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昭並稱「二張」的謀士是誰?他在東吳的地位如何?

孫吳除了有張昭,還有一位張紘,名氣也很大,論孫氏兄弟的信任程度,張紘甚至還重於張昭,只是張紘的名氣稍小一些。

和張昭並稱“二張”的謀士是誰?他在東吳的地位如何?


孫吳版的“隆中對”。張紘字子綱,徐州刺史部廣陵郡人,早年上過太學,拜名師韓宗專習經學,成為一名學者。但他不讀死書,喜歡把書本知識活學活用,視野開闊,看問題很有見解。孫堅死後,孫策又帶著母親和兄弟們渡過長江,到了位於長江北岸的江都縣,周瑜曾向孫策推薦了張紘,周瑜說張紘很有眼光和頭腦,建議孫策向他多請教請教。父親死後,正在上升的孫氏事業突然中斷,下一步何去何從,孫策還沒有明確的打算,不知道該怎麼辦,正好向張紘請教。


和張昭並稱“二張”的謀士是誰?他在東吳的地位如何?


孫策大老遠跑去找張紘,正逢張紘因為母喪在家守孝,見到了張紘,說明來意後,卻被張紘婉言拒絕了。孫策很著急,甚至流下了眼淚,對張紘說:“久聞您的大名,今天的事只有您能給拿個主意,請您務必給出個主意,以不副我對您的高山之望。如果我能微志得展,血仇得報,這是您的功績,也是我心中所望啊!”孫策的真誠打動了張紘,張紘幫孫策對形勢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孫策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和張昭並稱“二張”的謀士是誰?他在東吳的地位如何?


張紘對孫策說:“從前周朝國運衰落,但是有齊國、晉國一起來光復它,這是諸侯王應盡的職責。現在您繼承了令尊的事業,又有驍勇善戰的名望,如果現在投奔丹陽郡,在江南的吳郡、會稽郡一帶發展,那麼揚州、荊州日後也不在話下,你的家仇也可以得報。之後據守長江,奮威德,誅除郡穢,匡輔漢室,功業豈不跟當年的齊桓公、晉文公一樣?如果是這樣,我願意結盟同好,渡江輔佐將軍!”孫策聽後如夢方醒,激動不已。如同後來劉備在隆中的草廬向諸葛亮求教一樣,孫策與張弘的這次談話同樣極為重要,有人認為是孫吳版的“隆中對”,因為這次談話的地點在廣陵郡的江都縣,所以這次談話也被稱為“江都對”。差點兒被曹操扣留。張紘告訴孫策,不要在袁術跟前耽誤時間了,應該儘早脫離袁術,向長江以南發展,孫策照做,這才有了後面的席捲江東。就在孫策去世的前一年,孫策派張紘出使許縣,因為孫策當時名義上服從朝廷,按制度應當定時貢獻,張紘就是做這件事的。

和張昭並稱“二張”的謀士是誰?他在東吳的地位如何?


但是,張紘到了北方就被曹操留了下來,曹操聽說張紘很有名氣,又有戰略眼光,就想收為已用,曹操以朝廷的名義任命張紘為侍御史,還讓張紘兼任九江郡太守,但不讓他回揚州赴任,希望張紘留下來幫自己,被張紘以身體有病拒絕。孫策死後,張紘要求回江東,經過一番努力,曹操還是把他放了回來。張紘回來後,有些人勸孫權說他曾經接受過曹操的任命,“嫌其志趣不止於此”,也就是不一定可靠,但孫權對此毫不介意。孫權無比信任。張紘回來後,擔任的職務是會稽郡東部尉,上任不久便被孫權召回,孫權認為會稽郡東部沒有多少事,張紘在那裡純屬浪費,於是讓他回來協助自己處理軍政事務,會稽郡東部事務採取遠程辦公的方式解決。

和張昭並稱“二張”的謀士是誰?他在東吳的地位如何?


孫權剛剛接班,年齡還小,而外方多難,母親吳夫人感到很憂心,她多次以謙遜、感激的言辭囑咐張紘對孫權盡心輔佐,張紘每次都以書面形式給予答謝回覆,並不斷反省自己。張紘參與孫權的重要決策,遇到特殊事情和秘密決議,需要章表信函,或者與四方人士交結,孫權都讓張紘和張昭來撰寫。孫權稱張昭為張公,稱部下其他人都呼其字,對張紘則是另一個例外,每次稱呼他都叫東部,顯示出親切和尊重。“小巫見大巫”:張紘的文章寫得很好,當時天下有幾位大筆桿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算一位,但陳琳看了張紘寫的文章,也欽佩不已。一向直言敢諫:張紘後來擔任孫權的長史,相當於秘書長,是孫權的“大秘”。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率軍進攻合肥,為了速戰速決,孫權準備親自率突擊敵人進攻,把大家嚇傻了,但誰勸孫權都不聽。

和張昭並稱“二張”的謀士是誰?他在東吳的地位如何?


隨軍行動的張秘書長勸諫說:“您依恃旺盛的氣勢,輕視強大凶暴的敵人,即便奪旗斬將,威震敵軍,也只是偏將軍乾的事,不是主帥應該乾的。”孫權聽了,這才放棄打算。次年,孫權準備再次出兵合肥,張紘又勸諫道:“如今的形勢,應當暫且隱伏偃息軍隊,廣泛開墾農耕,任賢使能,務須崇尚寬和仁惠政策,順應天命來施行誅討,這樣就可以不勞師動眾而天下平定。”孫權聽了,又停止了行動。建議“遷都”南京:都知道孫吳的首都是南京,這其實是張紘的建議。孫吳的大本營最早是吳縣,也就是蘇州,後來遷到京口,也就是鎮江。為了爭奪荊州,孫權一度將大本營遷到鄂縣,也就是今湖北鄂州,孫權改其名為武昌,孫吳立國,武昌是第一個首都。

和張昭並稱“二張”的謀士是誰?他在東吳的地位如何?


後來孫權與蜀漢盟誓和好,為了讓蜀漢方面放心,孫權決定將首都遷回江東,張紘建議說,秣陵是最佳選址,這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張紘對孫權說: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為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訪問故老,雲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雲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為都邑。孫權後來就將都城定在了秣陵,將其改名為建業。遷都完成後,孫權讓張紘回吳郡接家眷,走在半路上張紘病逝了,時年60歲,孫權聞訊痛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