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智慧 避己所短用人之长 天王洪秀全的“局”

鬼谷子是历史上的传说,但他留下的《鬼谷子》一书,千年来从未过时,那么为何说他永远不会过时呢?因为人性千年来从未有过变化,人性不变,它便不会过时,即使人们研究透了自己,也不会过时,因为人从未超越自己的劣根性,历史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鬼谷子在《权篇》讲了几句非常有内涵的话,值得学习和思考。鬼谷子说:“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是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几个非常注意的地方,一只要人们自己说出的话,就希望别人听从,只要自己做事情,就希望能成功。每个人关注的焦点永远都只有他自己,所以善于听话的人,总是人缘好,更容易成功,因为人希望别人关注自己,服从自己,而你关注他的时候,更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点和弱点,攻击他的弱点,让他为你服务,利用他的优势来成就自己。

鬼谷子的智慧 避己所短用人之长 天王洪秀全的“局”​要想成功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成功,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要想成功必须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有智慧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是利用愚蠢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不擅长的短处,而是去去利用愚蠢者的技巧之处,这样做就能避己所短,用人之长,这样做起事来永远顺利。

我们常说怎么样才能对自己有利,要想对自己有利,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要想怎么规避祸患,就要避开自己的短处。

人们常常勾心斗角,总是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打击别人,让别人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让他使用自己的短处,尺子有所长寸有所短,领导想某人穿小鞋的时候,就安排某人去干他不擅长的事,给他找麻烦,而被穿小鞋的人,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果某人还有怨言,领导会说你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干不了,那你别干了。很多人就是这样被领导除掉的。


鬼谷子的智慧 避己所短用人之长 天王洪秀全的“局”​在清末后期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运动,那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来被镇压了,这场运动注定要失败了,这场注定失败的运动里边,有很重要的一条因素,就是内耗,内部争权夺利相互残杀,内耗的胜利者是洪秀全,而这一次都是他设下的“局”,除掉一切对自己权利有威胁的人。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就开始走上了灭亡之路,志得意满,醉心于荒淫糜烂的生活之中,除了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能见到外,其他压根就见不到洪秀全,就算这三人想见洪秀全也得遇到朝廷大事才能见到。

1856年,总理朝政的东王杨秀清,开始有了夺权的野心,控制朝廷的大权,大事小事他说了算,并且用武力威逼洪秀全到他府上称呼自己为“万岁”,为了实现夺权的野心,用“天父下凡”的神话,为自己歌功颂德树立威望。

洪秀全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加强自己的防卫力量,另一方面召回韦昌辉,用韦昌辉来对付杨秀清,韦昌辉带了三千人,被堵在城门外,韦昌辉再三的恳求杨秀清,杨秀清才放他入城。

洪秀全见到韦昌辉故意指责他,让他去东王府给杨秀清请罪。洪秀全对韦昌辉回来没有表现出一点开心,还假装不知道韦昌辉为何回来。为了麻痹杨秀清,当然韦昌辉也明白洪秀全的意思。

韦昌辉给杨秀清请罪,开心的时候,便把洪秀全称呼他万岁的事情说了出来。韦昌辉心里愤怒,却装着很开心的样子,恭维杨秀清,并跪地三呼万岁。杨秀清准备酒席招待韦昌辉,酒席开始杨秀清喝着喝着就喝多了,这时候,韦昌辉便趁机刺杀了杨秀清,杨秀清的梦破灭了。后来韦昌辉把杨秀清的势力给血洗了,杀了三万多人,城中百姓非常惊慌。


鬼谷子的智慧 避己所短用人之长 天王洪秀全的“局”​后来洪秀全为了稳定人心,就宣布了韦氏罪状,谴责他杀人过了,打韦昌辉四百下,韦昌辉表面上接受,实际上准备更大的屠杀。

后来石达开回到都城,见到南京惨状,责备韦昌辉乱杀无辜人员。韦昌辉打算除掉石达开,当天夜里便去屠杀石达开,没想到石达开跑了,将石达开的家人全杀了。

石达开上书洪秀全应该惩治韦昌辉,对洪秀全说如果韦昌辉不死,便带兵回南京。洪秀全接到上书就责备了一番韦昌辉。韦昌辉有夺权之心,夜里便攻打洪秀全,洪秀全知道韦昌辉已经人心尽失,洪秀全下令反攻韦昌辉,轻松便赢了。

后来,洪秀全对石达开也百般猜忌,石达开率十万兵马出走四川。这时候,洪秀全除掉了所有威胁,利用他们争夺夺利之心,除掉了他们。

这一切都是洪秀全的局,用韦昌辉除掉杨秀清,然后用韦昌辉得人头来稳定石达开,然后在伺机一步步除掉石达开,石达开聪明人,直接走了。

洪秀全是赢家了,得了民心还除掉了威胁。这就是有智慧的人才有的做法,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是故不困也。文章纯属个人之言,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