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2018流行的三大盛事,那必須是:吃泡麵、就榨菜,喝二鍋頭!
這三樣東西看似毫不起眼,卻在今年重新回到了昔日的巔峰。均價2元左右的康師傅方便麵,在16年曾面露苦澀,各種快消費產品的崛起使方便麵市場低迷,一度沉落谷底。如今再次站回二十元的高位區間,重回千億俱樂部;以生產二鍋頭的順鑫農業從今年的2月最低股價至今飆升了200%左右,牛欄山二鍋頭走出了自己的“牛”市;一包九毛錢的涪陵榨菜,在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高達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7.52%,兩年的時間暴漲236%,撐起了230多億元的市值;當然,更引人矚目的還有一經發布便從電商行業中搶佔三億用戶群體,上市首日市值接近300億,銷售額一年近2000億的平民購物平臺拼多多。
四個案例似乎都意味著現代人整體的一個消費降級,曾幾何時,康師傅、牛欄山、榨菜等快消品已經慢慢的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在近兩年,其市值以及股價的上漲一度引起熱論,紛紛好奇在每年人均GDP的增長情況下人們的錢都花到哪兒去了。難道之前一切的消費升級都是假象?更是有人通過分析說這都要歸功於高漲不下的房價,是房子壓在了這代人的身上。掏空所有積蓄付了的首付,還要每個月還房貸,哪裡還有錢來進行消費升級。於是很多人都把這把這條罪狀給安在了房子的頭上,那麼房子究竟是否擠出了人們的消費,尤其是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呢?
要對房價展開口誅筆伐,首先我們應當想清楚究竟消費水平真的在降級嗎?
所謂的消費升級在市場上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傳統意義上單純價格的升級,只有購買更加昂貴的產品時才能說是升級。那麼拿拼多多來說,它一度被稱之為假貨平臺,價格低廉,品質沒有保障,但對於一個從未擁有過數碼產品的人來說,能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怎麼能說不是消費上的升級呢。反之消費降級更是無關於商品價格的高低與品牌的好壞,購買相比較之前價格更低、品質更差的產品或服務則稱之為降級。
其實不然,中國人一直都有一個習慣“貨比三家”,希望以更加便宜的價格購買到同樣品質的東西。所以要判斷消費究竟是下降或者升級,還有一個重要的依據,便是消費結構。從相關經濟數據來看,我國居民整體消費中,服務類消費相比較實物類消費有明顯提升,而且對於精神方面的需求消費要高於溫飽消費,以及人們對於同類產品中高品質產品消費的偏好特點尤為明顯。
最明顯的一點便是,今天這個主題的“罪魁禍首”房子!從相關數據瞭解到,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小戶型剛需房。自2017年4月份以來90平方米及以下與140平方米上房價漲幅差正在回落;另一方面,進入2017年6月份以來,90平方米以下與90平方米至140平方米房價漲幅差正在擴大。這不正在表明,在“住”方面,我國居民群體對140平方米以上改善性商品住房偏好上升,同時代表著消費正在升級。
從“行”方面,以飛機和汽車為例。2017年的民航數據中顯示,全年旅客運輸量高達5.49億人次,同比增長12.6%。這個數字與漲幅不可謂不高,相比於以前的大巴、火車出行,更多的人已經選擇以飛機為出行方式,此舉何不為消費升級。從汽車銷量來看,C級車與SUV汽車銷量同比增速絕對值顯著高於普通型A級車與SUV汽車銷量同比增速。這表明人們已經不單純把車輛當做日常代步工具,正在逐漸向高端車市場步入,這又何嘗是消費降級?
此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消費升級的表現,一度火熱的自媒體直播;各大視頻軟件的vip會員,這個年頭誰還沒有一個或幾個?隨著網絡社會的越來越深入,網上的經濟付費體制已經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人也願意為知識付費。種種這些行業的迅速增長,都有很明顯的消費升級的特點出現。
不可否認的是一度高漲的房價對於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確實增加了不小的負擔,每個月需要償還的房貸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縮減了人們日常的可消費支出,直接對人們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產生消極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握在自己手裡的房產又何嘗沒有給自己帶來消費時的安全感。曾經以信貸融資所購的房產,只需支付少部分房款,便可以獲得價格上漲後所產生的全部收益。在如今這個經濟體系中,平穩增長的房價誰敢說不是一個最好的資產增長方式。並且沒有房子與房貸,你就能在城市中安安心心的專注於工作與生活嗎?
一個女性朋友雯雯畢業沒兩年,單身、一直在鄭州工作,她的收入要高於鄭州平均工資水準。沒房沒車,但最近說有考慮在鄭州買房子的想法,問她為什麼,雯雯說我的收入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可是工作這幾年卻沒存到一分錢。總感覺自己也沒怎麼花錢,就是不知道錢去哪兒了。還是老老實實買個房,看的著摸得住,最起碼自己以後在鄭州工作生活心裡也能有個底。其實萬哥也挺好奇,小姑娘家平常也沒怎麼見她買名牌包包什麼的,就喜歡吃吃喝喝,街邊小攤是她的最愛。昨天又聊起天來,竟然說自己還負債累累。究其原因,每個月的房租、一日三餐、交通費以及週末生活的花費到頭來依然是入不敷出。
▼
相比於雯雯這種單身一人的,很多家庭在擁有自己的房子時同樣的生活品質也沒有降低。老鄭已經在鄭州多年,12年因為結婚東拼西湊付了首付,及早上了車。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夫妻二人在各自單位都已經成為了中堅力量,兩個人每月的公積金就足夠償還那套房子的月供,而房價也已翻了幾翻。最近,老鄭又在考慮換一所大房子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這不是消費升級嗎?現在所說房子是人們消費降級的罪魁禍首,何嘗不是一種謬論。
那麼消費究竟是在升級,還是在降級?如果是升級,為什麼我們的消費數據出現15年來新低,連9毛錢一包的榨菜半年都能淨利潤近三億?如果是降級,那麼為什麼高端酒茅臺股價這麼高,又為什麼中國人在海外排隊購買各種產品?換句話來說,不是人們的消費降級了,而是人們對於生活品質、品類的追求不一樣了。現在更多的年輕人或許不再只重視虛無縹緲的品牌,對自己口味兒最為重要。其實嚴格說來,我國很大一部分人的財富積累都來源於房產。所以房子對於年輕人的消費降級或許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但在現在各種壓力纏身的年代,就算沒有房子這座大山,他們手裡的錢就會用去盲目消費嗎?
所以真正的消費升級,並不只是單單物質價格上的升級,消費降級也並不是生活水平的標準降低,只是更多的年輕人更樂意把錢花在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上。例如房子,儘管房價過快上漲的確對消費有一定的擠出,但房價並未阻礙消費升級的步伐,所以消費降級的鍋不能甩給房地產市場。手裡有房子需要改善的繼續貸款購房,提高生活品質,沒房子的想盡辦法及早上車是消費升級;與同樣口味的奶茶從coco換為了蜜雪冰城一樣,價格低了味道卻沒變,這難道不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生活的升級嗎?而出現房價背鍋的情況只能說:
曾經的北上廣不相信愛情變成了你不相信房價~閱讀更多 鄭州樓事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