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海外:航運業已過了低谷期

東方海外近日表示,市場基本面有所改善,未來一年將是集團增長的一年。

東方海外:航運業已過了低谷期

東方海外(國際)財務總裁董立新在3月12日業績記者會上表示,2017年經濟環境遠勝預期,在接近十年低增長後,全球主要經濟大國之國內生產總值及貿易貨量同步健康發展,為業界2016年所經歷之低谷帶來轉機,這種增長在近年難得一見,似乎能為持續復甦打下基礎。董立新表示,2017年是積極的一年,該行業已經過了低谷期。歐美貿易增長尤為強勁,跨太平洋貿易增長16.3%,亞歐貿易增長19.7%。歐美市場正在復甦,預期2018年保持良好增長。

董立新稱,改善的基本面包括全球貿易同步增長、供需基本面改善以及有限的新造船訂單量。他補充,已經注意到新造船訂單逐漸平靜,供應量趨於平穩。

不過,董立新警告新造船開始交付,供應增長將繼續超過貿易增長,運力不斷上漲。過去幾年訂造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現在已經交付使用。此外,隨著貿易增長改善,業界將繼續採用聯運或以前閒置的船舶運力投入運營。

東方海外在去年和2018年初共計接收了6艘21413TEU集裝箱船。董立新表示,一旦計劃在2018年交付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投入使用,2019年和2020年的新船訂單量預計相對較低,考慮到經濟數據的改善,該公司希望該行業相比過去幾年享有更大的穩定性。

與此同時,東方海外繼續平衡其收入驅動因素,儘管來自亞洲內部的業務收入有所下滑,但是這一比例已經超過跨太平洋和亞歐貿易所佔份額。

更重要的是,伴隨著該部門增速16%,營收達到55億美元,單位營收增長12%,達到了8.68億美元。鑑於年內運力激增至698401TEU,這一結果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談到利用率下降1.2%至83.7%時,董立新表示:“我們不能盲目追求利用率,因為這會影響收入。考慮到今年我們的長途運輸能力大幅增長,我們認為在平衡單位收入和利用率方面將會處理得很好。”

集團對長灘集裝箱碼頭的進展保持樂觀態度。2017年第四季度,長灘集裝箱碼頭第二階段上線,吞吐量達到200萬TEU。當第三期工程於2021年完成時,吞吐量達到330萬TEU。

董立新也強調加入聯盟的好處。“OOIL多年來的基礎戰略之一是結盟,我們與中遠、達飛輪船、長榮海運組建的海洋聯盟已經進入了第二年。聯盟成員在聯網和規模方面帶來了效益,這也是我們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在經濟逐漸改善的背景下,行業市場地位不斷鞏固的情況下,東方海外的未來似乎很有希望。我們有良好的條件繼續發展,並期望繼續保持業界一貫的最佳表現紀錄。”

展望未來,董立新指出,在大型新船2018年按時投入服務而2019年及2020年新船訂單數目相對較少情況下,經濟數據改善有望為業界帶來多年來所需的穩定環境。目前,集團保持審慎樂觀。集團以全盤整合供應鏈為目標,緊密連結內中各個流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讓物流供應鏈上參與者都能得益。在經濟環境逐步改善及業界漸形整固下,東方海外國際(股票)前景更為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