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头镇拉长“产业链”摘掉“穷帽子”

“收获季节我挖藕,春耕时节我耕田,现在平均每个月我都能挣得3000余元补贴家用,既照顾了家庭又获得了收入,对这份工作我很满足。”庙头镇李家村委“扶贫车间”贫困户唐小刚乐呵呵地向笔者说道。

近年来,庙头镇充分挖掘当地自然优势、本土文化,突破产业发展局限性,创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行以“政府引导+企业帮扶+农户入股”的方式,建立扶贫“产业链”,增强当地百姓脱贫能力,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旅游产业上档升级,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落地见实效。

“荷鱼混养”,实现一地多收

在镇政府的多次引导、走访下,采取“公司+互联网+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目标,构建“种、养、娱、游、购”多元化农业产业链,家乡娇子李勇军于2014年3月在李家村委创建全州县庙头镇天诚佳藕水生蔬菜一体化种植示范基地,其核心区面积516亩,拓展区域面积800亩,辐射区域面积1000亩,打造出复合型农村田园综合体,目前在政府引导下该社完成流转土地1千余亩,按照300元/亩的流转费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打造出“藕鱼混养”基地,实现“荷田养鱼,鱼养莲藕”的良性循环,构建“生态+农业+旅游”方式,加快 “一三”产业融合,增强村域经济发展活力,2019年天诚佳藕合作社线上和线下实现综合收入100余万元,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

“扶贫车间”,实现门口就业

面对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大,多为老、弱、病、残群体,居住分散、文化程度低、需要照顾家庭等客观原因,以及无法外出转移就业等实际难题,庙头镇政府在该社设立党建扶贫加工车间,通过送工作、送岗位到群众家门口,并建立企业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截至目前全镇有大碧头度假区扶贫车间、绿云沃柑基地扶贫车间、天诚佳藕合作社等4个扶贫车间,为80余名贫困户实现稳固就业,其中25名于2019年顺利脱贫。

“沃柑兴镇”,实现收入递增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庙头镇就把沃柑种植产业作为一条致富奔小康的新兴支柱产业来抓,把群众紧紧绑在“产业链”上,开启“党支部+返乡骄子示范带头+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致富模式在全镇推行。全州沃柑协会会长、李家村返乡骄子李燕洲就是其中一员,原在南宁市从事工程监理工作,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乡承包土地进行沃柑种植,注册了全州县燕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沃柑种植与销售,燕洲沃柑种植示范园核心区达1320亩,发展自身的同时,还成立了沃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沃柑产业,有效拓宽农民致富的路子。目前辐射带动全镇发展沃柑标准化产业5000余亩,按沃柑亩产3000斤,市场价3.5元/公斤,成本4500元/亩计算,贫困户自主发展可增收10000-20000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