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大锤为大家推出全新系列《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在每周一晚

,大锤都会为你揭秘三国,希望各位读者老爷多多支持!本期第三十九回!

咱们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在此前用了四章的篇幅,介绍了汉末意见领袖刘表,从一骑定荆州到坐困愁城、沦为笼中之虎的人生经历。在汉末三分的乱世历史中,素来有汉末“刘氏三牧”之说,也就是东汉末年先后有三位姓刘的皇室宗亲担任过州牧一级的封疆大吏。大锤用了四个章回,说完了荆州牧刘表,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是另一位比刘表名声还要好、但是下场也比刘表还要惨的三牧之一——东汉末年的幽州牧刘虞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刘虞这个人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只出现过一次,这就是在小说第二回。书中交代:刘备因为张飞怒鞭督邮而被迫弃官跑路,这时候东汉北部边疆的幽州一线,当地豪族张举张纯勾结乌桓,发动叛乱。为了镇压二张叛乱,东汉朝廷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刘虞到任之后带兵进剿二张叛军,重新起用刘备为都尉参加这次平叛战斗。刘备正是靠着参加剿灭二张叛乱而洗白了自己之前的过错,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

至此,刘虞的戏份就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全部结束了。其实刘虞此人在汉末历史中有非常多的戏份,他的名气也非常大。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刘虞的名气,首先是来源于他的出身。刘虞的先祖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东海恭王刘彊[qiáng],这位刘彊堪称东汉时代的“忍者神龟”,因为他的生母是刘秀第一任皇后郭圣通,所以一度刘彊还当过太子。只不过刘秀对阴丽华的承诺比较早感情比较深厚,最终郭皇后被废,阴丽华当了皇后,失去了母后支持的太子刘彊非常被动,几次“谦让”太子之位,最终,刘彊跟阴丽华阴皇后的儿子东海王刘庄来了一个对调,刘庄成了太子,刘彊去当了东海王。

不过尽管如此,毕竟刘虞祖上是当过东汉第一代太子的,属于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并且刘虞的祖父刘嘉当过朝廷高官(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父亲刘舒也当过丹阳太守,刘虞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尤其是跟刘备这种需要追溯到西汉刘胜的落魄皇族相比,更是优越得多。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刘疆

另外,刘虞在政坛出道很早,历任户曹吏、县令等基层官员,后来升任幽州刺史、甘陵国国相等高官。在公元187年二张发动幽州叛乱之后,又被朝廷任命为幽州牧。在剿灭二张叛乱之后,又得以升任太尉并封侯。

在这一系列官场浮沉中,刘虞发挥了自己的政治特长,在自己担任地方长官的时候做了一些恢复当地经济的好事,积累了非常丰厚的人望。当时就有神话传说,说刘虞在担任博平令的时候,治理地方成绩显著,连隔壁县闹蝗灾,蝗虫只祸害临县,都不进刘虞的地盘,可以说是神灵都要表示对刘虞德政的尊重了。——当然这个蝗虫不扰有德官员,属于古代表扬清官的常规套路,这样的“仁义蝗虫”在正史《三国志》里就出现过好几次,是不能当真的。真实历史中的刘虞又没有农药,蝗虫灾害哪里还能选择目标后精确打击。后世的我们只需要明白,这是当时人对刘虞评价较高的一种体现,就行了。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除了官声很好之外,刘虞的行政才能也很不错。尤其是在成为幽州牧之后,刘虞没有通过大规模使用武力,而是以安抚绥靖等方式拉拢了塞外胡人部族,瓦解了二张叛乱的基本盘,成功稳定了风雨飘摇中的东汉王朝的北部边疆。

幽州以往因为地处北疆前线,战事多而人口少,一直有财政赤字缺口,长期需要朝廷调拨临近州的财政收入予以支援。刘虞担任幽州牧以后,通过开通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互市、开发渔阳当地的盐铁营收、鼓励老百姓发展生产等等,迅速实现了幽州地方的财政和粮食自给自足,并且让幽州一时间成为政局安定、物价平稳的地区,吸纳了周围地区因为黄巾战乱而离散的百姓一百多万人。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正史《后汉书》评价说:“刘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汉之名宗子也。”这是很高的评价。刘虞可以说是东汉末年活跃在政坛上的“首席好人”。

刘虞这个“首席好人”,在当时声望到达顶点的一个象征,就是在公元191年,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由于董卓挟持汉献帝,为了在政治上争夺主动,关东诸侯的韩馥[fù]、袁绍等人为首,谋划拥立刘虞为皇帝,与董卓等人对抗。袁绍等人在当时明确说,他们之所以拥立刘虞,就是考虑到刘虞一直以来的品德名声非常好。当然,这个计划因为刘虞本人的强力反对而流产了。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从这些内容来看,刘虞深度参与了东汉末年的几件重大事情,包括平灭二张叛乱、关东诸侯讨董等等,甚至还包括,后来导致刘虞兵败身亡的与公孙瓒的幽州大决战,这些都是与曹刘等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活动时间是重合的。这样一位在三国时代曾经差一点当皇帝的“首席好人”,为什么会在《三国演义》里戏份几乎被删光了呢?

根源,就出现在刘虞拒绝袁绍等人拥立当皇帝这个历史事件上。当时,刘虞拒绝袁绍等人的说客时是这么说的:如今天下崩坏,皇帝正在董卓那里蒙难。大家都是各州郡的长官,应该纠合力量,共同去辅佐皇帝。拥立我当皇帝的手段,这不仅是抹黑我,而且还是造反谋逆!

这段话,把刘虞的政治主张表述得很清楚,就是刘虞认为:在东汉末年,真正的忠臣尤其是汉室宗亲姓刘之人,应该集合自己的力量,去全力营救皇帝,而不是自己当皇帝。这个时候自己当皇帝的,都是叛贼都是大坏蛋。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刘虞这样的表白,相当于给所有刘姓皇室,都上了一道政治上的紧箍咒。——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谁是刘姓皇室宗亲?刘姓皇亲里面谁有实力?有实力的刘姓皇亲里面,谁又惦记着要当皇帝的?

这样的人不止一个,但是因为这段话而被人想到的,首当其冲,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刘备。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正是走完了刘虞这套拒绝当皇帝的全套程序,虽然刘备从来都是“有大志”,一直筹划着“天下三分”,却也要等到曹丕篡汉、谣传汉献帝遇害的时候,才登基做了皇帝。但有些事情,可以大胆去做,却不可以明面来说。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这么一个名气很大、官声很好而且还拒绝当皇帝的刘氏宗亲刘虞,如果出现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前面章回中,再把刘虞不当皇帝这些事情浓墨重彩描述一番,这就相当于给后面当皇帝的刘备提前套上一顶紧箍咒。而且一旦安排这样的刘虞出现,后面的刘备即便走完了全套程序才当皇帝,也比刘虞的道德水平上差了那么一点点,对于让刘备以仁德称帝的罗贯中来说,这也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 “汉末首席好人”,为何被删光戏份

于是,后世的我们就看到,汉末首席好人刘虞,就只能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被删光戏份,做一个安静的背景人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