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独自一人住在农村老家我实在不放心,但是她又不愿意和我一起进城,我到底该怎么办?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母亲独自一人住在农村老家我实在不放心,但是她又不愿意和我一起进城,我到底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比较普遍,现在很多农村人都是年轻的进了城,买了房子住下,或者是租了房子住下,剩下老人留在农村自己过日子。

这些老人不是他们的子女不愿意带他们在身边,而是他们执着要留在农村。

————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进城生活?为什么愿意留在农村?

为什么很多农村老人不愿意跟着自己的子女住进城里,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环境的考虑。

他们何尝不想同自己的儿孙朝夕相处;他们所尝不担心自己一旦有病会得不到子女的及时照顾。但是出于对环境的考虑,他们还是宁愿选择自己熟悉的农村。

他们非常看重环境,当他们面临农村还是城市的选择时,没有几个农村老人会去选择自己陌生的城市,他们大多数都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农村。

大家不妨从他们的角度来好好想一想:

这一头,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环境熟悉;那一头却是全然的陌生。

这一头因为离开会生出浓浓的乡情,难别难舍;那一头却是一片空白。

这一头,日子习惯了随随便便;那一头将会有诸多的限制和约束。

这一头随时可以找邻居聊天,回忆往事;那一头除了家人之外不知还能跟谁说话。

这一头无事可以自己种菜养鸡捡鸡蛋;那一头闲着受闷无法找事做。

农村老人就是再没文化他们也会考虑这些。所以他们很不愿意跟着子女过城市生活。

————

看看那些已经被子女带进城里的老人,他们的情况如何。

如果是被子女带进离老家不远的小镇,或是县城里,因为离老家不远,他们可以随时回去看自家种的长期作物和老屋,又因为在小镇,县城,很容易见到家乡里的熟人,他们的生活基本还能习惯。但有一小部分人还是不习惯。

如果带进省城,带进离老家遥远的大城市里,很多农村老人都不会习惯。

将他们带进大城市里,你以为让他们享受清闲是对他们的孝敬,其实你这样是在折磨他。

不错,大城市的娱乐环境农村没法比及。城市有公园,农村没有。老人可以到公园里玩,

你看公园里不是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在那里玩耍,在那里下棋,在那里打拳,在那里唱歌跳舞,一片欢乐的景象。但是农村进来的老人无法享受这些乐趣。

从农村来的老人,他只能呆呆的坐在一边傻观望。城里人玩的东西他一样都不会,而且整个公园里他找不到一张自己熟悉的脸,找不到一个熟人同自己说话。他来到公园也只好傻头傻脑的坐够时间就回家。

所以,将农村老人带入城里就近似于将一只小鸡放到水塘里,他们不但感受不到鸭子玩水的乐趣,反而还会心生自卑。

————

现在又来看看那些在大城市里住下来的老人情况如何。

有一部分老人,住进城里之后,看上去好象日子也过得挺好,挺习惯。但是,有一点很多人都不会去注意,那就是他们的健康水平会慢慢下降。

如果在农村的话,六七十岁的老人挑两桶水淋菜没问题,因为他们长期劳动,保持体能,身体气血通畅。

如果你叫在城市生活了一两年的六七十岁老人,挑两桶水走几步路,他一定上气不接下气,不累倒他才是怪事。

我有一个堂伯,曾经去帮一个开服装厂的亲戚看了5年门口,整整闲了5年。

开头的用意是不用他在农村那么劳累才叫他去的。五年时间他临近七十岁的时候,一身黄肿,老板看他身体不行,终于辞了他。

他回到农村家里不让自己闲下来,拿起锄头就去锄地种些农作物。自己种自己用三轮车拉到镇里自已卖。常年不停。结果他活到85岁,在2018年去世。如果他不是在空气清新的农村,如果他不是常年保持适度的劳动,他很可能要少活七八年。

————

既然老人不愿意进城,就应该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安稳的度过自己的晚年。

那么,子女在城里,老人在农村,相隔那么远,怎样来照顾他们?老人如果有时遇上头痛发烧,身体不舒服要人照顾怎么办?这个问题当然是比较麻烦的,也是在外面的子女最为担心的。

之所以很多做子女的,不管父母愿不愿意都要将他们带在身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现在对于这个问题,给出这样一些建议:

一,如果老人年纪不算很高,还能干活,身体比较健康,生活自理没有问题的,这个可以让子女比较放心,只需平时多点抽时间回去看望就可以了。

二,如果到了老人生活多少有点不方便的时候,就要花点钱,在附近找个人平时关照一下。这时候自己也要尽量多点抽时间回去看看。

三,如果老人年纪较高,或身体不好,就要子女们轮流回来照顾,或是请人照顾。这样子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了。

————

既然老人不愿意进城,我们就不要为难她。如果你为难她,拉她进来,你不是孝敬她,而是折磨她。

很多老人年纪老了知道子女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很多时候他们都很怕为难子女,尽管是自己不愿意,他们也会听子女的话,听从子女的安排。

五六年前我就遇过这样的事例。一位老婆婆七十多岁了,她年轻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死了丈夫,依靠婆婆傍着,千辛万苦养大四个子女。

大儿子在三十岁的时候,又得了白血病死了,儿媳改嫁。

最小的女儿嫁了一个家境较好的男子,很早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

身边就只剩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在广州买了房子定居。

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不愿意跟着儿子在广州过日子,她在城市不习惯,她执着要留在农村。

即使到了过年过节,儿子带她到广州,想留她多住一段时间,她都很快就闹着要回老家。

她儿子有两次发脾气哭她,她就偷偷的走进房间里去哭。

她儿子明明知道自己母亲住城里不习惯,因为考虑好照顾,因为认为时间长了母亲会有改变,后来还是在她不情愿的情况下将她带下广州长住。

当时儿子的本意是好的,他的想法看起来也没有错,很多老人开初进城不习惯,后来慢慢的就习惯了。

其实他并不十分了解那些农村老人的感受,没有很好地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跟本没有考虑过自己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在接他母亲去了广州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位儿子又回了一次老家。

那天上午我在我弟的家门口见到他,因为以往他家同我家关系都很好,见到他我就问:“你母亲现在怎样,她住得习惯了吧?”

没想到他这样回答我:“别提了。她已经走了。现在就是办她的事才回来的。”

我不知道这个儿子痛不痛心,反正我就感到痛心。


蓝天3986


其实这种事情,真是左右为难的事情。

一朋友,他是独子,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还不错。太太全职带孩子,去年耗尽全部积蓄,东挪西凑在珠海按揭买了一套二手房。他一人工作,要养老婆两孩子,还房贷,经济压力很大。他父亲早几年就过世了,母亲六十多。他是独子,他一直希望母亲跟他出来住,顺便帮帮带带孩子。但两个孩子出生,老太太都只帮忙带到儿媳妇出月子,就回广西了。又惦记家里的鸡鸭,又操心家里的菜。反正不愿意跟儿子一起住。

妈妈实在不愿意出来,那也算了,她自己一个人照顾自己,也相安无事。前一阵他妈妈高血压犯了,晕倒了,邻居给送医院。他没办法,请了假,赶回去。在家里照顾了几天,村里那些三姑六婆指着鼻子骂他,说他没良心,自己老娘一个人住,没人管,他这个儿子白生的,还不如村里的五保户。他也是有苦说不出,老娘习惯农村,他自己一家四口也要生活,没办法两全。

跟老娘百般商量,老太太反正就是那句话,自己能洗衣做饭,就在老家待着,自在。以后动不了,以后再说。说实话,做儿子的也是一脑门子官司,老家灯泡不亮了,水管漏水了,都得儿子打电话请人去修,有个头疼发烧,老太太也是没人照顾,儿子也顾不上,一到过年,真是被亲戚长辈骂死。那你让他怎么办呢,不可能老婆孩子不管了,工作不要了,房贷不还了,守在老家陪着个老娘吧,真心不现实。

这种事情,做儿女的要孝顺,做父母的也要稍微开明一些,老家是好,但如果真的孤身一人,无人照料,还是要听儿女的安排,如果真的不愿意跟儿女住一起,也尽量住近一点,哪怕租个房呢。


瓜舍


母亲不愿意去就不要强求她,因为母亲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对于周边的邻居,家里的房屋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不想去就不让他去了因为到了城里面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在你那里除了你们一家人不认识其他人,你们去上班了孩子去上学家中没有一个说话的人。他可能也不敢随便外出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不太好随便走动的话又容易迷路,一个人在家又太无聊还有就是毕竟不是自己家多少不太方便。如果母亲不想去就不让她去了如果真的不放心就教会母亲用手机虽说年纪大了,交起来麻烦一点但是一点点的跟他讲还是可以的我之前交我姥姥用手机感觉还可以我给她画了一些简笔画来说明手机的每一个按键的作用,还有处理一些简单的手机故障。如果老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让他关机 从新开机就可以了。给母亲手机存一些常用联系人的手机号,一些老年机可以设置快捷拨号键设置一个邻居的手机号码老年人可能晚上摔倒有个急事可以先打给邻居,这样处理起来也方便。


相村小乐


母亲,太伟大了!提到这个词我只能这么感叹!不是说父亲不伟大,而是母爱太伟大了!

母亲不愿意到城里来,一方面代表了母爱。为什么说母爱伟大,踏就表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地方,只要需要母爱,母爱会时时伴随。

她老人家不到我们身边她大部分的想法是不想连累我们,也是为我们找想。

退一步想,老人习惯了她的生活方式,就由她,凡事岁数大了,都想落叶归根,她想在她熟悉的地方,结束自己的晚年,给予这一点我感觉还是遵照她的意愿好。





陈海夙愿


我觉得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代表了那些子女在城里面工作,而父母依然就在农村生活的例子。站在我们子女的角度来说,接妈妈来城市里面生活,这个是我们孝顺的一种提现!你有这个想法,说明你为人不错,诠释了“我小你养,你老我养”的优良传统美德。但是父母付出的对子女的爱往往是无私的,他们不会要求我们有任何的回报,只要我们过得开心幸福。你妈妈考虑的问题无外乎就是这几点:

首先,你知道你在城市里面生活不容易,要养车养房养孩子,如果她再过去跟你们一起生活,无外乎就是给你们增加了经济的压力。对于这一点,你站在她们的角度思考就可以理解了。

其次,我们都知道,在农村生活周围的邻里街坊都是比较熟悉的人,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在一起拉拉家常,唠唠嗑。分享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但是城市里面就不一样了,大家基本上都是回家后把大门一关就没什么事了,有些邻居可能在一个小区居住了好多年还不认识对方是谁。如果你妈过去跟你们生活,你们上班以后,她就是孤身一人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所以我个人建议,你还是尊从老母亲的决定,让她留在乡下生活,但是你要经常回去看望她,不仅仅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要给予她足够的问候。最后祝你母亲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正在输入140034353


母亲在农村一辈子已经完全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住习惯了农村的独家小院,吃惯了农村的绿色蔬菜,呼吸惯了农村带着泥土清香的空气,习惯了每天听到农村鸡鸣狗犬的声音,同时也习惯了农村的各种风土人情,所以老人不喜欢城市嘈杂的环境,那就尊重老人的选择,留在农村。作为儿女,首先要解决老人的通讯问题,这样老人身体不舒服或者有什么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儿女或者亲戚朋友,第二要经常回去探望老人,聊聊天,唠唠嗑,保证老人心情舒畅。第三,要帮老人准备一些常用药,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第四,要告诉老人使用燃气的安全问题或者煤气中毒的预防措施。好多农村老人都是大意造成因为煤气中毒。第五,子女不在家,应当让老人和周边邻居经常走动,互相有个帮助照应。


山西典典妈妈


说实在的,老人在农村住了一辈子了,你让他们离开生活了一辈子,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哪是哪的地方,真没谁愿意离开。

一个是熟悉环境了,还有一个是人老了都恋家,这个年龄的老人不在乎什么城市现代化,山珍海味的,对于他们来说一辈子了什么没经历过。农村不光是家,也是他们的根,他们的生命已经与农村融为一体了,这里的每一寸地方都有他们的回忆也有他们的汗水。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都是那样熟悉,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城里?城里是哪里?对他们来说到了城里自己就是一个陌生人一个过客,城里不是属于他们的!

作为子女,为了孩子工作,搬到了城里生活,家里老人就没法照顾,没法在跟前尽孝,挺内疚的。假如父母身体硬朗,能顾住自己,那作为做儿女的就辛苦些,两头跑呗,休息了就回家看看,什么也不做,哪怕就是来看一眼,说说话,吃顿饭,让父母觉得有期盼,内心不孤独。




小城市大张


根据你的表述,我相信你是位有孝心的儿子。我谈点个人意见与你分享。那有母亲不愿与自己的儿子相聚在一起的呀,也许有别的原因。Ⅰ,是否你居住条件有限,她去之后会给你们造成居住拥挤。2,再则,你生活条件是非存在困难,她去之后会给你增加生活负担。3,家里有些土地,她身体又很健康,可以种很多莱之类的东西,如果离开家,觉得又有点浪费。如果是以上原因,她是为你好,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要心存感激。4,还有可能的一个原因,她和你的媳妇关系上出现了矛盾了。婆媳关系是一个割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如果有矛盾,你母亲会觉得分开住比较好。这需你查言观色,多方分析,做各方面工作,解决矛盾。家和万事兴,。这是个人想法,抱谦了。


未雨绸缪180973058


1,老人不愿意离开农村也是对的,老人在农村住了一辈子,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所以老人是不会离开农村的。

2,老人在农村一般都闲不住,他会自己种菜,喂养鸡,鸭,鹅的,,农村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都有他们的回忆,都有他们的汗水,所以他们都不愿意到城里住。

3,老人也不愿意到城里来麻烦自己的子女,所以我们做子女的要尽量抽时间来看望我们的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陪父母多说说话聊聊天,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度过他们的晚年,我们对父母好了,我们的子女将来也会对我们好,希望全天下的子女都能够孝敬父母。


飞哥养土鸡


我的老妈年纪62岁了,身体也不好,高血压一直困扰着!有时候我跟我妈说让她去城里和我们一起住,结果被她拒绝了,死活都不肯去城里,作为子女的又不可能每天呆在身边,所以只能每天打个电话,打不通了就打邻居家的!不过现在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监控,在家里安个摄像头,这样母亲在家的基本情况就可以看的清楚了!要不然真的没有办法了,去城里是不可能的,孝顺父母要想孝,那就先顺,所以才有孝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