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为了维护太子刘据,上书请求汉武帝给皇子封王,刘彻为什么没有生气?

小枫爱历史


关于霍去病请求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这件事,在《史记·三王世家》里有具体的记载,原文如下: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史记·三王世家》

霍去病说的很委婉,自己是个将军,按道理不应该参与政治,尤其是皇家内部事物。但自己实在不忍心看着皇帝如此操劳,皇子们都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因此皇帝可以让他们放手去做事,去独当一面了。因此请求皇帝为皇子们封王,以安皇子们之心。

实际上汉武帝打算封这三个儿子为侯,不打算封他们为王,因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诸侯王能够帮助皇帝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最后都做了怀有二心、谋逆反叛之人。自己当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之谋,就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削弱诸侯们的实力。如今又封三个儿子为王,对于太子刘据日后登基为帝十分不利。因此,汉武帝只打算封三个儿子为侯而不是王,这样一来既可以限制他们的权力,又不会让他们的欲望得到膨胀,这是汉武帝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们不要互相残杀所做出的努力。

最后的情况证明,汉武帝的观点是十分有预见性的。但面对满朝文武的奏请,尤其是霍去病的奏折,刘彻最后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也有学者说这份奏折,本来就是霍去病在汉武帝的授意下写出来的。

对于霍去病而言,皇子们不到封国去,而是留在京师,对于皇太子刘据始终是个威胁。因此出于巩固太子地位的角度,他才会坚持请求汉武帝封三子为王,已达到让三人和太子各正其位、各谋其事的目的。

汉武帝不会生霍去病的气,他只是认为大家都不了解自己的用心,作为政治家和最高统治者,他不是容不下几个孩子,而是一直在为帝国未来的命运担忧罢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上书请求汉武帝给皇子们封王。按照汉朝的律法,各诸侯王必须回到自己的封地居住。这样,三位皇子就不能留在长安,刘据的太子之位就更加稳固。汉武帝下诏道:“下交御史办理。”虽然霍去病的做法只是想巩固太子的地位,可是这其中涉及到皇位的继承问题。朝廷大臣干涉皇位的继承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可是汉武帝却没有因此而生气,这是为什么呢?

1.刘彻喜欢刘据

刘据出生于公元前128年,当时刘彻已经29岁。第一个皇子的出生,让刘彻欣喜若狂,他还命人作《皇太子赋》庆祝皇长子的诞生,刘彻是在告诉天下人:这个刚出生的皇子是太子。刘彻还将卫子夫立为皇后,从刘彻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刘据这个长子是十分喜欢的。

刘据七岁时,刘彻便将刘据立为太子,还大赦天下。刘彻很注重对刘据的培养,他给刘据找了些德高望重的老师,对刘据寄予厚望。

2.杜绝对太子之位的想法

刘彻深知自己是怎么当上太子的,他不想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将其他皇子封王,并让他们回自己的封地,其他皇子便有自知之明,知道刘彻确实要让刘据做太子。这样做可以巩固刘据的太子之位,免除刘据的后顾之忧,也是符合当时汉朝律法的。

3.霍去病深受刘彻的宠信

霍去病年轻有为,骁勇善战,为汉朝边境的安宁立下汗马功劳。霍去病是刘彻提拔的,他从小在宫中长大,能文能武,在汉朝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刘彻十分信任他,宠信霍去病也有利于稳定军心。

霍去病十分重视军队成员的素质,据记载,霍去病对将士的挑选是十分严格的,他只会让那些年轻力壮、勇猛杀敌的人加入自己的队伍。霍去病对装备的质量也很重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他部队中的武器装备是要经过精挑细选的,是最精良的。


爱丽说史


说明汉武帝也有这个想法啊,虽然后来太子被逼的起兵谋反,但他总体上是个老实厚道的人,武帝对他也大体上是满意的,也是一直想着他就是自己的继承人,既然是要默定当皇帝的,也不存在换太子的事,所以为了避免皇子都在京城引起纷争,还是让其他皇子到封国去好些。


山情水意最通灵


汉武帝看到外戚干政给朝廷带来的严重后果,吕后、窦家、王家等,所以太子属于卫家一脉,汉武帝肯定会引起高度重视


午夜迷情9


我是专注历史的天枫说,下面我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到大汉王朝,不得不提汉武大帝,说到汉武大帝不得不说大汉王朝的帝国双璧——卫青和霍去病。这爷俩都是私生子,也是大汉的英雄。卫青则是老成持重,霍去病则是瑞气逼人,更加有性格,霍去病对于舅舅则是更加的敬重,其中射杀李广之子李敢就是为了给舅舅出气,其实在维护太子立场方面霍去病也是出过大力的。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上疏请武帝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按照汉朝的律法,所有诸侯王必须去封地居住而不能留在长安,这样做就将是将刘据的三个兄弟调出长安,其实刘据才好才十一岁,身为表哥的霍去病开始为表弟着想了。根据记载大司马臣霍去病冒死再拜上疏汉武帝:

“承蒙陛下错爱,使我霍去病能在军中供职。本应专心思考边防事务,即使战死荒野也无法报答陛下,居然敢考虑他事来打扰陛下。我这样做,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事忧劳,因哀怜百姓忘了自己,减少了食膳音乐,裁减了郎员。皇子们赖天保佑,长大成人,已能行趋拜之礼,但至今未封号位设师傅官,陛下谦恭礼让,不怜悯骨肉之情,群臣私下都希望早日予以封号,但不敢越职进奏。我不胜犬马之心,冒死建言,希望陛下命有司,趁盛夏吉日早定皇子之位。希望陛下鉴察。霍去病冒死再拜进奏皇帝陛下。”

三月乙亥日,御史臣霍光兼尚书令上奏未央宫。汉武帝下诏道:“下交御史办理。”

而结果是这一年刘闳被封齐王、刘旦被封燕王、刘胥被封广陵王也就是说汉武帝听从了霍去病的建议,但是你要明白这可不是普通的请求册封,其实就是维护太子,说重一点就是为了夺嫡,虽然当时刘据已经被封为太子,但是当初汉武帝还有太子哥哥刘荣呢?牵扯到皇家的皇位继承人事件有几个能够有好下场的,周亚夫就是一个例子。但是汉武帝却没有对霍去病怎么样,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姑妄言之。

1、刘据深得刘彻喜欢

直到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卫子夫在生下一位皇子,这个位皇子就是刘据,此时汉武帝已经29岁的大龄青年了,在皇家没有子嗣是非常危险的,第一个皇子的诞生,刘彻异常欣喜。汉武帝欢喜中的武帝便命令枚皋及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之赋庆祝皇长子的诞生,汉武帝刘彻为皇长子取名为刘据。

元狩元年(前122年)夏四月丁卯日,汉武帝将时年7岁的长子刘据立为皇太子,并大赦天下,同时下诏赐予朝中秩禄为中二千石的官员第11等爵——右庶长爵位,赐百姓中成为家长的人一级爵位。 随后又派遣使者巡行天下,进行慰问与赏赐。诏说:皇帝派专使赐各县里的三老、孝子每人五匹布帛;赏赐乡里的三老、爱护孩童者、努力耕田者每人二匹帛,三斤絮;赏赐年龄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以及鳏、寡、孤、独者每人二匹帛,三斤絮;赏赐年龄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三石米,这都是为了庆祝册封了太子。刘彻给太子请的老师都是有道德有学识的人,可见对太子给予厚望,更不像影视剧中说的子不类父,两汉史书中也没有这样的介绍,所以霍去病维护太子也正符合刘彻内心的想法。

2、杜绝对太子之位的想法

刘彻是怎样当上太子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老妈,姑姑兼岳母一起努力干掉了栗妃,然后逼死了刘荣,最后刘彻成为继承人,这些刘彻心里明白,兄弟相残的事情不能再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这样做可让更加表明自己的心在太子那里,同时也符合汉朝律法。

3、对霍去病的喜欢

霍去病是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不得不说刘彻对这个年轻人十分的喜欢,=当然也不能否认霍去病有才能,但是没有刘彻的提拔再怎么有才能也无济于事,刘彻对霍去病的喜爱程度远超过卫青。也因为霍去病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需要他来稳定军中,最重要的他符合汉武帝心中所想的。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所以霍去病是摸准了汉武帝的心思,才敢上书的,不然也是找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