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林語堂說「西方的藝術來自於女人,中國的藝術來自于山水」呢?

幸福地帶2


“中國藝術的衝動,發源于山水;西洋藝術的衝動,發源於女人。”林語堂說,“西人知人體曲線之美,而不知自然曲線之美;中國人知自然曲線之美,而不知人體曲線之美”。

說西洋藝術發源於女人還大致可以說的過去,但說中國藝術發源于山水就確實流於片面。


西方的美術史整個梳理下來,我們發現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從中世紀的宗教題材開始,從聖母開始,再到文藝復興,女性的的確確,一直到現在都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差不多可以說,整個西方美術史,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不遺餘力地歌頌女性之美。

實際上,西方美術從中世紀的宗教繪畫開始,就是力圖接近人物的真實面貌,也就是說寫實主義。

但在中世紀的繪畫作品中,西方藝術家的工作就是力圖最大程度的接近真實。一直到文藝復興,隨著油畫技術和顏料工藝的進步,寫實主義就變得成了可能。

加上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潮和藝術家的思想解放,將神體變成人體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某種程度上講,是藝術創作的需要推動了油畫寫實風格的形成和進步,而不是有些理論認為的油畫的技法推動了人體藝術的發展。

說回中國畫的發源問題。

實際上,林語堂作為一個文人,經常搞一些噱頭式的語錄也是很正常的,反正錯了對了也無傷大雅,而且從某一個側面來理解,他說的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林語堂的本意應該就是,西洋畫發展到民國,展現給大家的面貌就是畫女人的多,畫女人LUO體的多。

而中國畫從人物、到花鳥,到山水,一路發展到民國,給人的錯覺也是山水的多,總量上來看,問題也不是太大。

所以說,儘管林語堂對中國畫的歷史研究不深,表述的也不夠嚴謹,但這個在當時也算是一種現實。


名師巨典


自詡為“兩腳踏東西文化”的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這樣說:“中西藝術最顯著的差異,在兩方靈感之不同,這就是東方感受自然之靈感而西洋感受女性人體美之靈感。”誠哉斯言,其實只要對東西方藝術史稍微有所瞭解的人對此理解也並不難,這種東西方藝術之間天塹之別源於各自不同的文化本元的底色之異。



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

對西方藝術來說,最經典的主題總是與人(或者說神)息息相關,而尤其女性更是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份量。“崇拜人體尤其崇拜女性人體美是西洋藝術卓絕的特色”,林語堂的這句話對西方油畫的藝術特色的定位十分準確。一部西方藝術史,對女性全方位的推崇和描繪是有目共睹的,這與人類傳統宗教文化心理有著密不可分的瓜葛,既和原初的母系社會有關,更與宗教上的聖母情結和神話中的女神象徵等緊密相連。

而且在藝術世俗化的進程中,女性在西方藝術表達中以女神的形象出現最為普遍,在西方的主流價值觀中許多都是以女性形象來概括其中的文化內涵,比如自由女神、美惠三女神等等,莫不如事,已成共識。

自由女神像

中國的藝術更講究師法自然,這種審美價值追求與中國人性格中的內斂含蓄委婉的特質相吻合,更與中國人信仰中的泛神論乃至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息息相關。於是在中國傳統的藝術中,對山水的描繪情有獨鍾樂此不疲,隨著士大夫這個階層的出現,繪畫這種藝術成為抒發性靈的最佳載體,而且越來越成為文人士子的一種自覺追求,並在這種表達中漸漸地擺脫了真山真水的束縛,更趨向於符號化純粹化,成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最大的藝術特色。



展子虔《遊春圖》

范寬《溪山行旅圖》
張大千《桃源圖》

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這兩種不同的藝術之間的隔空互動,儘管有齟齬,但各自取長補短相互印鑑是主流,都曾經有力地促進了各自的發展,也推動了東西方之間文化的融合和精神的互通,這應該是一個樂見其成的局面。


吃素的穿山甲


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錯誤觀點,太片面!任何藝術都源自於“思想意識形態”,也就是“宗教”!西方藝術就沒有山水風景油畫嗎?

這完全是老骨灰們的狹隘思想!


o剛剛o


西方的“人體藝術”,其實就是一簾遮羞布,是西方對女性的不尊重和歧視!西方近代史的“女巫事件”,與西方“人體藝術”發展的時間,是出於同一時期的!西方的“女巫事件”延續兩三百年,當時的女性在西方統治階級的面前,就是玩物、虐待的對象!西方的“人體藝術”,其實就是女性被迫成為玩物的寫照!西方的輿論,就是這麼CNN!在欣賞西方“人體藝術”的名畫時,在看看《歐洲近代史》中的“女巫事件”吧!


荒冢庸人


林語堂先生是近代文化泰斗之一。林先生學貫東西,20世紀初葉曾留學歐美,為傳遞中西文化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先生曾經盡力瞭解歐洲的文化精粹和風土人情,探討人類文明的不同傳承,於是對東西方文明及藝術達出不同的結論,先生的這個論點還是一定的依據。這就要從先生的閱歷和博學來說起。


林語堂先生集許多頭銜於一身,以他在西方實習多年的經歷,達出了東西方人類文明的認知區別,西方人信奉上帝,認為上帝創造了人類,從伊甸園裡的亞當夏娃偷情,再到諾亞方舟的遭遇,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無能為力,所以倍加珍惜生命,西方人重視女性,源於史前母系社會的傳承。這與華夏民族有一樣的經歷,華夏人的女媧補天事蹟,也是說明華夏曾經的母系社會。

林先生認為,華夏人更有強力的母愛情懷,只是華夏人非常含蓄,已經把母愛藏在心底。因為還有許多問題應對,特別是生存和戰爭以及對自然環境的抗爭。華夏人供奉的牌位是“天地君親師”的順序,從這裡就看出華夏人的人生思維,是把天地放在首位,環境是攸關生存的首要前提。


每個人在大自然的面前非常渺小或不堪一擊。華夏民族注重的是自然環境、人與天地的的情懷反應。所以在華夏民族的文化藝術裡表現的基本都是山川河流,雲峰峽谷,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流傳到今天最早的藝術作品是晉朝展子虔的遊春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體現人與自然的蓬勃生機,馬荃與范寬的山水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石濤和大千的山水已經登峰絕頂。展現出華夏民族的藝術精髓,所以華夏民族的藝術,山水佔據了重要部分。這一點林先生看得透明。



西方的文明在16世紀才定型!那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崛起。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這三個巨人的現身,才讓西方的藝術找到真諦,他們的作品是從現實主義加以希臘神話融合一起。現實主義表現的是人間親情。主題就偉大的女性,他們把女性放在重要地位。尊重女性,男人們就贏得了紳士的尊稱。


人類文明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各民族的崇拜圖騰取捨差異。林語堂先生學貫東西,把世間萬物看得非常透徹。既不會褒獎華夏人,也沒有貶低西方文明。東西方都是文明,都適合自己的口味。林先生還翻譯了許多西方書籍,也向西方傳播了華夏文明的許多歷史情節。作為一個偉大的學者。只能說:林先生了不起!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