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摘掉贫困帽”

通讯员郑家云

老刘名叫刘志文,今年72岁,是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5组村民,打从记事起,他的生活就一直与“穷”字分不开。

因为贫穷,老刘成家早。妻子娄宏菊虽然时常患病,但很贤惠,老刘共有三子一女,目前已有二子一女先后成家,不幸的是小儿子刘云华2014患上乙肝病就花去治疗费、生活费用1.5万余元。到现在未成家。老刘一直没有外出过,一辈子就靠着自家的田土过生活。由于高寒,全靠天吃饭的日子并不好过,有几年,一年忙到头,土地里的收成还不够糊口。

老刘做梦都想脱贫,可他没有基础,夫妻俩虽然勤劳肯干,但依旧摆脱不了贫困。见于他家因病致贫,村委会于2014年8月通过民主评议,按程序将他家3口人纳入建档立卡一般贫困户。2015年,老刘横下一条心,找亲朋好友赊借资金5万元买回了10头高山母黄牛,决心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养殖业。

当年,杨柳坨村被确定为宣恩县纪委的第一轮精准扶贫驻村帮扶联系点,又是宣恩县烟草专卖局2017年至2018年脱贫攻坚决战帮扶村。在摸排贫困户时,驻村帮扶干部向阳要求找一个比较困难,但最勤劳,最想脱贫的贫困户,老刘第一个被报了上去。

2016年10月,帮扶人摸清老刘的高山黄牛养殖发展愿望后,为他争取了产业扶贫资金2.2万元,使老刘心里乐开了花,他觉得自己脱贫的好日子快要到了,迅速在房屋旁新修一幢200平方米的牛舍。没有条件就要自己创造条件!仅去年10月底,老刘的高山黄牛就出栏了18头,纯收入达到了4万元。“现在饲养的黄牛将继续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的道地中药材黄连、贝母、云木香、七叶一枝花,竹节人参共有6亩多,在2019年后,仅药材一项最起码每年可达得到5万元以上。”

今年6月,搭帮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老刘将3间房屋全部换上了崭新的瓷瓦,又拓宽了房前屋后的700米的田间道路。“县烟草专卖局的局长光今年都来看我7次了,其他驻村包户干部更是每星期最少来一次。”老刘很淳朴,说话很实在,“我不能让帮扶干部失望,我要保证让他们每次过来都能看到新变化。”

房子盖好了,产业发展起来,患病小儿子的身体也基本康复了,如今的老刘特别满足,认为“我已经摘掉了贫困帽。”

“我就一个字,干!脱贫一方面是靠国家,一方面还得靠自己。个人不努力,就永远脱不了贫!”9月4日,在杨柳坨村农民讲习所宣讲时,老刘同全村其他贫困户分享了他的脱贫经验和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