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臣”郭子仪,没有他唐朝早就没了,功高盖主确得以善终

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战国时期范蠡写给文仲的信。而印证这一观点的像勾践与文仲、刘邦与韩信,名将白起、吴起等等,都是功高盖主而不得善终。但我国历史上却有一位奇人,可以说没有他唐朝至少要缩短一百年寿命,可这样功高盖主的一个人,不仅得以善终,还深得皇帝敬重。他就是唐代名将郭子仪。

“千古第一臣”郭子仪,没有他唐朝早就没了,功高盖主确得以善终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他率领大军不仅收复了大量失地,还大败史思明、崔乾佑等领导的叛军,岌岌可危的大唐江山,这才得以保全下来。功大莫过于救驾,计狠莫过于断粮。这是传统评书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但郭子仪救的是整个唐朝。他随功高盖主,确没有居功自傲。这也使他得深得皇帝和朝臣的敬重。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一次郭子仪在外征战时,他父亲的坟墓被人盗掘,虽没有证据证明是鱼朝恩所为,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鱼朝恩。当郭子仪率军得胜还朝时,朝中君臣心中都惴惴不安,他们担心郭子仪会因此事谋反或要挟朝廷。

毕竟这种事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奇耻大辱,而郭子仪不但没有追究此事,反而自责的对众人道“我率领军队以久,不能禁止士兵挖别人的祖坟,今日之事可能是遭道了天遣,而非人为”,一席话令大唐君臣无限感动。

当然也感动了鱼朝恩,因为自此后他再也没有为难过郭子仪。

“千古第一臣”郭子仪,没有他唐朝早就没了,功高盖主确得以善终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一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郭子仪处处做士兵的榜样。他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确实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事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方临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幸臣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10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他还说,自己早巳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惧怕盈满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但这位四朝柱石,卫国功臣,理应受到宠遇。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有一出戏《打金枝》,反映了他家兴旺热闹的场面。郭子仪70大寿,全家的人全来拜寿,只有他的六儿媳升平公主没到。儿子郭暖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还斥责道:“你依仗皇父就不来拜寿,我父还不愿意当皇帝呢!”郭子仪知道儿子打了“金枝”以后,带着儿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老大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把儿子痛打一顿,小两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元二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郭子仪死后,被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

“千古第一臣”郭子仪,没有他唐朝早就没了,功高盖主确得以善终

唐朝的国运,数次系于郭子仪一人身上。大厦将倾之际,郭子仪力挽狂澜。他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由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乃至曾孙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却得以善终善终,堪称官场不倒翁。

我们常听说一句话:功高震主。意思是武将的功劳太大,皇帝无法对其封赏,已经威胁到皇帝的地位和威望,那结局只能是狡兔死,走狗烹。比如岳飞、韩信、徐达等,无不被皇帝玩死,难以善终。

提起郭子仪,人们常常忽略了他前面的一个定语——政治家。打仗靠的是军事才能,仗打完了,能不能在和平年代混得好,靠的可是政治才能。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是杰出的军事家,不少军迷将他排在李靖之后,认为他是唐朝第二名将。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他的政治才能,这才是历经七朝而不衰的重要原因。

“千古第一臣”郭子仪,没有他唐朝早就没了,功高盖主确得以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