生報考師範,現在呢!可是這代人是最慘不忍睹的,年輕時工作異常辛苦,現在也快退休了,絕大部分還沒有評上高級職稱;

3 我老婆是1989年畢業的中師生,當年老婆的年級只有兩個人考上中師。我兒子讀小學,中學的很多老師都是老婆中師的校友。兒子在他媽媽和老師的培養下小學,初中,高中成績優秀,高考分數達到了川大,東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華東師範大學等985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可是兒子選了西南財經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統計專業,畢業考研人大初試401分,複試因英語偏弱又不服從人大的校內調劑而落榜。現在兒子在廣州的211大學讀學碩。

4 必須承認以前的中師生學習能力強,成績優秀。我兒子趕上了那個好時光,謝謝所有為國家教育努力工作的老中師生們!

5 從上班第一天開始就只知道認真教書,到現在都快退休了還是個初級職稱。雖然教學質量高,學生喜歡,家長滿意,可評職稱老是評不上,比不過剛畢業入職才一二年的大學生。我們這一批人太虧了!

6 我的真實寫照!81年上的中師,好在兒子開公司掙錢了,兒子還補貼我們,想想都悲哀,當年我們學校只考上我一人呀!

結束語:中師生是什麼?國家基礎教育的脊樑!等到2035年左右,一代中師生們都退休了,不敢想!(有9分大神接班!)


遊戲大咖王


重點學校的老師、文聯幹部、青年作家等活躍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基本上都是以前中等師範學校培養出來的。他們相對於現在大學培養的老師,綜合素質較高、知識面較廣、適應能力較強,自然比較受學生和家長歡迎,這些差距可以從以下方面分析:


一是文化知識基礎不同。以前師範學校招生對象都是班裡的尖子生,要想進師範學校,必須有優異的成績,錄取比例非常低;而現在的師範學校招生,基本上都是非重點中學畢業的學生,有的學生自身學習並不是太好,也沒有端正的學習的態度和高效的學習方法。可見老師的基礎區別非常大,一些學習好的、悟性高的學生,就錯過了教師崗位。


二是師範學校教學方式不同。以前的中等師範院校,管理非常嚴格,學校的作息時間、考試管理、教學管理都非常嚴格,而且教學的方式多元化,教學的針對性比較強,授課內容非常廣泛------語數音美體樣樣不缺,自然教師的綜合素質非常高,教學的效果也非常好;而現在的師範大學,基本上一進校門就分好了專業,然後分專業授課,學生的知識面自然不夠廣,畢業後的學生當老師時,教授的內容自然比較單一枯燥,沒有融會貫通,繪聲繪色的效果。


三是教師的精神追求不同。以前中等師範學校培養出來的老師的思想比較單純,品德高尚,絕大數教師甘於奉獻,以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不斷努力進步,教出來的學生自然會不一樣,給學生的家長的印象自然比較好;現在的教師中有的老師在上學階段並沒有過多的思想教育,或者自身反思不夠,思想上並不單純,自然會有浮躁的心境,不夠踏實,比較功利化,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可見,以前中等師範老師比現在大學培養的老師,各方面更具有優勢,自然會更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一些本真的東西不應該丟失,這也是當代的老師應該找回的東西。


決勝網


確實存在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在我還是學生的時代,我的老師好像沒有現在這麼多負面的新聞和消息。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從時代的背景來看。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那個時候,高中教育遠遠沒有中專教育吃香,因為中專畢業可以分配工作,畢業後就能找到正式的工作,而上高中還要等上幾年才能去工作,因此,很多優秀的初中畢業生,首先考慮的就是中專,中專裡面以師專最為搶手。在看現在,師範類專業已經不是黃金職業,包分配的時代早就結束了,再加上年年發生在老師身上的種種新聞,很多學生對老師這個行業望而卻步,一個班裡報考師範類大學的人太少了。

第二,從人們的教育觀念來看。過去,我們整體的物質生活水平比較落後,孩子也多,家裡對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屬於放養,家長恨不得老師天天給自己管孩子,至於老師打罵孩子,家長也很少會找老師理論,相反,家長很高興老師管自己的孩子。現在,物質水平上去了,孩子也少了,孩子成了每個家庭的小皇帝。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別成為文盲,至於能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家長們絲毫不介意,因此,家長對老師管教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反感的。

不管什麼時代,家長和老師之間都應該多一些理解。


教書匠2018


我是80年代考上的中師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入學成績優異。當時考中師時先錄取中師再錄取高中,所以中師生是學習成績最優異的。

2.文化知識功底深厚,我上的是老牌師範學校,教我們的很多教師都是名牌師範大學畢業,教師素質很高。學校管理很嚴,學校的作息管理、考試管理等都和高中一樣,所以中師生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識功底。而中師生學習課程又很廣,語數音美體無所不及。所以中師生能勝任中小學很多課程,因此中師生很受學生和家長歡迎。

3.勤奮踏實樂於奉獻的工作精神。因從小接受的教育思想就是勇於奉獻,舍小家顧大家,所以中師生的工作態度決定了家長學生喜歡他們。

4.中師生是初中畢業考上的,參加工作較早,同樣年齡,中師畢業的教師教齡長,教學經驗豐富。再加上中師畢業的教師現在年齡很多在四十歲左右,精力充沛,年富力強,因此中師生是學校的中堅力量,很受學生和家長歡迎。


lucky134624


這個問題描述的還真的有道理。

為什麼呢?

最主要的是那時候的師範生都是佼佼者。記得那個時候,一個鄉鎮中學近千名畢業生,能考上三兩個中師生。都是第一批錄取的,所以那些中師生都是妥妥的學霸!

大家想想,這些學霸走上工作崗位,會是什麼結果?作為一位教育者,我的很多朋友是中師生出身。他們現在已經是中國教育的旗幟性人物了。很多很多人已經是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甚至很多人已經獲得“人民教育家”稱號了。

其次,中師生學歷起點低,但是學習能力超強。所以,他們的研究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出了很多成果。

反觀大學擴招後,生源質量下降的非常厲害。記得中師生年代,大學特別難考,十個人平均能考上1.52個。而現在幾乎都能夠讀上大學,本來鐵定落榜的學生,現在妥妥的上了大學。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由於教師待遇差,工作重。對年輕人沒有吸引力,對優秀的年輕人更加沒有吸引力。所以流傳著“三流學生上師範”的說法。

筆者多次參加新教師招聘工作,發覺招聘一位優秀教師非常非常的難。

試想,這樣的師範畢業生又怎麼能吸引學生呢?


為你寫詩醉紅顏


我不評判誰強誰弱,我只說說我們學校的事情。學校近幾年考調進來很多老師,有師範院校畢業的,有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今天安排課程,今年新考調進來的數學老師表示,自己無法勝任5.6年級數學教學,1年級沒有經驗,所以只願意上3.4年級的某個班數學,不當班主任,接學校食堂管理的出納,一臉不高興。其他年輕老師是這樣的:第一個老師教導主任,報賬員,二年級語文當班主任,第二個老師德育主任,六年級班主任教語文,第三個老師因為家長不要他教這個班數學,現在安排四個班科學,第四個老師,修產假剛回來,帶小孩,一個班語文,當班主任。老教師,兩個班數學,一個班班主任,伙食團會計。我不知道現在年輕人怎麼回事,拈輕怕重,各種找藉口,不願意上課。


普洱茶19258254


我是80年代的中師生,我也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考上的中師生是現在教師中最優秀的一批人,沒有之一。當時每個縣能考上中師的不超過50個,每個鄉鎮中學一般一到兩人,錄取率低的令人髮指,有許多應該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都滑入這個群體,舉個例子吧,當年和我同級一個學生考了613分(總分640,而且當時政治最高分是83分)。這些同學都是因為窮和國家戶口(懂的人不多了)最終變成鄉村中小學中一員,實在令人唏噓。

第二,這些學生在當時讀書時受當時信息傳播所限,思想單純,品德高尚。絕大部分人以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努力學習,振興教育的師德標準要求自己。加上天資又高,真正是藏龍臥虎

在教學中自然得心應手,備受學生喜歡

第三,因為出生大都貧寒,在求學過程歷經坎坷,他們對貧寒學生自然多了幾分關愛,學習上要求嚴格,也使他們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尊敬

第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都即將老去,他們也是自己人生最失敗一批人,他們不會掙大錢,不屑於溜鬚拍馬,自我清高,買不起房,送不了子女出國,都與當今社會格格不入,連他們的子女都瞧不起他們,而且子女們都發誓不再成為他們(這也是他們希望的),希望社會能善待他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