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第三大城市是長沙還是合肥?

落花201820503


這個問題的最恰當問法應該是:中部省會城市中,長沙、合肥誰更有發展潛力。

按照2018年上半年各省會城市GDP排名情況,中部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武漢、長沙、鄭州、合肥。

看這個排名,長沙和合肥爭奪第三的位次顯然有些莫名其妙。

所以,合適的問法應該是:中部城市排名,長沙、合肥誰排在前面,誰更有發展潛力?

我認為,雖然目前合肥不及長沙,但未來的前景要好於長沙。按照我的觀點:合肥要比長沙更有潛力。

第一,南京乃至江蘇的輔助作用。

合肥與南京的距離,非常近。高鐵一個小時的路程,讓人們有一種錯覺:這是一個地區的兩個城市吧?而歷史上,他們恰恰有著很緊密的關係——南京一度是大安徽的省會。

合肥,在安徽“一枝獨秀”,跟其他省內城市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甚至,從經濟發展看,它更像一個江蘇的城市。

現在,從相輔相成的角度看,毗鄰南京,對安徽一個是一件好事情呢。南京乃至的各種資源,都會對合肥起到輔助作用。


第二,合肥是一個舉全省之力發展的城市。

合肥的發展後勁十足。

最近幾年來,合肥的發展勢頭很猛。

看其發展速度,遠勝於長沙。

前面說過,合肥在安徽一枝獨秀。因為,合肥有“吸血城市”之稱,安徽的各種資源基本都在向合肥傾斜。

這可能並不是一個好的評價,但卻讓合肥發展後勁十足。

另外,長三角城市群也是一個機遇。

第三,長沙固然不錯,但後勁不足。

合肥與長沙,在教育方面各有特色,但合肥顯然更勝一籌。

從長三角城市群這樣的發展機遇看,長沙又遠不如合肥。

長沙的人口、城市規模,束縛了長沙的發展,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承認。

而看發展速度,合肥要遠遠高於長沙。2018年Q2的GDP增速,長沙是6.36%,合肥是17.74%。

所以,從目前看,長沙要強於合肥。而看未來的話,我更看好合肥。


靜觀財經


第一武漢,第二長沙,第三鄭州。前三沒有合肥什麼事。

武漢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這是毫無懸念的。無論是從經濟總量、教育、交通、人口哪個方面來說,武漢的實力都是中部六省最強的城市。

長沙應該是可以排到第二的。2017年長沙市,GDP10535億元,躋身全國14個城市組成的萬億元城市俱樂部。這14個城市中,只有兩個來自於中部地區,一個武漢,一個長沙。長沙是我國重要的工業製造基地,尤其是裝備製造。我國著名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都是位於長沙市。

除了經濟總量之外。長沙的教育,也領先於除了武漢之外的幾座省會城市。有三座985高校位於長沙,看來分別是國防科大、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其他幾座城市中(武漢除外),鄭州沒有985高校,合肥有一所中國科技大學,太原和南昌也沒有985高校。



再者,長沙是我國的娛樂之都。這裡有氣氛火爆的歌廳,激情四射的酒吧,星羅棋佈的洗浴城,以及著名的湖南衛視。2017年長沙市的娛樂文化、出版發行、新聞傳媒等文化支柱產業增加值達到900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接近10%,幾乎佔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一半。

中部第三城——鄭州。得益於這幾年中國,快速的高鐵建設,擁有地理位置優勢的鄭州,已經成為中國高鐵交通的“十字路口”。鄭州市京廣高鐵(北京—廣州)和徐蘭高鐵(徐州—蘭州)的交匯點,東西和南北方向交通十分通暢,這位,鄭州帶來了巨大的人流和物流,再加上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鄭州已經成為我國名符其實的十字路口。





因此這幾年鄭州市的經濟,上升的非常快。2017年全市GDP達到了9130億元,2018年極有可能突破1萬億元。


紅谷新視界


中部第三大城市是長沙還是合肥?

中部地區包括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等6個省,這6個省所對應的省會分別是長沙、南昌、武漢、合肥、鄭州、太原等6個城市。由於中部地區還沒有實力很強的非省會城市,因此,中部地區的第三大城市顯然是在6個省會城市中產生。

衡量一個城市規模大小主要看經濟總量(GDP)、城區面積、城區常住人口、建成區面積等4項指標。那麼,究竟誰是中部地區的第三大城市呢?讓我們來瞧瞧下面這幾組數據就會一清二楚:

1、經濟總量(GDP)排名情況(數據統計時間為2017年度,下同)

第1名、武漢市:13410.34億元;

第2名、長沙市:10535.51億元;

第3名、鄭州市:9130.20億元;

第4名、合肥市:7213.45億元;

第5名、南昌市:5003.19億元;

第6名、太原市:3382.10億元。

2、城區面積排名情況

第1名、武漢市:1452.20平方公里;

第2名、長沙市:1199.84平方公里;

第3名、合肥市:1126.61平方公里;

第4名、太原市:1000.00平方公里;

第5名、鄭州市:423.84平方公里;

第6名、南昌市:358.90平方公里。

3、城區常住人口排名情況

第1名、武漢市:705.75萬人;

第2名、鄭州市:596.45萬人;

第3名、合肥市:400.31萬人;

第4名、太原市:368.00萬人;

第5名、長沙市:351.51萬人;

第6名、南昌市:274.16萬人。

4、建成區面積排名情況

第1名、武漢市:585.61平方公里;

第2名、合肥市:460.00平方公里;

第3名、鄭州市:422.35平方公里;

第4名、太原市:340.00平方公里;

第5名、長沙市:322.73平方公里;

第6名、南昌市:317.30平方公里。

根據以上4項指標排名可以看岀,武漢市在4項指標中均排名第1;長沙市有2項排第2,2項排第5;合肥市有1項排第2,2項排第3,1項排第4;鄭州市有1項排第2,2項排第3,1項排第5;太原市有3項排第4,1項排第6;南昌市有1項排排第5,3項排第6。

因此,很顯然,中部地區的第一大城市是武漢市,第二大城市是長沙市,第三大城市是合肥市,第四大城市是鄭州市,第五大城市是太原市,第六大城市是南昌市。


潤友


中部第一大城市是武漢,毫無爭議,第二大城市就有多種說法,有人說是鄭州、有人說是長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武漢、長沙、鄭州位列前三,所以,合肥不是中部第三大城市,未來也不太可能成為中部第三大城市,合肥的位置是中部第四,全國第十強的省會城市。

中部第二大城市,長沙與鄭州之爭

為什麼會有爭議,因為兩個整體水平差不多,長沙GDP比鄭州高,但是鄭州人口比長沙多,從經濟水平來看,長沙優於鄭州,從城區發展和未來規劃來看,鄭州的紅利大過長沙,究竟誰是中部第二城,我認為意義不大。

撇開明面數據GDP和人均GDP不談(長沙領先鄭州)

我們看背後的真實數據。

截止於2018年6月底,長沙與鄭州的城市資金總量分別是18313億元和21985億元,資金增速分別是12.4%和4.5%,相比2017年,長沙資金總量與鄭州資金總量縮小了近千億元。未來五年時間來看,長沙資金總量大概率超過鄭州。

合肥資金總量為15362億元,增速4.4%,從總量和增速上均落後長沙和鄭州。

2017年新增常住人口排名:


長沙:27.3萬

鄭州:15.68萬

武漢:14.8萬

合肥:9.6萬

總結:

從綜合實力來看,合肥是中部第四城,從增長趨勢來看,合肥也是中部第四城,題主要正確認識合肥的位置,不要瞎帶節奏!


深圳觀察


中部三強為武漢、長沙、鄭州。截止到目前,中部六個省會實力最強的是武漢,然後是長沙、鄭州。合肥距離三強還有較大差距。

即使將目光放長遠一些,合肥也難以躋身三強。鄭州會依仗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超越上沙,成為中部第二強城市,長沙會退居第三。因此,無論現在還是未來,合肥都夠不著中部第三把交椅。

武漢、長沙、鄭州三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武漢是中部六個省會中唯一一個副省級城市,城市級別最高。不僅如此,武漢的科教實力、綜合交通運輸能力、醫療水平、經濟實力在中部都是首屈一指的。

2016年,武漢、長沙、鄭州的GDP分別為11913億元、9324億元、7994億元。排序一目瞭然。

再看金融實力,也即資金總量數據,2016年三城資金總量分別為22196億元、15489億元、19001億元,排序武漢、鄭州、長沙。

再看財政收入,三城市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是1322億元、744億元、1011億元,排序武漢、鄭州、長沙。

這說明,儘管現在鄭州的綜合經濟實力不如長沙,但已經有了超越的苗頭。

至於交通實力,武漢、長沙、鄭州都是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高鐵運輸實力相當,但武漢水路運輸更勝一籌,是國家三大航運中心之一,其他兩個是上海、重慶。

之所以說鄭州未來將取代長沙成為中部第二,是因為它獲得了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2016年末,武漢、鄭州相繼被住建部批覆,建設為國家中心城市,這是個超級利好,再加上鄭州的航空港經濟開發區,可以看出中央對鄭州的支持力度要比長沙大。


天天說錢


作為一個合肥人,很不喜歡讓人拿合肥和別的城市比來比去,有意思麼?比啥?比優越感還是心裡安慰還是小編為了流量而故意拉的話題?有啥好比的,一一個個都是歷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優越,和合肥這種解放時只有5萬人的縣城比優越感,你們心裡羞不羞?你們有這種自信,怎麼不去比巴黎,比紐約?


鍋蓋遊戲弟


從目前的綜合實力來說長沙在中部應該是第二城,經濟: 人均收入在中部是第一,總量第二;科教: 3所985以及眾多的國家級實驗室,以三一、中聯重科、中車集團、遠大為代表的一批科技技術企業引領中部製造業。

而鄭州則依託河南強大的人口優勢、鐵路航空的交通優勢吸引著東部和南部的產業轉移,依託國家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政策優勢是合肥和長沙不能比擬的。

而合肥的科教在中部是領先鄭州的,憑藉著離東部長三角更近的區位優勢承接了更多的產業轉移。

綜上所述目前長沙第二鄭州第三合肥第四,而第一則是綜合實力全國前十的武漢。

城市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上海在清末以前只是個小縣城,而深圳30年前還是個小魚村,只要抓住了發展機遇未來都是光明的……


小樓一夜聽春雨23013039


就我個人而言合肥是我的家鄉,我並不在乎合肥比誰好,比誰差,我只關心家鄉的空氣是否好一點,人文關懷是否多一點,城市是否面貌潔淨一點,教育是否更優質一點,我們驕傲合肥是科教城市,不是因為科大給合肥人帶來多少經濟效益,當然這點不可否認,我們也感謝科大。但我們更感恩的是科大在合肥給合肥學子帶來的學府氣息和科學憧憬,我們希望合肥可以是一座特別的城市。經常聽別人說霸都,其實大部分都是開玩笑的,我們不會去和別的城市比,也沒得比。我們只想好好的發展,從各個方面,健康的發展。合肥人和它的地理位置一樣,大部分性格偏中庸,不像北方人的直爽,也不像南方人一樣委婉,合肥人給點壓力也可以有很大的發展,遇到點事也不至於擠眼。這種人其實往往最好打交道。所以放眼全國,優秀的城市很多,我們只想努力成為其中一個,希望合肥繼續加油,成為最特別的合肥。


合肥BMW5系1098


歡迎大家共同討論。研究一個城市,尤其是城市的綜合實力方面要擺事實講道理。如果毫無論據,甚至帶有人身攻擊的請勿留言!經濟總量、人均、增速三個指標鄭州都不如長沙,遑論合肥。僅一個教育方面,長沙就強過合肥鄭州太多,一個國防科大,足以抗衡合肥的中科大,吊打整個鄭州教育,長沙還有雙一流的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以及211的湖南師大,合肥鄭州還有在全國拿得出手的大學嗎?鄭州合肥都是典型的二線城市逆襲的代表,這一點從大學教育的佈局就可以看出來,這兩個城市的重點大學和其它二線城市相差無幾,和武漢長沙相差太遠。

其實這幾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排名,大家都心中有數,沒什麼好說的。值得討論的是,這幾個城市所具有優缺點的細節方面,這些是與普通人息息相關的,而不是可以體現城市實力卻與普通人沒什麼關係的GDP財政收入之類的。

1、空氣方面,長沙最好,武漢合肥次之,鄭州的比較糟糕。

2、氣溫。夏天溫度都差不多,但長沙武漢的夏天貌似時間更熱。 冬天,鄭州最冷,武漢合肥次之,長沙最暖。鄭州有暖氣,另外三座城市都沒有。

3、城市群。鄭州有中原城市群,武漢有武漢城市圈,長沙有長株潭城市群,合肥則沒有那麼大的輻射力,而且附近的城市不夠密集。像長株潭這樣一天逛遍三個大城市是難以想象的。

4、房價。武漢合漢都差不多,鄭州低一個層次,長沙是中部省會城市中房價最低的。 但是武漢城區面積攤得太大,中間兩條大江,交通不好,合肥邊緣的房價都比長沙貴,不知道憑的啥。

5、排外。武漢這方面名聲在外了,鄭州合肥也有點,長沙就好多了,可能是因為本身是娛樂之都,比較開放的緣故。

6、交通。 交通只說平時使用的。偶爾使用的,比如機場、高鐵就不說了,大家都差不多。先說地鐵。運營里程來說,武漢略微領先鄭州,長沙領先合肥。但是如果只在市區活動的話,沒必要考慮全市覆蓋程度了。

就綜合因素而言,中部四大城市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武漢人瞧不起長沙人,鄭州人看不上合肥人,但是論人才吸引力、國際化程度和商業魅力來初步比較,武漢、長沙的城市影響力會更勝一籌。


常德潮生活


中部老大武漢沒毛病!老二老三在長沙、鄭州里選!沒合肥的菜!

首先比GDP,2017年長沙過萬億,鄭州市過9000億!但鄭州增速比長沙快!這一點鄭州值得期待!

國家扶持上,鄭州作為中部僅有的兩個中心城市,很值得期待!大家知道:深圳,浦東都是在國家扶持下獲得大發展!但鄭州在營商環境需要下苦功,舉個簡單例子,綠化辦都問企業伸手要錢!鄭州市如果能突破固有觀念!一定會大有作為,中部老二值得期待!

教育上,長沙佔優!兩所985.鄭州只有一所211.教育是鄭州短板!

綜合看鄭州、長沙各有所長,也有短板,在中部老二、老三穩穩的!合肥還是歇歇,留點力氣爭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