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医生看一个病人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而中国医生五分钟就能看一个?

何心恺


说道美国医生看病要花费半小时左右时间,而我国医生看病也就几分钟这个问题,一些人可能会认为,中国大夫看病时间短或许是医技、责任心缺乏的原因。其实不然,那为何同样是看病,时间上会相差这么多呢?

美国实施看病全预约制

据不少在国外生活的朋友说,通常在国外看病门诊是全预约制的。就是到了你看病的时间你就必须要按时去,且去了之后若不是因为自己有事要先离开,医生大多最少会用十多分钟或长达半小时之久的时间来给予病人诊治,且期间存在将近一半时间用于对病人教育预防咨询上。

可若是到了预约时间病人未能按时就诊的,那不好意思,只能再重新预约了。且病人若是存在多次不能按时就诊情况的,将会划到医院黑名单,于是导致不少留学生预约门诊需等待长达一两个月时间,预约需要病人等待这么长的时间,自然没道理几分钟就完事了,据说中国医生每天看病量可相当于美国医生一周的看诊人数了。还有国外较地广人稀,医生会有较多时间与病人交流。

中国人口众多,医生工作量大

而国内,若是也采取全预约制,让老百姓看病等上一两个月,那是不现实的,就算等一周通常都会抱怨的,我国人口众多为了让病人尽快看上病,国内医生半天门诊人数已经放宽到五十人左右。就这个人数,要是每个病人花费半小时就诊,那大概就是二十多个个小时,就算不吃不喝不下班,也是完成不了的。

其实国内也是存在病人就诊十几甚至半小时时间之久的医院的

一些高端私立医院,就诊质量相比要领先,除了就诊助理全程指导,医生基本上是国内外有名专家,就诊时间比较有保障,当然在收费上也是相当高的,对于老百姓来说负担是比较大的。


光线医生


这个问题问得好。

现在的大医院,三甲医院,地区的中心医院,专科医院,基本上都是人山人海,病人是成千上万,很多的病人排一天的队,可是医生看病只有短短的五分钟。

每一个病人都希望医生给自己看病的时间越长越好,医生问病情解释病情越仔细、越详细,越好,这是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

说句实在话, 中国的医生也希望能像美国医生那样,半小时看一个病人,为什么现在的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为什么现在不少患者对医生不满?“排队几个个钟看病只有5分钟”,是患者对医生不满意、对医疗不满意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医生能像美国医生那样,看一个病人半小时吗?

目前看来,绝无可能!

据权威部门统计,2016年,我国每10万人口拥有240名医师,美国的数据,2014年(抱歉,我只查到2014年度数据),全美每10万人口拥有265.5名执业医师,二者其实差别不大,可为什么体现在给病人看病的时间上相差这么大呢?

非常重要的原因,美国看病实施了预约制,而我们,才刚刚开始。

美国医生看病,一天至多也就约10多个患者,他当然有充足的时间给每一位病人看病,平均下来一个患者正好是半小时,而我们呢?过去没有施行预约制,病人在同一时段时间内有时更集中,所以,排一天队看病五分钟是家常便饭,现在实施预约制比过去有改善,但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医院、我们的医生不可能每天只预约十多个病人!据统计,2016年,我国总的门诊和住院人次达到了80亿人次,中国的医生每天要看5、60个病人甚至更多,如果像美国那样就10多人,那么剩下的4、50人就一定是往后推,如此,你想想啊,这80亿人次的门诊量,猴年马月才看得完?

这,就是在美国预约看病在一个月至半年之间,而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到当天挂号当天就诊当天住院当天诊断当天治疗(少数热门专科和医院时间会更长一些)的原因,这也同样是美国医生看病半小时中国医生五分钟的原因。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预约看病甚至要排队一年以上,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排几个小时队已经开始骂娘了,你让他预约十天八天,一两个月甚至半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普遍施行了家庭医生制度,人家的家庭医生制度是非常成熟的制度,全美所有的医生水平不会相差的太远,他不像我们,想学别人,但学的“四不像”,我们的病人,一有个头疼脑热,就习惯性的往大医院跑,虽然我们医生的人均数量与美国的差不多,但具体到每家医院每个医生,就是千差万别,大医院是人山人海,可大量的基层医院是门可罗雀,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与大医院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医疗资源分配极度不平衡造成的恶果。

要改变中美之间的这种状况,提高病人的就医体验,让中国的老百姓也能看病半小时,有赖于改革医疗制度的缺陷,以及人们现在的就医观念(永无止境的追求优质的医疗资源)的转变,分级诊疗如能顺利推行,有助于加快这种转变。

推广医学科普,剖析医患关系,讲述医患故事,请大家关注我:麻醉超人钢铁侠。


麻醉超人钢铁侠


我的哥哥嫂子在上海的医院工作多年,而我因为老公工作性质,需要辗转多国,我们在国外住了十多年了,大部分时间在东南亚,最近几年在美国。偶然看到这个题目,国内的医疗境况大家比我更了解不再赘述,现从自己的经历见闻来谈一下国外的医疗制度和环境。

马来西亚吉隆坡。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是一个国际化都市,私立医院大多数是英国人办的,管理制度和人员设备也走英式路线。马来西亚对本国人特别是马来人种的福利是很优厚的,看病和教育几乎都不花钱,我们这种公派过去的外国人一般用的本国涉外医保,报销比例也是很高的。吉隆坡的几家英制私立医院如princecourt,Gleneagles等等,医疗环境和水平都比较高,服务较优,病患较少,医护人员多,一般从入院开始就有护士全程指导跟随,一般量血压心跳身高体重等等全部检测一遍,最后才会见到医生。我们一般会预约相熟的医生,全程服务也是很好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意外撞破了头,没有预约直接去到prince court的急诊部,急诊护士看了出血情况,清创,问了医保状况后直接马上安排麻醉师和美容科医生来缝针,我先生全程陪同,亲眼看着不大的伤口局部麻醉后缝合了好几层,最后果然没有留疤。

我本人有地中海贫血,所以我在马来西亚有一个长期的血液科医生,定期在她自己的专科诊所验血检查,有一次她为我和老公都做了基因筛查,彻底搞清楚我的贫血基因的组成情况,在确定老公不带有同样致病基因的情况下对我们的优生优育提出建议。这些检查也是在princecourt做的,所有费用包含在医保范围中的,因为医生自己的诊所只提供基本检查仪器,大的检查都要由专科医生联系医院后进行。

越南胡志明市。

胡志明不是越南首都,但其繁华程度,国际化程度都较首都河内更高。我们很多派驻国内的同事有个病痛都更愿意来胡志明的医院治疗。越南医院的环境设施和服务态度我感觉都比不上马来西亚。我记得最好的私立医院好像是法国人办的。据我的越南保姆说,本国普通百姓的医保体制也不太好,一般头疼脑热就自己买点药吃吃,大病就不治了算了,当地民间巫医也比较盛行。我在越南几年看得最多的是儿科医生,是去的私人诊所,一般服务态度极好,对小婴儿及家长都温柔细致有耐心,需要做大检查的话也是需要去医院,那环境和服务就很不怎么样了。越南的医院比较不拘小节,脏,我女儿六个月时去医院做过一次头部B超,医生很凶,用越南语大声呵斥半岁婴儿,做完后她爸把她从治疗床上抱起来时发现女儿后背压死了一只小蟑螂,而医生并没有更换治疗床上铺的塑料布,就直接让下一位患者躺上去了。

斯里兰卡科伦坡。

斯里兰卡是个神奇的地方。据说它最近十年才从泰米尔猛虎组织引发的内战中彻底解脱出来,刚刚才摘掉了极度贫穷国家的帽子,这个国家工业农业都很贫瘠,连卫生纸都需要进口,所以日用品价格昂贵,普通民众收入极低。但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几百年来没有饿死过一个人,而且全民教育免费,医疗免费,所以他们完全不忧虑娃的教育问题,不忧虑养老问题,一般不存钱,再穷都喜欢唱歌跳舞吃椰子逛海滩穿漂亮纱丽。最狠的是它的医疗制度,公立医院又脏又慢,排队等死人,但是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包括外国人!大部分住斯里兰卡的外国人都不知道这一点,我也是因为来旅游的朋友临时出意外在狮子岩摔伤了,被包车司机就近拉到了一个公立医院。虽然很热,很慢,但是医生护士态度极好,耐心满满,等了六个小时才等到清创,包扎伤口,打了一针可能是破伤风,开了消炎药,嘱咐三天后去换药。后来我们到处找不到收费处,一问司机才知道根本没有收费处,全免费!三天后我们返回了科伦坡市区,去我熟悉的私立医院换药的,这次要收费了,换完药以后给了一张单子,付了120卢比,人民币大约六块钱。

美国。

最后说到美国。很多人在网上宣称美国福利好看病不花钱,这不是事实。也有很多人宣称美国看病特别贵而且预约很久才能看,这也不是事实。

一般美国人都有医保,只要有工作就有医保,这里不包括那些非法移民和躺在贫民窟靠生孩子吃低保和低收入补贴的那些人,也不提家里养着私人医生的那些大富豪。

这些低收入者在各个州有不同的医疗政策,比如在马里兰州,我之前的保姆(越南裔,绿卡身份正在申请入籍),失业已久,住在越南基督教友的免费地下室,没有办任何医保,她11岁儿子今年拔了三颗烂牙补了五颗蛀牙,做了几个crown(不知道中文对应的是不是牙套?),没有付任何钱。因为她是低收入者,又是单亲妈妈,这笔钱政府帮她出了。目前她申请读书,正在修B超师课程,计划三四年,修满学分后应该能在医院B超室任职,年薪三五万最起码。这个学习项目对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很贵,需要一两万美金,而对她这种低收入者则是完全免费的。而我家儿子今年补牙和做crown在医保扣除了绝大部分之后仍然自付了近两千美金。因为我们是有医保的工薪族。这个价格不低,但还算可以接受,如果是完全没有买任何医保的外国人非得在美国补牙,或者接受其他任何医疗救治和手术,除非你特别壕,否则那价格的确能让人怀疑人生了。

还有一部分低收入人员自己买的奥巴马保险,这种主要针对低收入者的保险收费比较低廉,是奥巴马执政时期力排众议推行的。

而美国绝大部分工薪阶层包括公职人员的医疗状况是加入自己单位所推荐的保险计划,一般是月扣几百美金,覆盖全家(配偶与子女,不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医保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从小病到重大疾病。起码我认识的工薪族朋友们没听说谁家因为重大疾病而陷入困境的。我听过的家庭担忧和负担最多的就是牙医和治疗近视的费用,这些项目需要额外保险,而且保险额度没有其他疾病高。所以目前美国大部分州政府都采取往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中添加氟来达到防治龋齿的作用。

关于看病的流程,一般长期在美国居住的家庭都会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我们初到美国定居后也马上通过朋友介绍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亚裔家庭医生。这种家庭医生基本都是全科医生,平常有个头疼脑热或是儿科例行检查都找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是急症如病毒感冒急性腹泻腹痛等等根本不用等待,家庭医生会尽快处理,如果是晚上他也会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建议你等待天亮或者马上去医院看急诊等等,据朋友说多年熟识的家庭医生会紧急半夜上门看诊,不过我们家跟家庭医生还没熟到这份上没有发言权。如果是慢性病或者常规性身体检查则可跟医生预约时间,如果需要更专业的意见,家庭医生会推荐你去看某某医生,他一般会给出一些推荐医生的信息,你自己再去逐一比对那些是在自己的医保范围之内,比如我家在美国看过的眼科牙科儿童牙科心内科妇科血液科的专科医生,都是从我的家庭医生推荐名单中选出来的,这些医生在看诊之前一般会登记我们家庭医生的信息,然后会把详细检查结果发给他,让他了解自己所负责的这个家庭每个成员的身体状况。这些专科医生一般需要预约时间,特别是眼科和牙科,甚至可能会等几个月之久。但这都是在不是急症的情况下,如果是急症而家庭医生自己无法处理,就会建议病人去看医院急诊。

美国的医院急诊跟中国差不多,是二十四小时开门的,专门处理急症。如果情况够急够险,是完全不用排队的,如果没那么险,则有可能要慢慢排队,这两种情况我们家都经历过。

在美国不管是医生诊所还是医院,都是先看诊后付钱,进门先填写个人信息医保资料,之后再去就不用填也不用出示医保社保卡了,他们直接走医保流程了,有时候走完医保流程还需要补付差价,医院或诊所就会寄账单。牙科眼科诊所除外,很多都是先付钱。一般专科医生的账单如果你拖欠不还,他会告你上法庭,不管有没有收到欠款之后都不再接诊你,而如果公立医院的账单逾期不付也会去法庭,然后他们会调查你的财务状况,如果查明你属于低收入者或者无存款者,这笔坏账就不付了,而且下次你再去看病他们还得接诊你。但这个空子并不好钻,美国普通百姓的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财务状况是相当透明的,但是你只需要证明自己低收入无存款无金融投资即可,他们不会打你自己居住的房屋和必备座驾的主意,所以在美国有房有车仍躺着吃低保的“低收入人群”不在少数。

还有一点,美国的每年体检跟我上面提到的大部分国家还有中国都不同,他们的身体检查基本上只验血,血液报告一大叠项目很多,我们的医保做的血液检查包括癌症筛查,但我也听说有些朋友的医保血检不包括癌症筛查,其他方面他们不做B超不做X光(其实医保中包括了宫颈涂片检查,乳腺检查,前列腺检查,是在一定年纪之后由家庭医生建议,每年在专科医生处进行,跟血检不是同时进行,很多人嫌麻烦就不去约了)反正跟亚洲国家的体检项目和流程很不同,这会让很多在国内体检惯了的人很没有安全感,所以很多持绿卡的华人会选择在回国探亲时按照中国方法再体检一次。我曾经跟自己的家庭医生探讨过这个体检问题,他坚持认为血液检查就能看出绝大部分重要问题,比如早期肿瘤病人和心血管病人的血象一目了然,他如此自信,我也只能自认隔行如隔山,选择相信他了。


朱晓西


这是由中美两国的不同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数目是美国的四倍。但是医疗人员的配备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比例。而且美国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小病在社区诊所就先行处理了。如果有特殊情况,社区诊所的医务人员会建议转专科或者综合医疗机构进行处理。我们国家现行的医改政策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诊疗制度施行。推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双向转诊方案”。但是公众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毕竟综合性的大医院、专科医院在大家的眼中权威性很高。而个体诊所或者社区服务中心给大家的感觉就没有那么专业。因此,病源不断的往上级医疗机构聚集,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挂上了专家门诊、特需门诊,这种现象还时有发生。其实在社区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病号的扎堆,自然增大了综合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量。

在儿科,一个门诊接待五六十个病人基本是常态。如果按照半小时问诊一个病人的进度,五十个病人就要二十五个小时,我的天!一天才二十四个小时啊!到哪里去变一个小时出来呢?所以希望大家在就诊时多一份理解吧。今天加班时还遇到一个耳部疼痛的病人,其实按道理是要到五官科就诊的,结果五官科大夫今天休息,病人跑了好几个医院,没办法,帮他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并不是中耳炎,考虑需要清理耳道。还是要去五官科,家属就有意见了,认为我不该接诊,要退费。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如果大家还不理解大夫的工作,以后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会更少,局面会更加严峻,你信么?


儿科恩铭


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具体情况差异太多,不具备可比性。

如果抛开国情因素,从病人角度上讲,肯定都喜欢半小时接诊一个病人,这样会对病情了解更深更细,也许对治疗更有帮助,包括减少漏诊、误诊等。

所以从近几年来,一些民营资本开始兴建、发展高端私立医院,人性化服务,并高薪聘请一些资深专家坐诊。

这种模式看上去很美!诊疗水平也是很高端的!同时,也很贵!挂号费甚至可以达到几千块。

那么,能不能花大白菜的钱,吃到海参鲍鱼大餐?

不能!我们人口基数太大,优质医疗资源太少!

这是某医院的候诊大厅,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有没有赶庙会的感觉?


每天早上面对这种阵势,坐诊的医生们也是腿肚子发颤的!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很紧张。

接待一个病人用半个小时,也许当天预约的病人就需要排到一、两周以后,靠谱吗?

有人会问,我们不是有分诊医疗制度吗?

小毛病到就近的乡镇卫生院,稍严重点的可以去县医院,县医院治不了的再往上走,到地区或者省医院。

通过这种分流,可以减轻一些大医院的负担,节省下一些医疗资源。

可是怎么样来评判,小毛病还是大问题呢?

这位女同志才49岁,最近觉得记忆力下降,老忘事儿。在小诊所看了一下,考虑是不是更年期了?

吃了一些调理内分泌的药物,没有效果,又到几十里外的三甲医院挂了专家号,竟然是肺癌,并且转移到大脑了。

现在很多肿瘤有年轻化趋势,最可怕的是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常容易忽视。

抱着这种心理,老百姓还是觉得看病尽量到大医院,准确率总是能高一些,这样就慢慢造成了大医院的车马拥堵,小医院门可罗雀。

所以说,不是医生不想半小时看一个病人,在公立医院,实在是没有条件实现。

五分钟看一个病人,会不会漏诊误诊呢?

医学一直在进步,尤其是化验、影像、病理检查技术等。

医生用听诊器听诊5分钟,也不如一张CT准确,现代的高分辨率螺旋CT,有能力检测到小于5毫米的小病灶,这是听诊器听不出来的。

像这种早期小肺癌(后来证实为原位腺癌),让医生接待半小时,还不如直接做个胸部CT更精准。


所以说,不能以接诊时间长短来评价医疗质量高低。

当然了,某些心理疾病、内分泌疾病、原因不明的结缔组织病等等,与病人深入交流,可能会提供一些有价值线索。但这种情况通常也需要先做全面检查,排除一些常见疾病之后,再予以考虑。


影像科豪大夫


我也有同学在美国当医生,我也问过他们,他们那边看病是预约制的,一上午可能就看七八个患者,你必须准点按预约的时间去看病,去早了和去晚了,你都看不见医生。那边医生和护士的态度也特别好,毕竟一上午就看几个病人,有很多的时间详细询问病史,沟通病情,为病人解释病情,讲解治疗方案,分析预后。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那边的病情都会直接告诉患者本人,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做主。当然,享受这么好的医疗服务,国外看病的价格也是不菲的。

反观国内,我们医院普通号是不限号的,一上午看四五十个患者是常态。这么多的患者,很多医生出门诊都是超时的,从早上八点看到下午一两点的大有人在,连上厕所和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每个人都花半个小时看病,估计从早上看到晚上也看不完。而且,很多患者还嫌你看的慢,等的不耐烦,特别是儿科,急诊这些科室,经常有新闻报道,患者嫌医生看的慢,爆发医患冲突。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大家首先去家庭医生或者社区医院看病,社区医院解决不了的再转诊到上级医院去,现在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是完全浪费了,很多小病根本不应该去三甲医院看。


普外科曾医生


我看了大家的回复感觉很心痛。现在人们往往说自己相信科学,但是到看病这个事情却不相信。怎么说呢?CT,血化验,B超其实比你们觉得的望闻问切要精准很多。其实像悬线诊脉跟飞檐走壁是一样的,那都是小说里的情节,目前却是老百姓最认可的诊疗方式。所以我们B超医生经常取笑我们你们太没用了,你看看那摆摊的老中医,一搭脉就知道人家有甲状腺结节,你们还整天叫我们做B超。

好了再回到正题,为什么国外时间会较长,尔我们却时间很短,原因其实很多的。第一个像高票的回答,他们会花比较长时间进行健康教育,不一定在查体和问病史上有我们长,我们住院病史正规的入院查体和病史询问其实也很长,但门诊像高票回答的,人太多了,急诊更是需要快速解决核心问题,你肚子痛的厉害我还磨磨蹭蹭是医术表现?自然是快速问诊确定方向,核心的查体加确认性检查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说实话我们比老外的经验丰富多了,这么多病人呢,我们问诊都是非常关键和核心的。

无法顺利沟通的情况也很常见,高龄患者,存在耳背,症状描述不清,也需要我们快速决断。


牛阿寸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复杂,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中也有不少争论。我说两句大家参考。

其实要讨论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很多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中的许多内容,普罗大众对之还是比较陌生的。限于篇幅,我们在下面的讨论中无法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最利于理解,最不容易“敏感”,和对当前现实最有意义的视角以及程度,所以难免有挂一漏万的地方,仅供题主和大家参考吧。

首先,大家要知道,美国和中国是有着巨大不同的国家,这个“巨大不同”的意思是:题主提出的问题不是医生或者医学本身造成的,这是彼此之间有着巨大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比如说,一个美国的临床医生,在纽约自己的诊所里出诊看病,一天可以只看十二个预约号,每个预约号看完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这位医生有一段时间到第三世界去做慈善,结果一天看了二百多病人,一个病人的就诊时间平均连五分钟都没有。医生还是那个医生,医学还是那套医学,从一天看十二个变成一天看二百多,这是环境不同造成的。

这就是社会环境不同,到那个山头唱那个山头的戏了。其实,医学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被社会塑造和约束着。美国人,包括很多发达国家,在社会层面上,在所有社会因素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和问题都是医保。在美国,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因素是医保。正是因为在美国社会中,医保这尊大神实在是太强大了,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美国的整个医疗体系就是围着医保转圈圈的。

医保带来的好处很多,但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会严重降低整个医疗体系的运行效率。美国医生之所以需要半个小时才能看完一个病人,不是美国医生水平差,而是需要应对许多像医保这样的社会因素,应对这些社会因素,比如说各种知情告知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自然的,一个病人用半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处理完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样的事情时间长了会成为习惯,然后从习惯再升级为共识、文化和法规,这叫做“文化迷因的自我扩散和增殖”,于是最后,一切社会因素就都变得让看病得花费半个小时才行了。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么?有个笑话说:一个美国人到牙医那里去拔牙,牙医只用了一分钟,就干净利索的完成了拔牙的治疗,然后给这个美国人收费二百美元。结果,这个美国人说:你只用了一分钟就拔完了,你就敢要二百美元,你也太黑心了吧?于是,这位牙医说:“哦,要是你愿意,我也可以用一个小时慢慢拔,问题是你愿意么?”。

这个笑话之所以是笑话,是因为做拔牙术,一分钟完成其实比用一个小时慢慢来要好的多,但当你转不过脑子来时,却会觉得一分钟拔下来是吃亏了!

一样的,五分钟能解决问题,却非要花半个小时,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但因为人类社会很复杂,特别是医保这样的因素带来的影响,最终的结果往往可能是“劣币驱逐良币”,不好的事情反倒成了胜出的一方了!

大家知道,在美国,看病是又贵又难的,一个美国的中产阶级要是没有医保,几乎是什么病都看不起,得了病只能硬抗着的!现在,美国的医疗费用之高,已经逼近了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从克林顿到奥巴马,这都成了一个近乎于无解的大问题。而且,美国人花了这么多钱在医疗上,美国人却看不到显著的收益,比如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并不是特别高。

其实,西方发达国家是先行者,从工业文明到现代医学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捣鼓出来的,开拓性的第一次没有经验,往往会犯错误,甚至掉到“火坑”里去。这无可厚非。而与此同时,文化是有同化作用的,中国也在被强大的工业文明带来的文化同化着。包括医保制度,现在也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预言一下,在不久的将来,也就是二十年后,中国的医生看病,一个病人也会花半个小时的。当然了,到时候不但这一点会像美国,而且在看病又贵又难上,也会和今天的美国一样。

好了,就先说这些吧。我们在上面说过,因为题主提出的问题很复杂,需要很多知识背景,所以难免有不足不到的地方。供题主和大家参考,抛砖引玉,欢迎斧正,期待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137亿年前的氢二氧一


中国的大夫,看病用的是排除法,去了医院,二话不说,先是各种仪器检查,然后一一排除,最后哪个检查有问题,然后根据检查结果治疗,这个不是说不好,只是现在仪器检查太贵了,ct核磁等等那些,花费太高了!碰上换医院,以前检查的都作废,都要重新做一遍检查,费钱!而且怕碰到不靠谱的医生,我17岁的时候得了腹膜炎,在我们那市里住院三个月没看好,钱花了好几万,只知道抽水,整得我面黄肌瘦,后来去了大城市换了医院,半个多月就看好了,直接先控制肚子里的水,小医院他们治病的流程都感觉不对,只知道不停抽水,当年花的钱还都是到处借的,后来明白了,以后有病去大医院,想确诊病情一定要去北京!否则白花钱还看不好!





刘宁185143713


看病问题是个世界问题,看到美国看病半小时,中国看病五分钟只是表相,实际是相互信任问题。美国很多家庭有家庭医生,小问题都是家庭医生解决的,这个作用就和我们的社区门诊差不多,平常的小病给你确认病情,开药吃药。但国内很多人不信任社区医院,很多小病也去大医院看,然后就是大医院看病拥挤,看病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医生薪资问题,美国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会从你看病的过程中获得收入,钱是你自己给也好,保险公司给也好,总之他们会拿到这些钱,并让你知道他们拿了多少钱,而国内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感觉医生护士可以喝西北风生活,所以造成了很多医院需要用医疗设备养医,(原来是以药养医,国家禁止了。)很多人就觉得看病应该是医生的事,可医生却总让人用那些医疗器械。又造成了和大医院的相互不信任。当然,这也是医疗纠纷的一个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