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爲何被刪光戲份

大錘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每週一晚

,大錘都會為你揭秘三國,希望各位讀者老爺多多支持!本期第三十九回!

咱們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在此前用了四章的篇幅,介紹了漢末意見領袖劉表,從一騎定荊州到坐困愁城、淪為籠中之虎的人生經歷。在漢末三分的亂世歷史中,素來有漢末“劉氏三牧”之說,也就是東漢末年先後有三位姓劉的皇室宗親擔任過州牧一級的封疆大吏。大錘用了四個章回,說完了荊州牧劉表,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另一位比劉表名聲還要好、但是下場也比劉表還要慘的三牧之一——東漢末年的幽州牧劉虞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劉虞這個人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只出現過一次,這就是在小說第二回。書中交代:劉備因為張飛怒鞭督郵而被迫棄官跑路,這時候東漢北部邊疆的幽州一線,當地豪族張舉張純勾結烏桓,發動叛亂。為了鎮壓二張叛亂,東漢朝廷任命劉虞為幽州牧。劉虞到任之後帶兵進剿二張叛軍,重新起用劉備為都尉參加這次平叛戰鬥。劉備正是靠著參加剿滅二張叛亂而洗白了自己之前的過錯,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

至此,劉虞的戲份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全部結束了。其實劉虞此人在漢末歷史中有非常多的戲份,他的名氣也非常大。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劉虞的名氣,首先是來源於他的出身。劉虞的先祖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嫡長子東海恭王劉彊[qiáng],這位劉彊堪稱東漢時代的“忍者神龜”,因為他的生母是劉秀第一任皇后郭聖通,所以一度劉彊還當過太子。只不過劉秀對陰麗華的承諾比較早感情比較深厚,最終郭皇后被廢,陰麗華當了皇后,失去了母后支持的太子劉彊非常被動,幾次“謙讓”太子之位,最終,劉彊跟陰麗華陰皇后的兒子東海王劉莊來了一個對調,劉莊成了太子,劉彊去當了東海王。

不過儘管如此,畢竟劉虞祖上是當過東漢第一代太子的,屬於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並且劉虞的祖父劉嘉當過朝廷高官(九卿之一的光祿勳),父親劉舒也當過丹陽太守,劉虞的家庭條件比較好,尤其是跟劉備這種需要追溯到西漢劉勝的落魄皇族相比,更是優越得多。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劉疆

另外,劉虞在政壇出道很早,歷任戶曹吏、縣令等基層官員,後來升任幽州刺史、甘陵國國相等高官。在公元187年二張發動幽州叛亂之後,又被朝廷任命為幽州牧。在剿滅二張叛亂之後,又得以升任太尉並封侯。

在這一系列官場浮沉中,劉虞發揮了自己的政治特長,在自己擔任地方長官的時候做了一些恢復當地經濟的好事,積累了非常豐厚的人望。當時就有神話傳說,說劉虞在擔任博平令的時候,治理地方成績顯著,連隔壁縣鬧蝗災,蝗蟲只禍害臨縣,都不進劉虞的地盤,可以說是神靈都要表示對劉虞德政的尊重了。——當然這個蝗蟲不擾有德官員,屬於古代表揚清官的常規套路,這樣的“仁義蝗蟲”在正史《三國志》裡就出現過好幾次,是不能當真的。真實歷史中的劉虞又沒有農藥,蝗蟲災害哪裡還能選擇目標後精確打擊。後世的我們只需要明白,這是當時人對劉虞評價較高的一種體現,就行了。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除了官聲很好之外,劉虞的行政才能也很不錯。尤其是在成為幽州牧之後,劉虞沒有通過大規模使用武力,而是以安撫綏靖等方式拉攏了塞外胡人部族,瓦解了二張叛亂的基本盤,成功穩定了風雨飄搖中的東漢王朝的北部邊疆。

幽州以往因為地處北疆前線,戰事多而人口少,一直有財政赤字缺口,長期需要朝廷調撥臨近州的財政收入予以支援。劉虞擔任幽州牧以後,通過開通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互市、開發漁陽當地的鹽鐵營收、鼓勵老百姓發展生產等等,迅速實現了幽州地方的財政和糧食自給自足,並且讓幽州一時間成為政局安定、物價平穩的地區,吸納了周圍地區因為黃巾戰亂而離散的百姓一百多萬人。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正史《後漢書》評價說:“劉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漢之名宗子也。”這是很高的評價。劉虞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活躍在政壇上的“首席好人”。

劉虞這個“首席好人”,在當時聲望到達頂點的一個象徵,就是在公元191年,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由於董卓挾持漢獻帝,為了在政治上爭奪主動,關東諸侯的韓馥[fù]、袁紹等人為首,謀劃擁立劉虞為皇帝,與董卓等人對抗。袁紹等人在當時明確說,他們之所以擁立劉虞,就是考慮到劉虞一直以來的品德名聲非常好。當然,這個計劃因為劉虞本人的強力反對而流產了。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從這些內容來看,劉虞深度參與了東漢末年的幾件重大事情,包括平滅二張叛亂、關東諸侯討董等等,甚至還包括,後來導致劉虞兵敗身亡的與公孫瓚的幽州大決戰,這些都是與曹劉等三國演義主要人物的活動時間是重合的。這樣一位在三國時代曾經差一點當皇帝的“首席好人”,為什麼會在《三國演義》裡戲份幾乎被刪光了呢?

根源,就出現在劉虞拒絕袁紹等人擁立當皇帝這個歷史事件上。當時,劉虞拒絕袁紹等人的說客時是這麼說的:如今天下崩壞,皇帝正在董卓那裡蒙難。大家都是各州郡的長官,應該糾合力量,共同去輔佐皇帝。擁立我當皇帝的手段,這不僅是抹黑我,而且還是造反謀逆!

這段話,把劉虞的政治主張表述得很清楚,就是劉虞認為:在東漢末年,真正的忠臣尤其是漢室宗親姓劉之人,應該集合自己的力量,去全力營救皇帝,而不是自己當皇帝。這個時候自己當皇帝的,都是叛賊都是大壞蛋。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劉虞這樣的表白,相當於給所有劉姓皇室,都上了一道政治上的緊箍咒。——小說《三國演義》裡面,誰是劉姓皇室宗親?劉姓皇親裡面誰有實力?有實力的劉姓皇親裡面,誰又惦記著要當皇帝的?

這樣的人不止一個,但是因為這段話而被人想到的,首當其衝,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角之一,劉備。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正是走完了劉虞這套拒絕當皇帝的全套程序,雖然劉備從來都是“有大志”,一直籌劃著“天下三分”,卻也要等到曹丕篡漢、謠傳漢獻帝遇害的時候,才登基做了皇帝。但有些事情,可以大膽去做,卻不可以明面來說。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這麼一個名氣很大、官聲很好而且還拒絕當皇帝的劉氏宗親劉虞,如果出現在小說《三國演義》的前面章回中,再把劉虞不當皇帝這些事情濃墨重彩描述一番,這就相當於給後面當皇帝的劉備提前套上一頂緊箍咒。而且一旦安排這樣的劉虞出現,後面的劉備即便走完了全套程序才當皇帝,也比劉虞的道德水平上差了那麼一點點,對於讓劉備以仁德稱帝的羅貫中來說,這也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 “漢末首席好人”,為何被刪光戲份

於是,後世的我們就看到,漢末首席好人劉虞,就只能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裡被刪光戲份,做一個安靜的背景人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